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拾勇
[ 關鍵詞] 廣場舞;群眾文化;地位及作用
廣場舞作為現階段人民群眾的主要娛樂方式之一,逐漸演變成了豐富群眾文化的主要手段,滿足了人們追求健康生活的需求。隨著廣場舞種類的持續增多,舞蹈、體育、健康逐漸融合,在提高身體素質,滿足娛樂、人際交往需求,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所以,研究廣場舞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意義重大。
一、廣場舞在群眾文化中的意義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逐漸加快,舞蹈形式逐漸增多,但無論舞蹈形式發生怎樣的變化,均需要將實際生活作為基礎,因此廣場舞以生活為中心的舞蹈形式得到了人們的青睞[1]。廣場舞起源于民間,由人民群眾在實踐過程中對廣場舞進行了創新與發展,然后將其滲透到生活中?,F階段,諸多廣場舞和流行音樂之間的結合,不僅形成了全新的藝術形式,還有提高了群眾的身體素質,并逐漸演變成生活中較為常見的文化形式。廣場舞在群眾中的普及,可以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讓精神世界更加豐富,并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在當前快節奏的生活模式中,群眾壓力逐漸提高,因此需要憑借某種形式放松身心,讓情緒得到緩解。
二、廣場舞的特點
現階段,廣場舞逐漸成為城市與鄉村文化的主流,社會中隨處都可以看到人們參與廣場舞活動的影子。廣場舞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互動性。其他舞臺藝術通常涉及舞臺區與觀眾區兩個部分,舞臺區屬于演員表演的區域,觀眾區則為觀眾觀賞的相關區域,兩者進行互動時存在限制。廣場舞則不區分舞蹈區與觀眾區,觀眾能夠隨時融入廣場舞群體中,跳累了也可以直接休息,此過程中的互動十分頻繁和簡單。第二,集體性。和普通舞臺演唱相比,廣場舞在人數方面眾多,所以屬于集體性表演。但受此特點的影響,廣場舞容易和周圍居民發生沖突。第三,自由性。盡管廣場舞存在組織者,但表演十分自由,音樂伴奏的選擇隨意性強,對參與者沒有過高的要求[2];第四,娛樂性。從本質的角度進行分析,廣場舞并非演出,而是休閑娛樂。參與廣場舞的人員主要是為了放松身心和鍛煉身體,極易產生愉悅感。所以,廣場舞覆蓋面廣泛,老少皆宜。
三、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
(一)廣場舞是豐富群眾生活的主要環節
對于廣場舞而言,屬于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舞蹈表演形式,除了具有鍛煉身體的作用之外,還是精神文化享受的一種形式。人們通過參與廣場舞,可以獲取展現自我的良好機會,尤其是退休的中老年群體,可讓他們的文化生活與社交需求得到滿足,為生活增添更多的樂趣,有利于中老年人身心健康,并對老年群體存在的社會精神與心理教育壓力進行緩解[3]。并且,廣場舞在流行范圍方面得到了拓寬,逐漸演變成了較為獨特的民間文化,成為群眾文化生活的主要構成部分,還和其他舞蹈形式進行了結合,可以激發人們對于社會生活的熱情。
(二)廣場舞是群眾文化發展的重點
廣場舞表現為人民群眾自發形成的一種舞蹈表演形式,源于人民最終又服務人民。所以,廣場舞涉及的表演形式與內容等,均與民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屬于群眾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能夠將群眾智慧與文化追求反映出來。廣場舞除了自娛性之外,還表現出了群眾文化與民間藝術的魅力,是人民群眾表達個性與自我的主要形式。我國在推動文化事業發展的過程中,十分注重對群眾文化的引導,廣場舞的創新與發展是我國群眾文化發展的主要表現之一,存在時代特征[4]。
(三)廣場舞是提高人們幸福感的重要活動
通過分析廣場舞的性質可知,其是一項韻律感十足的戶外活動,再加上每首歌曲涉及不同的旋律,所以律動舞步也有一定的差異,進而為人們帶來了美的感受。同時,現階段許多人將廣場舞作為緩解壓力與抒發情感的主要娛樂活動,開展廣場舞群眾文化活動,有利于人們幸福感的提高。
