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斯
近日,三大運營商陸續披露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或月度運營數據。數據顯示,我國5G套餐用戶數已突破10億戶。其中,中國移動5G套餐用戶達到5.567 9億戶,中國電信達到2.510 4億戶,中國聯通累計5G套餐用戶數破2億戶。截至7月底,我國累計建成并開通5G基站196.8萬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絡。
基于網絡部署的快速推進,5G正在從規模商用期躍升到高速發展期。在2022全球移動寬帶論壇上,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透露,在2021年,中國運營商5G to B(面向企業)商用項目超過3 000個,收入超過34億元人民幣,已成為運營商收入增長最快的業務領域。
根據三大運營商公布的最新數據,目前三大運營商5G套餐用戶數總數已達10.09億戶,5G滲透率持續增加。
三大運營商方面,截至9月30日,中國移動5G套餐用戶數達5.57億戶,較上月凈增1 800.4萬戶,5G套餐滲透率為57.19%,滲透率較上月增加1.79個百分點;中國聯通5G套餐用戶數達2.01億戶,凈增600.2萬戶。中國電信5G套餐用戶2.51億戶,凈增744萬戶,5G套餐滲透率達64.36 %,滲透率較上月增加1.56個百分點。
此外,根據中國聯通發布的9月用戶數據。截至9月30日,5G行業虛擬專網服務用戶數為2 785個,環比增長9.4 %,自年2月推出該業務以來,用戶數量月平均增長率保持在11.05 %左右。
胡厚崑表示,相對于4G,5G用戶體驗實現了大幅提升,以視頻為代表的全新消費行為已經形成。這帶動了上網流量(DOU)2倍增長,同時ARPU值提高20 %~40%,推動了運營商聯接收入的穩步增長。
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運營商C端業務保持利潤長期增長具有挑戰。一獨立電信分析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早在2015-2016年,世界范圍內的運營商流量實現了一年18倍的增長速度,而收入增速僅為1.6倍,收入增速僅為流量增速的12 %。低值化、管道化、邊緣化成為全球運營商面臨的共同難題,他們急需提升從流量增長中獲取收入能力。
對于數據的變化,中國移動管理層在半年報財報會上表示,5G ARPU值下降主要是因為一些中低端水平的ARPU值客戶向5G遷轉,而5G ARPU隨著商用規模的擴大,一定是呈下降的趨勢。
目前,在油氣、制造、交通等領域,全球多個市場已涌現出由5G驅動的to B新應用。這些應用不僅帶來了業務上的創新,也開始為運營商帶來了實際的商業價值。
從世界范圍內看,運營戰略重點轉向to B是全球電信運營商在5G上的共同實踐發力點,不少企業甚至在尚未掌握5G技術時就已布局。
美國第二大運營商AT&T在2013年發布了Domain 2.0戰略,將網絡基礎設施從以硬件為中心向以軟件為中心轉變,通過云架構的開放網絡行業殺入市場;2014年西班牙電話公司Telefonica在華為協助下完成統一IT基礎架構UNICA項目,項目覆蓋虛擬數據中心管理和運營、SDN(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網絡、電信業務云化部署以及OpenStack架構遵從性測試等內容;跨國移動電話運營商沃達豐2016年投入190億歐元集中精力進行全網虛擬化,推出Ocean戰略。
國內運營商更是提早布局,自5G在國內發展之始,三大運營商便早早設立了政企市場方向,為to B做好準備。例如中國移動的“5G+計劃”、中國電信的“百千計劃”等,都寄望于在此前政企市場積累上利用5G開拓更多商業增量。
數據中臺公司Start DT認為,運營商企業積極尋求數字化轉型的實踐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被理解為是運營商在為5G to B做的準備。例如與IT企業合作發布專屬工業互聯網或IoT平臺,推出涵蓋工業企業的連接、通信甚至采購、運營等部分需求的工業互聯網產品板塊等。
記者注意到,在第三季度財報中,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表明了未來5G業務的發展方向,中國移動表示正在系統打造以5G、算力網絡、智慧中臺為重點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創新構建“連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務體系。中國電信堅持5G引領個人信息化升級,表示將持續提升5G網絡覆蓋,促進5G用戶登網用網。
中郵證券的研報顯示,從三大運營商的收入構成可以發現2B、2G的產業數字化相關業務已成為運營商收入的主要增長點,傳統業務收入占比呈下降趨勢,主營業務收入結構不斷優化。
長期來看,目前電信運營商在to B市場上仍存在諸多挑戰。根據畢博(Bearing Point)對亞洲政企客戶ICT政企客戶和電信業高管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電信運營商在to B市場中仍存在“供需錯位”“認知壁壘”等問題。
研究報告顯示,政企客戶的需求與電信運營商的供給之間存在很大差異。部分to B客戶希望優先投資AI行業,但只有3%的電信運營商將AI視為重點。另外,運營商與行業客戶之間還存在“認知壁壘”。根據報告提供的數據,20%的政企客戶認為電信運營商銷售的to B產品并不完全適合行業用戶,也有20%的人認為電信運營商仍然過于專注于出售管道業務。
此外,還有市場客戶反應,電信運營商更傾向于一些大型技術提供商,例如Cisco和HP,但只有31%政企客戶將其視為重點。相反,政企客戶將Google和AWS等互聯網公司的服務視為產品和服務的主要來源,但只有30%的電信運營商與這些公司合作。
Start DT表示,在和某地電信合作中,發現業務需求的背后隱藏著不少數據問題。其中包括業務數據鏈條尚未完全打通、渠道內的信息反饋不夠及時、線上渠道的數據未能全部回流等。
據了解,在商品和活動方面,部分電信運營商也存在著標準化不統一、運營和IT對業務理解與統計口徑未對齊等痛點。如果運營商想在to B市場實現5G變現,要先勇于在政企客戶市場上進行投資,也就是說,先要明白企業客戶想買什么,和怎么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