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怡 包福存 王藝霏 李婷
摘要:隨著互聯網、農業大數據和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在鄉村建設中的應用,數字技術在推進鄉村振興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展中日益發揮重要作用。農村居民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主體力量,提升農村居民數字素養對于推進數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基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數字鄉村、發展智慧農業、推動農村居民生活的數字化轉型對農村居民數字素養的基本要求,從農村居民網絡使用能力有限,農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信息服務不完善,數字技術融入鄉村產業的應用場景相對不足等方面分析了農村居民數字素養的制約因素;探索了培育農村居民數字素養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數字鄉村;農村居民;數字素養;培育路徑
文章編號:1674-7437(2022)12-0063-03?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1? ? ?文章標識碼:A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1]”。農村居民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主體力量,鄉村振興是一項集鄉村經濟、生態、文化、治理等多種元素為一體的系統性工程,數字經濟的融入必將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賦能。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對數字鄉村的建設提出了部署,提出要加強農村居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2]。在農村數字化建設過程當中,農村居民生活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大量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存儲、傳輸、交流和使用,對農村居民的數字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農村居民數字素養水平的提升對加速實現鄉村生活數字化轉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問題的提出
學者們對數字素養的概念和量化評估指標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數字素養的概念由 Gilster提出,指的是個體獲得的對數字信息的理解、應用等方面的綜合能力[3]。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數字素養被界定為在就業、獲得體面工作及創業過程中,使用數字技術安全且合理地訪問、管理、理解、整合、呈現、評估和創建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包括計算機素養、信息通信技術素養、信息素養和媒介素養[4]。常凌翀(2021)[5]將農民數字素養界定為農民對數字媒介的使用能力和對媒介信息的基本看法,從媒介認知和媒介行為兩個方面來界定。蘇嵐嵐、彭艷玲(2021)[6]將農民數字素養水平評估指標體系界定為數字化通用素養、數字化社交素養、數字化創意素養和數字化安全素養等。
綜上所述,文章農村居民的數字素養所指的是農村居民在日常生產生活過程中應當具備的數字意識以及獲取、理解、使用數字產品的意識和能力。通過闡述提升農村居民數字素養的必然性,探討農村居民數字素養的制約因素,分析提升農村居民數字素養的對策,以期為提升農民數字素養、數字鄉村的建設、鄉村振興目標的實現和農業強國的建設打下基礎。
2? ?提升農村居民數字素養的重要意義
2.1? ?提升農村居民數字素養已經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首要依據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1]。數字鄉村賦能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民數字素養水平的提升對加速實現鄉村生活全面數字化轉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深入實施“數商興農”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7]。實施“數商興農”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需要愛農業、高素質、懂數字的農村居民,培育農村居民數字化素養正是全面振興鄉村的核心內容和重要途徑[8]。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互聯網成為實現鄉村振興重要抓手,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等數字化服務供給持續加大,促進鄉村地區數字化服務提質增效[9]。只有提升農村居民群體的數字素養,才能厚植鄉村振興的主體根基。在數字鄉村建設的背景下,充分發揮農村居民的主體作用,提高農村居民的數字素養,對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2.2? ?提升農村居民數字素養是建設數字鄉村、發展智慧農業的內在要求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農村網民規模達2.93億,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58.8%[10]。農村產業數字化進程加速推進,數字化技術已融入農產品深加工產業、農村電子商務和農村新型服務業等新業態中[11]。農村居民作為數字鄉村建設的主體力量,這就要求他們能夠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參與農村生活和農業生產,利用大數據技術獲取、理解、綜合分析、分享數字信息,為數字鄉村的建設打下堅實基礎。隨著農業智能控制系統、農業物聯網等先進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現代農業智能裝備已經取代傳統農業生產設備成為農業生產經營的重要工具,農村居民只有具備有效利用現代數字設備的數字能力,才能大大農業生產效率和科技含量,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
2.3? ?提升農村居民數字素養有利于推動農村居民生活的數字化轉型
數字經濟時代,數字技術逐漸融入到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農村居民通過對數字資源的創新應用于生活服務,通過網絡購物、在線醫療、在線學習教育等相關公共服務平臺的使用,推動農村居民生活服務數字化,農村居民具備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參與農村數字生活等基本的數字素養尤為重要。
3? ?農村居民數字素養的制約因素
3.1? ?農村居民的網絡使用能力不強
農村居民網絡安全意識不強、數字設備使用能力不足,是農村居民數字素養過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農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學習數字技術的意愿也是影響農村居民數字素養的重要因素。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深入推進,大量農村勞動力逐漸向城鎮轉移,留在農村的大多是老年人,老年人群體受到受教育程度、網絡使用技能等因素的影響,農村居民缺乏使用信息技術的數字技能,缺乏將數字知識廣泛應用到日常生活、農業生產中的數字能力和素養。
3.2? ?農村數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信息服務不完善