(四)廣場舞是改善身體狀況的良好方式
現階段,我國大多數人的身體處在“亞健康”的狀態,同時不同的職業還有不同的“職業病”等。受各類疾病的影響,威脅人體健康的因素逐漸增多。常言道:“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彼灾挥性鰪娚眢w素質,才可以讓“亞健康”狀態得到改善,為社會創造健康、積極的氛圍。盡管廣場舞是一種舞蹈,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鍛煉身體,提高心肺功能。并且,在構建群眾文化的過程中,中老年人屬于重要群體,將廣場舞作為中老年人鍛煉身體的方式,可在改善其身體情況的基礎上推動群眾文化的發展[5]。
四、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推動群眾文化發展
廣場舞為人們交流、互動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可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尤其是退休后,使用互聯網交流困難的中老年群體,廣場舞對他們的人際交往十分有益,并有利于構建和諧的社會生活。另外,從長遠角度分析,廣場舞還對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秩序,以及推動民族、社會、群眾文化的發展有益。
(二)有利于搭建群眾文化活動平臺
當前,廣場舞逐漸演變成了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要載體,可激發人們的熱情與積極性,進而更加地熱愛生活,緩解社會競爭等給人們帶來的壓力。并且,廣場舞可以構建深厚的文化平臺,引導人們主動參與文化生活,有利于促進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
(三)有利于提高人民身體素質
廣場舞除了具有文化藝術價值之外,還能夠加強國民身體素質。在廣場舞中,人們可以在愉悅的環境中相互交流,改變社會生活方式,預防中老年人心理疾病的產生。另外,廣場舞也是鍛煉身體的良好方式,可提高中老年人的身體素質,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老年人的醫療服務與經濟壓力、社會養老保障壓力。廣場舞參與者與觀眾均能夠在音樂和舞姿中感受到快樂,收獲良好的體驗。同時,長時間舞動身體與活動筋骨有塑形作用,提高人的氣質。
(四)有利于豐富中老年人生活
現階段,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漸加劇,許多中老年人退休后無法找到自身價值,對生活失去了希望,感到孤獨,不利于生活質量的提高。所以,怎樣豐富中老年群體生活,演變成了社會關注的重要話題。廣場舞門檻極低,適合中老年人參與,生活中我們會經??吹接腥嗽诠珗@里跳廣場舞。通過參與廣場舞,人們的身體可以得到有效鍛煉,心情也能放松,維持在愉悅的狀態。同時,還可以與他人進行互動交流,讓生活不再孤單。因此,廣場舞有利于促進中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提高,使他們對生活充滿向往與希望,并讓家庭關系更加和諧。
五、推動廣場舞持續健康發展的策略分析
(一)對廣場舞加大宣傳力度
廣場舞的自由性、自發性,以及非專業性等相關特征,可以調動人們的參與熱情,但這也限制了廣場舞持續、穩定的發展,表現為參與者針對廣場舞缺乏專業認知,并且非專業人員難以對廣場舞予以創新。因此,文化部門應在加強廣場舞研究的基礎上,重視對人民群眾的指導,積極創新與推廣廣場舞。第一,可通過舉辦活動、社區培訓、宣傳單等方式,開展群眾文化宣傳工作,讓人們能夠更加系統、準確地認識廣場舞;第二,將當地特色與文化作為基礎,創新編排廣場舞動作。在此過程中,文化部門將對傳統文化進行繼承、弘揚的職能展現出來,立足于本地傳統文化,賦予廣場舞濃厚的本土特點,確保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滿足,以此激發人們的參與熱情,順利實現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的目的;第三,安排專業人員對廣場舞參與者開展培訓活動,促進其舞蹈水平的提高,并支持與鼓勵他們進行創新,讓人們可以在廣場舞中將自身作用展現出來。
