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祥
“銀高埠,金柯橋”
兒時的歌謠——
回蕩在記憶中,鐫刻在心坎上
古鎮(zhèn),在夜闌人靜時
枕著波濤,進入夢鄉(xiāng)
古鎮(zhèn),又在晨曦初露的
欸乃聲中,漸次醒來
周末。晚飯過后
漫步在河道縱橫,橋連橋的夜柯橋
此時夜的黑幕,已被霓虹點燃
棲在桂樹枝頭的弦月,獨自在打盹
星星在臨河的融光寺,
菩提樹下提著燈籠,聽梵音
柯橋古鎮(zhèn)多街巷
走在青石板鋪成的巷子里,
隨意拐個彎
就拐進了別的巷弄
每條街巷有不同的店鋪與風(fēng)格
每條里弄有迥異的逸事或趣聞
柯橋巷弄多河流
沈通河,寺岔河,古運河……
街隨河走,河隨街流
流淌著古鎮(zhèn)的文明與變遷
柯橋河上多石橋
河與河貫通,橋與橋交會
老柯橋,寺橋,融光橋……
古樸與現(xiàn)代碰撞,傳統(tǒng)與時尚融合
站在橋上,臨風(fēng)沐月
目視前方,
映入眼眸的是融光寺的珠漆大門
在此駐足,
恍如置身于佛光普照的朝圣之地
臨街的河面上
永福橋,長生橋,永安橋
寄寓市民百姓久安幸福的橋
閃爍在燈影霓虹里,如一串串夜明珠
此刻,一個個浸潤水鄉(xiāng)文化的詞根詞綴,在跳動
仿佛即將迸發(fā)出來,前去
追溯柯橋如水悠長的歷史
敘述輕紡城的時尚與浪漫
古纖道上憶纖夫
夕陽紅染。漫步在浙東
運河,柯橋段古纖道上
腳下,一塊塊青石板
烙刻纖夫的艱辛與酸楚
印記歲月的沉重與苦痛
一塊塊青石板,表層
早蛻變成灰褐色
幾經(jīng)風(fēng)雨的濯洗,卻
無法刷凈,纖夫足下
一道道,斑斑印跡
帆船運貨,逆水行舟
全憑船尾大小木櫓搖
岸上纖夫弓身,肩背韁繩
步履維艱,一瘸一拐
雙腿力跋,青筋暴露
繩子緊勒,肩背紅腫
“嗨喲,嗨喲喲,嗬嗨”
一聲沙啞嗓音,喊一曲船工號子
哦!纖夫——腳踩石板,肩負生機
一個時代的烙印,一段不滅的回憶
如今,纖夫定格成歷史
然,歷經(jīng)千年滄桑的古纖道
依然蜿蜒,臥伏在古運河邊
堪稱江南水鄉(xiāng)一絕。慕名而至
一睹芳容。成了網(wǎng)紅熱搜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