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康偉 張士然 孔慶澤


“國網承德供電公司充分發揮數據賦能作用,匯集內部電力數據和外部林業數據,建設塞罕壩‘碳達峰、碳中和分析大屏,從碳匯、碳減排、生態效益等維度立體展示塞罕壩地區雙碳建設成效。”2月10日,承德公司互聯網辦公室專工張勇以“一分鐘”為主題介紹塞罕壩每分鐘的吸碳、排氧、產電、固土等內容,直觀、精準地展現塞罕壩的巨大價值。截至2021年底,塞罕壩地區森林面積達到115萬畝,森林碳匯量達到108.93萬噸,相當于40萬輛車一年的碳排放量,風光等清潔能源年生產電量64.08億千瓦時,綠電減排602.39萬噸,全年電能替代減排15.39萬噸。
一直以來,承德公司積極落實“雙碳”目標,依托我國最大的人工防護林塞罕壩機械林場的用電數據,結合林業歷史數據,開展塞罕壩碳匯能力評估展示,為塞罕壩區域綠色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立足實際 聚焦塞罕壩雙碳目標
塞罕壩位于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地處內蒙古高原與河北北部山地的交接處,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地方,被譽為“水的源頭、云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承德公司在塞罕壩及周邊地區積極探索電能替代的新場景,近年來,累計實施電能替代項目32個,建成全綠電示范場景1030個,電能替代量286.59萬千瓦時。承德公司還將“雙碳”理念融入到冬奧建設中:2020年12月投運的塞罕壩國家冰上項目訓練中心除取暖外均采用電能,月均用電量48.74萬千瓦時,大大降低了訓練中心的碳排放量。
“塞罕壩的生態價值隨著‘雙碳目標提出和戰略地位的不斷提升,在助力‘雙碳目標實現中的重要意義日益凸顯。”國網圍場縣供電公司總經理崔亞洲表示。
為助力“雙碳”目標落地,承德在塞罕壩及其周邊地區大力推廣建設清潔能源,累計并網集中式風電廠、光伏電站33座,分布式電源2686戶,裝機總量4116.91兆瓦,并在邊界地帶、石質荒山和防火阻隔帶、房屋屋頂等無法造林的空地建設風電、光伏,實現了塞罕壩區域用能以綠電為主,從綠電鄉村、綠電生產、綠電旅游、綠電交通等維度開展電能替代,提升綠電就地消納水平。僅2021年一年,塞罕壩及周邊地區全年發電量總計95.13億千瓦時,外送89億千瓦時。
數據匯集 分析塞罕壩雙碳成效
塞罕壩地區全年光伏發電實現碳減排量91.54萬噸、集中式風電實現碳減排508.71萬噸,年發電收益達4920萬元。目前,分布式光伏發電已實現全額就地消納。在綠色用能方面,塞罕壩地區從綠電鄉村、綠電旅游、綠電交通等角度全方面開展電能替代,通過電烤羊、電烤燒餅、綠電景區、全電綠色酒店、全綠電民宿、全電綠色農業園、充電樁等特色項目建設,每年實現近百噸的碳減排。
“匯集電力、林業等數據,分析評估塞罕壩對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貢獻,對于科學規劃‘雙碳建設發展、助力地區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承德公司互聯網辦公室副主任張利鋒說。
為全面、精準掌握塞罕壩“雙碳”效益,承德公司從三個方面對塞罕壩地區雙碳建設成效展開分析:碳匯測算方面,綜合考慮塞罕壩林場林地面積和森林蓄積量發展特點,選取蓄積法測算林場碳匯能力;綠色用能方面,立足塞罕壩地區綠色用能建設實際,綜合風光發電、綠電鄉村、綠電旅游等數據,從綠電生產、電能替代等方面綜合評估減排成效,助力地區用能結構持續優化;重點建設項目方面,聚焦冬奧用能、碳交易等重點項目,從項目需求、建設現狀、發展趨勢等維度綜合分析。全面剖析重點項目用能結構與用能趨勢,實現對項目用能結構性優化和科學性規劃,助力地區可持續發展,推動用能結構持續優化。
此外,通過綠電鄉村、綠電景區、綠電交通、綠電能源等方面建設,承德公司與塞罕壩地區攜手共進,積極探索塞罕壩發展的新模式,助推構建鄉村產業發展新體系,為地區創收,為產業賦能,使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高。
科學規劃 探索綠色發展新模式
“十四五”時期,承德將不斷探索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動“雙碳”戰略落地:以建設風、光、水三個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為依托,“發、儲、用、造”全方位發力,打造清潔能源產業全產業鏈條,力爭新增1200萬千瓦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以豐寧抽水蓄能電站為龍頭,加快實施在建及謀劃推進8座、規模1660萬千瓦的抽水蓄能電站建設;以守護綠水青山、創造金山銀山為出發點,充分發揮電網的紐帶作用,以新能源為主體、以確保能源電力安全為前提、以能源技術和數字技術融合應用為手段,構建安全可靠、清潔低碳、智慧高效、開放共享的電力系統;以清潔低碳為目標,積極探索電能替代新場景,在農林牧旅鄉村產業中大力推動低碳節能生產和改造,深化鄉村電氣化實施成效,探索“低成本、高效益”的綠色用能新模式,力爭電能替代電量達到73億千瓦時,積極推動新建、遷改充電站5座,充電樁28個。
“塞罕壩區域經過長期建設,其生態建設成效顯著。近年來,我們積極嘗試塞罕壩區域用能新模式,與塞罕壩攜手探索新形勢下的生態建設模式,這對于塞罕壩精神在新時代背景下發揚、升華具有重要意義。” 承德公司副總工程師白雪松說。
承德公司緊密結合塞罕壩林場、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等的定位優勢和能源需求,加強塞罕壩能源示范區建設,構建“風、光、水、熱多能互補,源網荷儲柔性互動”的綠色智慧能源生態體系,著力打造電網發展升級的“綠色范式”、能源轉型的“低碳范式”、全要素發力的“和合范式”,加速形成以電為中心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和綠色發展模式示范典型,服務鄉村振興,提高人民生活便捷度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