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玲
[摘?要]
鋼琴至今經歷了數年的發展,根據文獻顯示,現在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樂器之王”。鋼琴演奏的效果與鋼琴觸鍵方法的正確與否有著直接的關系。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鋼琴演奏的力量屬于局部區域的力量運用,這其中需要速度和力量的組合,并且當演奏者的手指觸摸鍵盤時,會產生一定量的力,該力由手指的力和速度決定,直接影響鋼琴演奏出來的音色。在另一方面,彈奏時精準地把控觸鍵方法,以達到作品理想的音樂表現。所以深入分析和研究鋼琴演奏中觸鍵的方法和使用,對音樂表現出其歌唱性起到了怎樣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幾種鋼琴觸鍵方法及音樂表現進行研究,梳理鋼琴觸鍵方法在音樂表現中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分別闡述鋼琴觸鍵方法對不同音樂作品表現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自身鋼琴演奏水平的提升,也為相關領域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更為鋼琴演奏者提供一定的理論實踐。
[關鍵詞]鋼琴;音樂歌唱性;觸鍵方法;音樂表現
[中圖分類號]J6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22)11-0152-03
一、鋼琴觸鍵方法在音樂表現中的重要作用
我國早期的鋼琴音樂源于西方國家,很大一部分也受俄羅斯鋼琴流派的影響。在鋼琴演奏中,不一樣音樂表現的作品會使用到不同的觸鍵方法,不管是怎樣的觸鍵方法,講究的是音樂的歌唱性,聲樂可以由人聲演唱出來,而鋼琴同理,由手指演奏出該音樂本來具有的音樂歌唱性。比如通俗地說,彈奏力量的強弱也是歌唱性的一部分,正是各種豐富的音樂術語才讓該作品的音樂有了流動性,成為了動感狀態下的音樂,在演奏中精準把握各種觸鍵方法能得到不一樣的音色效果。因此,觸鍵方式的變化可以說對整個音樂的表現有不同的影響[1]。
(一)鋼琴觸鍵方法是音樂表現的重要手段
對于彈奏者們來說,要想在實際表演過程中展示出音符中承載的內涵,世界一流的鋼琴演奏者也很難用自己的經驗來表現,如果缺乏好的鋼琴觸鍵方法的支持,幾乎不可能完全地表現出音樂的內容,這也反映了鋼琴觸鍵方法對音樂演奏的重要性。實踐表明,彈奏者想通過自己的觸鍵方法展現出鋼琴的魅力,如果缺乏對相關觸鍵方法的支持只是紙上談兵,尤其是演奏一些比較困難的曲目時,對于鋼琴家來說,相關的基礎觸鍵方法訓練是極其重要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提升演奏者觸鍵技巧能力的過程也是接近音樂本質和了解作曲家思想情感的過程,這就需要演奏者進行長期的訓練。目前國內大多數高校鋼琴演奏專業的師生都沒有意識到鋼琴觸鍵方法的訓練對音樂表現的重要性。因此,在實際演奏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旋律時,往往不能完全詮釋作者的思想內涵。一方面難以推動國內鋼琴音樂的發展,另一方面也使演奏者難以走得更遠。
(二)鋼琴觸鍵方法是音樂表現的關鍵
