◎ 張君燕

因一件小事,我和愛人各執己見,爭吵起來,誰都不肯讓步。接下來戰事擴大,牽扯出許多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情,結果新賬舊賬一起算,越算越算不清楚。最終,我一氣之下,收拾行李,摔門而出。
我在鄉下的奶奶家住了下來。一來陪陪奶奶,二來就當散心。對于我的到來,奶奶很驚喜,但似乎也沒有太過意外。她接過我的行李箱,笑著說:“來了就多住幾天。”我點頭,心里暗想,確實要多住幾天,也許以后就不回去了呢!
奶奶作息規律,每天都起得很早。一起床就開始忙碌,做早飯、清掃院子、澆花,忙得不亦樂乎。忙完這些之后,奶奶就坐在院子里開始修修補補。破了洞的襪子、袖口磨損的衣服、不合身的衣物,都是奶奶修補的對象。當然,這些還只是小兒科,斷了腿的凳子、松動的躺椅,還有“罷工”的小家電,奶奶都會拿來鼓搗一番,讓它們煥然一新,重新回到工作崗位。
這天,奶奶在拆卸一個老式手電筒。這可是一個老物件了,我小的時候就見過,少說也用了二十來年。“別修了,太費工夫。”我對奶奶說。
“沒啥大問題,開關那里接觸不良,稍微弄一下就好了。”奶奶戴著老花鏡,仍在認真地研究手里的手電筒。
我隨口說道:“新的也不值多少錢,再買一個不就行了?”
“換一個當然簡單,但我覺得如果能修補好會更有意義。”奶奶抬起頭,看著我說,“再說,這么多年的感情了,哪能說扔就扔?不可惜嗎?”
奶奶說完,又低下頭繼續修理手電筒。我卻微微有點發怔。我突然想,奶奶說的可能不僅只是手電筒。很多事情不都是這樣嗎?包括我們的感情。
放棄當然容易,只需要一個決定就夠了。修補則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正如奶奶所說,在修補的過程中,我們會收獲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也會對事物有一個重新的認知,這對彼此來說都是一種歷練和成長。是為自己負責,也是為對方負責。更重要的是,經歷過考驗之后,事物會變得更堅固更可靠,也更增添了一種獨特的印記。這是任何一份全新的事物都不具備的。
字典上對“修補”的解釋是:修正、補充。一件事情如果出現偏差,就努力把它修正,然后再做一些補充。如此,便能恢復正常,甚至比之前更好。
此時,我的電話響起來,又是愛人打來的。我接了電話,忍著笑,故作嚴肅地說:“看在你這么有誠意的份兒上,來接我吧。”一旁的奶奶看著我笑,臉上一副早已洞穿一切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