(二)增強廣場舞發展投入力度
廣場舞作為人民群眾自發組織及參與的一項文化活動,其發展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因此,政府部門應樹立正確的廣場舞管理觀念,科學制定各項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強對參與者行為的規范與約束,將政府的領導作用展現出來,讓廣場舞能夠更加和諧、健康地發展。同時,政府部門需加強對文化管理制度的理解,將廣場舞活動融入重點管理工作體系中,為廣場舞輔導、舞蹈編織等提供適當幫助。另外,科學規劃城市公共空間用地,健全基礎設施與公共設施,確保城市公共空間的合理布局,并經常性地收集社區居民提出的意見,加強協調與交流,規范管理廣場舞的參與人員,即規定舞蹈時間、音樂播放時間、活動場地,以及音響設備的音量等,避免出現噪聲擾民,以及不合理地占用公共場地的情況,在滿足群眾健身需求的基礎上,維系和諧的鄰里關系[6]。另外,廣場舞表現為自發性娛樂活動,有關部門對其的重視度不高,缺乏政策支持。所以,各地區文化部門需要將廣場舞融入本地文化建設過程中,積極轉變文化建設理念,規范廣場舞,確保廣場舞合法進行,給予廣場舞編排、人員訓練等更多的支持。
(三)積極改善活動模式
通過分析當前實際情況可知,我國廣場舞在開展方式上存在著比較單一的情況,大多數采取與廣播體操相似的方式,即一人領舞,其他人模仿跟跳。對于廣場舞而言,踏步動作頻率極高,廣場舞整套動作簡單,缺乏藝術審美,內容不夠深刻,在群眾感召力方面存在局限性。為了推動廣場舞實現更好的發展,應對廣場舞活動形式、舞蹈內容等進行全面優化,根據群眾的實際心理需求對舞蹈進行編排,進而讓青年群體也能夠參與其中。另外,可采取分場表演、分批表演的形式,豐富廣場舞表演模式,并加強感染力,讓廣場舞更具有藝術性和思想性。在新時代背景下,廣場舞要想實現更好的發展,需具備多元化特征,融入區域傳統文化元素,選擇旋律優美、代入感強的背景音樂,讓歌曲和舞蹈之間實現有效的結合[7]。
(四)構建高素質廣場舞團隊
第一,應對教學資源與優秀教師團隊等進行整合,通過設置培訓班的方法,對廣場舞教練進行系統培訓與指導,豐富廣場舞教練的理論知識,提高廣場舞教練的舞蹈水平和綜合素養。廣場舞團隊可定期開展具有交流性質的表演活動,加強與不同廣場舞團隊的聯系,相互學習和分享經驗,不斷提高廣場舞教練教學水平,并實現廣場舞的優化與創新。第二,參與人員可在網絡中尋找與廣場舞教學存在聯系的資源,進行學習與二次創作,抑或是聘請專業舞蹈人員,結合廣場舞隊員的具體狀況,量身定制舞蹈內容,并提供專業指導,讓廣場舞隊員的基礎能力得到提高[8]。第三,組建廣場舞協會,并由居委會和社區從組織培訓、理論學習,以及團隊建設等方面入手,加強對廣場舞團隊的管理與建設,積極促進廣場舞可持續健康發展。
六、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廣場舞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的生活中,得到了人民群眾的青睞,且具備良好的傳播性與影響力,在我國群眾文化建設方面發揮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所以應加強廣場舞在推動群眾文化發展方面的作用研究,深入挖掘廣場舞的文化內涵,并與當地傳統文化進行全面的結合,以此促進廣場舞思想性、藝術性的提高,進而讓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其中。由此可見,廣場舞在群眾文化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且作用顯著,可以在提高人民身體素養的基礎上,讓人們維持良好身體狀態,進而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豐富人的業余生活,以滿足他們的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