更好地運用鋼琴觸鍵方法的最終目的是傳達優秀鋼琴音樂作品的思想內涵,調動音樂的審美情趣,以至更好地欣賞音樂,或者給予欣賞者美好的精神慰藉。從音樂作品的角度分析作曲家創作的鋼琴曲目,之所以可以刺激審美情趣或給欣賞它們的人帶來精神慰藉,主要是因為作曲家在實際創作過程中運用自己的情感注入到音符當中,并在此基礎上通過觸鍵方法使旋律的走向發生改變,為作品賦予鮮活的生命。例如,李斯特創作的著名的作品《鐘》。從兩手到八度交替演奏的前奏,營造了一種若即若離的藝術氛圍,讓人深深地感受到古典音樂時代宏偉宮殿里播放的清晰柔和的鐘聲。在這首鋼琴作品里,觸鍵方法的使用對于音樂效果的表現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里面的旋律都建立在準確的觸鍵方法的基礎之上。但對于初學者來講,盡管是通過自己之前學習的音樂知識也都能感受及體會到作品之中所蘊藏非常豐富的情感,但若自己想通過親身演奏來詮釋作品之中真摯的情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平時練琴期間所關涉到的觸鍵方法也是多如牛毛,需要大量地訓練。所以如果從鋼琴曲目的情感詮釋角度分析,若缺乏相關觸鍵方法的練習,鋼琴演奏者幾乎無法完全詮釋好鋼琴作品之中作曲家真摯美好的情感。
二、鋼琴演奏中幾種常見的觸鍵方法
影響鋼琴作品音色效果的最直接要素就是演奏者能精準地使用觸鍵方法。不一樣的觸鍵方法會發出不同的音色效能。比如,演奏者在彈奏鋼琴時,為了獲得弱音的藝術效果,要求演奏者不僅要有深湛的專業素養和精確的控制觸鍵方法的能力,還要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各種鋼琴的觸鍵方法。這就需要演奏者在練習鋼琴期間加強訓練使用觸鍵方法的強度。
(一)指力觸鍵
指力觸鍵是手指組肌肉與手臂肌肉以及手指關節、手腕關節協調運動的觸鍵方式。手指要穩定住,指的是肌肉的狀態是非常靈活的并非是僵硬住的。似彈簧一樣可以靈活彎曲,在這里排除因為緊張而肌肉僵硬的情況,在放松時可以立即恢復到原來的狀態[2]。
常見的觸鍵方法可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個是抬指。日常生活中我們做的最有力的動作就是手部抓取東西的動作,所以當你在鋼琴上做出抬指的動作時,首先,讓身心徹底放松,尤其是肩膀、大臂、手臂和手腕。手形抓握呈現圓拱形的動作,然后慢慢的松開,緩緩張開手指,掌關節隆起,身體向指尖關節輸送力量,手腕向下,最后力量是沉穩地落在指尖的指腹之處。做抬指動作時,手腕要固定住不能用力,手指迅速抬至最高點,掌骨關節伸展到無法伸展。掌骨關節帶動手指用力地快速按壓琴鍵,當手指接觸并有深度地按下鋼琴琴鍵時,指尖關節同時傾向手掌方向勾回,使手指抓牢琴鍵[3]。這時,我們需要檢查手指是否得到身體力量的支撐,手腕是否是放松狀態。當手腕和手肘部遠低于鍵盤時,很難彈奏,這時需要調整鋼琴凳的高度,使我們的手肘部與鋼琴鍵盤齊平,以保證我們的姿勢正確,更好地支撐,穩定到一個點。我們可以通過大臂的晃動來看手指是否有晃動的痕跡,如果隨之動了,那就意味著我們沒有得到很好的支撐。再搖動手腕看看我們是否放松。當你抬起手指時,有的學生手指在移動過程中,手腕達不到放松的狀態,習慣性地追求音量,手腕會跟著同時用力,導致手腕發抖失去手指力量,變成了噪音,這是不完美的音樂。
第二個是貼鍵[4]。貼鍵與抬指正好相反。循名責實,它應該貼連在琴鍵上,一定不能把手指抬高。首先,想做出好的手形,肩膀、手臂、手腕這三個點放松是很重要的。手指貼在琴鍵上放松,彈奏時,手指要先做好彎曲的準備動作,積累力量后再迅速下壓琴鍵,推到最深處,推完之后,手指和手掌應得到身體力量的支撐,這時的手腕應該是放松的同時要迅速移動到下一個適合手指彈奏琴鍵上。手指的貼鍵的準備應綜上所述,推完后,應松開手指并將其貼連到琴鍵上。請注意,貼鍵下鍵的方法與抬指不一樣,它采用的是推鍵,推下后松開。手指在彈奏作品過程中是要貼著琴鍵走的。音樂表現應該是顆粒和連貫的。貼鍵是準缺演奏音階和琶音的最基礎的觸鍵方法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觸鍵方法,它也常被用來演奏抒情和連貫的作品,貼鍵能更準確地用手指控制音色音效。