近年來各地政府部門、數字企業為數字鄉村發展投入了大量的財政、物力、人力,以數字鄉村的建設促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然而,農村整體上數字基礎設施相對薄弱,西部農村地區尤其是山區,村落分布地域廣,居民居住較為分散,導致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成本高、難度較大,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薄弱。農村數字基礎設施不完善制約了農村居民數字素養的提升。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農村網民規模達2.93億,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58.8%[10]。近年來農村信息化建設已經取得顯著成效,城鄉地區互聯網普及率差異縮小了,但與城市相比,農村居民網絡接觸率較低,重要信息系統等重要的基礎設施在研發、推廣等方面尚存在不足,與數字鄉村建設的客觀需要之間還有差距,數字化設備的工具價值還有待進一步開發。
3.3? ?數字技術融入鄉村產業的應用場景相對不足
數字鄉村建設離不開新技術的推進和新場景的應用。數字技術嵌入鄉村傳統產業的應用場景相對較少,數字技術的應用場景與傳統鄉村產業的融合度不夠,尤其是在農業生產、網絡營銷等鄉村數字經濟服務中的應用不足,數字技術融入鄉村產業應用場景存在拓展空間;伴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深入推進,大量農村的勞動力轉移到城鎮,農村留守群體由于受教育程度較低、使用網絡的能力有限,他們的網絡接觸率低、數字技術與鄉村產業的應用場景不足等問題逐漸凸顯出來。加強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生態等領域中的集成應用,積極探索數字技術與鄉村產業的應用場景尤為重要[11]。
4? ?農村居民數字素養的培育路徑
4.1? ?加強鄉村數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提升農村居民數字素養創造條件
推進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尤其是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為鄉村生產、生活、生態及治理等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提供重要支撐[12]。各級政府部門要積極推進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推進公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建設,推進農村寬帶通信網、移動互聯網、數字電視網等“三網”信息化建設,提高社會信息化水平以及互聯網普及程度,立足于農村村莊的現實特征和農村居民的個性化需求,加強數字經濟化基礎建設的統籌規劃,完善數字鄉村基礎建設標準,推進農村地區水利、電力、物流等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升農村寬帶網速,調低資費標準,為提升農民數字素養創造條件。提升鄉村公共服務水平,建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創造數字鄉村基礎設備運營環境,提升農村居民使用數字智能設備的參與感,提升農村居民的數字技術認知素養。
4.2? ?因地制宜建立符合農村居民實際需求的數字素養教育培訓體系
制定提升農村居民數字素養的系統方案,充分調動高等院校、政府機構與社會組織培訓等各方力量,因地制宜建立符合農村居民數字需求的數字素養教育培訓體系,提升農村居民和村干部的數字設備、軟件操作、數字創新等數字能力,將數字化教育與新型職業農民教育、電商培訓等相結合。針對不同群體的實際需求設計差異化、多元化的教育培訓方案,因地制宜設計農村居民數字化教育課程體系,激發農村居民對數字技術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農村居民了解數字設備的主動性,幫助農村居民了解數字設備的使用過程和方法,全面提升農村居民數字應用創新能力,縮小數字鴻溝。讓數字科技賦能鄉村振興,使數字化在促進農業生產、農產品流通、鄉村治理等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加強高等院校、政府機構與社會組織對農村居民的專業技能培訓力度,培養一支愛農業、懂知識、能創新的新型職業農民,以人才資源賦能鄉村振興。此外,數字素養教育培訓體系應關注到農村地區的留守群體,例如,留守婦女、老人等,幫助留守群體獲得農業生產、農村生活的基本的數字技能,如手機應用、網絡社交、網絡購物、在線醫療、教育等,開展有針對性的實操教學,提高留守群體專業化的數字素養。
4.3? ?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為農村居民參與數字生活創造條件
推進特色產業的發展,將數字技術逐漸嵌入到區域優勢特色農業產業中,創新發展農村新型產業,農村居民利用數字技術與地區優勢發展特色產業[13]。延伸產業鏈,推動產業鏈各個環節數據間的共享,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增加農村居民的收入,通過發展特色產業的方式激發農村居民使用數字技術的潛能,促進數字技術融入鄉村產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區域優勢特色產業,促進農業數字化轉型。創造農村居民通過數字技術參與日常生活、農業生產的條件,在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引入現代信息技術,創新構建數字技術融入地區優勢特色農產品的應用場景,創新區域優勢特色產業種植管理模式,降低生產成本,準確有效的指導農民生產、經營,提高農村地區優勢特色農產品的數字化營銷水平,指導農村居民能更好地參與數字社會生活,為農村居民接觸、使用數字技術提供機會、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中國政府網.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22-10-25)[2022-10-25].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全文)[EB/OL].(2022-02-22)[2022-02-22].http://www.lswz.gov.cn/html/xinwen/2022-02/22/content_269430.shtml.
[3]Gilster P.Digital Literacy[M].New York:Wiley Publishing,1997.
[4]張恩銘,盛群力.培育學習者的數字素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數字素養框架》及其評估建議報告的解讀與啟示[J].開放教育研究,2019,(06):58-65.
[5]常凌翀.數字鄉村戰略下農民數字化素養的價值內涵與提升路徑[J].湖南社會科學,2021(06):114-119.
[6]蘇嵐嵐,彭艷玲.數字化教育、數字素養與農民數字生活[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3):27-40.
[7]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全文)[EB/OL].(2023-02-03)[2023-02-03].http://www.lswz.gov.cn/html/xinwen/2023-02/13/content_273655.shtml.
[8]常凌翀.數字鄉村戰略下農民數字化素養的價值內涵與提升路徑[J].湖南社會科學,2021(6): 114-119.
[9]北京化工大學.CNNIC發布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23-03-02)[2023-03-06]. https://cit.buct.edu.cn/2023/0306/c7775a176286/page.htm?eqid=c97ff07e000baf2e00000006645b6509.
[10]前瞻網.2022年中國網民規模及結構特征分析 互聯網普及率持續提升[EB/OL].(2023-01-09)[2023-01-09]. http://news.sohu.com/a/627208891_114835.
[11]李鑫 ,韓永強.新型職業農民數字化素養及其培育路徑[J].中國成人教育.2022(21):75-80.
[12]蘇嵐嵐,張航宇,彭艷玲.農民數字素養驅動數字鄉村發展的機理研究[J].電子政務,2021(10):42-55.
[13]馬麗,楊艷梅.農民數字素養賦能鄉村振興的理論機制與路徑研究[J].農業經濟與管理. 2022(06)):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