第三個是發力,即手指爆發力[5]。當演奏快速的作品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手指主動發力,手腕處是給手指傳送力量的,而不是要手腕發力。手指發力觸鍵作為鋼琴演奏的主要觸鍵方法之一,也是影響音樂表現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鋼琴演奏中,強壯的手指所產生的力量對于表現音樂作品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演奏過程中使手指快速有力地抓住并清晰地表現作品中的音符,有效地穩定指尖在鋼琴琴鍵上的運動,使指尖在手掌的支撐下完整地完成鋼琴作品。例如,只有當演奏者觸鍵夠深、夠有力,并迅速下指發力下鍵時,才能給觀眾呈現出雄渾、明快、有力、細膩的音色,這便需要手指具有一定的爆發力,那樣彈奏出來的音樂,其表現性效果會更佳[6][7]。
(二)手力觸鍵
在某種意義上,鋼琴能否發出優美的聲色表現取決于演奏者手掌的支撐,在影響鋼琴觸鍵方法的種種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手掌的支撐。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手掌支撐力是演奏者完成好作品的基本要素之一。雖然每個彈奏者的手掌支撐力的量度各不相同,但也絕對不能放松掉力量,因為沒有支撐力的手掌就像建樓房沒有地基一樣,不僅彈奏不出符合作品音樂表現的要求,甚至是最基礎的音樂效果也無法讓人滿意,要想得心應手地控制作品的音色和速度,彈奏者的手掌必須有足夠的支撐力。這種方法在巴洛克時期開始一直到后面的作品都有用到。由于有部分作品需要彈奏跳音的片段比較弱,而且彈奏時的幅度也不能太大不能太用力,所以手力觸鍵方法就非常適合演奏這些作品,在彈奏中弱和中強片段時,會發出清脆的音響效果[8]。
三、觸鍵方法對于音樂表現的影響
表現鋼琴作品的音樂性最基礎并且最常用到的就是觸鍵。想要表現好鋼琴作品的音樂風格和思想內涵,學習各種觸鍵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觸鍵方式的種類學習得越多,練習得越熟練,就越能收放自如得地表現作品的獨特性。演奏者要完整地演奏一首優美樂曲,必須很用心地練習各種觸鍵方法。演奏者學習的觸鍵方法越全面、越得心應手,對于音樂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內涵就越豐富;對作曲家的作品理解越深,也就能推動他的觸鍵技術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這樣在演奏過程中給予觀眾的感覺就會越舒服。
(一)觸鍵角度對于音樂表現的影響
水平觸鍵是鋼琴演奏中最常見的類型。要求手指與鋼琴鍵之間形成小于九十度的銳角,以幫助鋼琴演奏者在水平方向上觸鍵。我們通??吹?,演奏者的“擦拭”是一種水平觸鍵的方式,在演奏中非常常見。這種水平觸鍵的方式,在不同的觸鍵力度和觸鍵速度的作用下,既能表現出豐富的音樂效果,又能表現出飽滿、渾厚或者朦朧、昏暗的鋼琴音色效果。因此,作為表演者,一定要有針對鋼琴作品中不同的音樂表現而變化的應變能力,從不同的角度觸鍵才能更好地展現音樂曲目。例如,演奏印象派鋼琴作品時,鋼琴演奏者應選擇角度較小的觸鍵方法。同時,手指指尖處的面積與鋼琴琴鍵接觸。如此大范圍的接觸,可以更好地表現印象派鋼琴作品的朦朧與陰郁效果[9]。
(二)觸鍵速度對于音樂表現的影響
鋼琴觸鍵的速度可分為兩種,一是快速,二是慢速。這個速度的意義是指從原狀態按鋼琴鍵到結束所用的時間。速度會直接影響音色,也不是絕對的快和慢。表演者在這個時間上根據樂曲本身所需要的音樂效果來控制。如果觸鍵速度比較快,鋼琴演奏的聲音就比較輕快明亮,也有跳躍的意思。當觸鍵速度較慢,即曲目相對較陰沉或需要有一個結束時,樂曲將表現得更加穩定和緩慢,也可以用于更舒緩的音樂。如果在柔和的音色中突然提高觸鍵速度,音樂就會產生以柔帶硬的表現效果,而在激情的旋律中突然放慢觸鍵速度,則會讓觀眾瞬間在激昂的情緒中脫離出來,給予觀眾安撫心靈的效果。因此,從專業的角度來看,在速度的轉換中,整體的音樂表現和感情基調可以逐漸體現出來。同時,如果想突出柔和的旋律,一定要放慢觸鍵的速度,這樣整體色彩才能呈現出更加柔和的狀態,讓觀眾聽起來也會更加的舒服。
(三)觸鍵力度對于音樂表現的影響
鋼琴音色的變化對觸鍵強度也有很大的影響[10]。力度,顧名思義,就是演奏者在彈奏鋼琴的過程中所使用的力。力的施加與否以及力的大小都會影響整個鋼琴作品的音樂表現的變化。演奏者可以通過不同的力度來表現自己不同的心情和歌曲的內容。演奏時,演奏者必須通過合理運用全身來把握力量,從而進一步掌握觸鍵的力量。用手指觸摸琴鍵時,鋼琴產生出的聲音一般都微弱清晰。清晰的聲音隨著手指的離開而消失,而又隨著手指觸碰鋼琴鍵而出現。例如,通過觀察發現,著名鋼琴家在演奏巴赫的鋼琴作品時,一般需要用手指發力觸摸鋼琴琴鍵,因為手指用力不僅能表現出音樂的內涵和動感,還能通過手指突出音樂的靈魂。表演者演奏時,整個動作往往很輕微。當他舉起相應的手指,然后用自己的重量觸碰琴鍵時,整個鋼琴音符就能完美地展現出來。
結?論
在鋼琴演奏中,中樞神經放松的情況,觸摸鍵盤是彈奏出音樂歌唱性的基本方法,也是獲得出色音色效果的關鍵。從演奏大鍵琴的時代到今天,鋼琴觸摸技術已經逐漸發展和完善,形成了各種風格和特征的觸摸技術,其他觸摸技術也影響著鋼琴演奏的變化。彈奏鋼琴不僅要求演奏者具備熟練的觸鍵技巧,獨立、靈活、穩定的觸鍵技巧,而且還要不斷了解鋼琴作品的含義并演奏飽含生命和靈魂的音樂。
本論文提到的這幾種觸鍵方法對鋼琴演奏技巧會有很好的提升,也能更好地表現出音樂歌唱性。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其觸鍵方法必須要結合平時自身的練習來感受,從而去尋找更適合作品的觸鍵方式,根據不同的觸鍵方法去傳達出作曲家本來的意圖,使演奏更加貼近作品的音樂表現,從而更好地展現鋼琴作品的內在音樂歌唱性。
注釋:
[1]
胡?皓.鋼琴演奏中觸鍵技巧對音色效果的影響[J].當代音樂,2019(04):124—125.
[2]國曜麟.鋼琴活動的手指機能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2017.
[3][4]黃小殊.解讀鋼琴演奏中觸鍵方法與音色效果[J].藝術品鑒,2021(27):168—169.
[5][6]王大立.鋼琴演奏中的觸鍵方法及其訓練[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2):142—144.
[7]張軼夫.鋼琴演奏中觸鍵與音色的處理[J].當代音樂,2021(05):129—131.
[8]張志玲.關于鋼琴演奏中的觸鍵方法的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4(05):155—156,159.
[9]同[5].
[10]同[7].
(責任編輯:莊?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