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松 俞陽


“遷安疫情防控解封不解防,目前抗疫情保供電涉及到的10千伏線路就有45條,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確保政府機關、醫療機構、新聞媒體、供水供氣和防疫物資供給企業等場所的供電安全。”
4月10日上午,國網遷安市供電公司調控分中心正在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布置當前重點工作。透過小小的手機屏幕,一直封閉堅守在配搶指揮班工作崗位的俞陽和徐穎認真地做著記錄,截止當日,她們已經在工作崗位上連續堅守23個日日夜夜。
城市按下“暫停鍵”姊妹花按下“快進鍵”
3月20日清晨,整個唐山市按下了“暫停鍵”。地處東北部的遷安市同時進入抗疫的戰時狀態。遷安公司按照政府和上級的安排部署,迅速轉換工作模式,落實各項疫情防控要求。遷安公司所屬調控分中心,為最大限度減少與外界接觸機會,做到“零接觸、零交叉、零感染”,實行“集中封閉值班”模式,實施“點對點”封閉式管理。
接到通知的時候,已經連續值班兩天兩夜的配搶指揮班的俞陽和徐穎,來不及交接班,來不及征求家人的意見,直接進入到“戰時”值班工作當中。
她們準備了充足的防疫消毒物資,把自己的生活區搬到辦公區,進行簡單的劃割分區后,將所有的電腦設備、通訊手機、工作清單調配到最佳工作狀態。
這次突然爆發的疫情既是對供電工作的考驗,也是對全體供電員工的磨煉。對使命的認識、對人民的承諾、對本職工作的堅守,對生命的敬畏,對親人的惦念,都將有一個全新的升華。新時代催生新使命,兩位供電調控崗位上的“姊妹花”,以積極履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綻放出電網人的靚麗風采。
“姊妹花”用心詮釋“人民電業為人民”宗旨
29日凌晨3時,一陣急促的電話鈴響起,“10千伏沙河驛變電站太平莊511線路故障跳閘”,俞陽接到調控中心調度員的指令后,一看停電范圍竟然涉及7個村,1000多戶居民,立即叫醒了在椅子上剛剛瞇著的徐穎。報備停電信息后,兩個人當即分工,一人負責一個系統,實時刷新,唯恐遺漏任一工單。與此同時,她們立刻聯系停電范圍內的各村電工,將停電信息第一時間通知管轄范圍內的用戶,同時統計特殊情況急用電的用戶。由于防控要求,各小區各村莊全部封閉,電力搶修人員無法及時到達現場,給故障搶修工作增加了許多難度。用戶打來的咨詢電話越來越多,情緒也越來越激動,有的甚至因為不理解而無理指責。
連續封閉值守,挑戰著心理和身體的極限,委屈的淚水忍不住滑落臉頰。然而,當她們抬起頭看到貼在工位前方“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時,心里頓時平靜下來,擦干淚水繼續工作。作為一名電力員工,共產黨員俞陽很清楚她們現在應該做的是什么。她們一邊耐心給百姓講解。一邊給百姓打氣加油。經過緊張的工作,搶修工作有效的處理了。此時,俞陽和徐穎的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俞陽和徐穎在生活中是好伙伴,工作中是好搭檔,雖然之前進行過應急工作演練,但這次在工作強度、工作難度、工作時長上對她們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每當她們看著一線“大白”醫護人員每天奮戰在最危險的環境為群眾做核酸檢測;看著志愿者們為維護秩序每天風餐露宿;看著下沉黨員們每天盡心工作無私奉獻的場景時,都更加堅定了她們要盡力做好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姊妹花”在一線抗疫 家人在后方支撐
處理完搶修工作已是29日晚上11點15分,俞陽此時才猛然想起和孩子的電話約定。當一聲稚嫩的“媽媽”在電話里傳出時,她的眼睛濕潤了。是啊,她不光是抗疫戰場上的“保電戰士”,也是母親、妻子、女兒。
她的愛人在雄安工作,遙遠的惦念和對安危的擔憂,平時寡言少語的他每天都是電話微信叮囑不斷,家中只有上二年級的女兒和大病初愈的母親。之前母親也是需要人照顧的病人,在這個特殊時期也擔負起照顧孩子的重任。
不管什么情況,家人都非常理解他們。不管家里有什么事情,都不讓她們工作分心。
徐穎的愛人在古冶區交通局工作,此次疫情也是奔赴抗疫一線的第一批志愿者之一。每天與她都是寥寥幾句問候,忙碌時甚至只是“安好勿念”四個字,兩個年幼的孩子分別由年邁的姥姥和奶奶照看。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她們經常是黑白顛倒,與孩子家人們的時間正好相反,所以她們只能通過母親們轉發的視頻和社區群的公告,知曉他們的時間安排。孩子的姥姥和奶奶也很少給她們打電話,生怕影響她們的工作。
4月11日零時起,伴隨著唐山解除臨時性全域封控管理,此次抗疫之戰迎來了勝利的曙光。堅守了24天的兩位“姊妹花”終于和家人團聚了。回想著23天來家庭成員的支持和鼓勵,她們的心情格外地興奮。兩位“姊妹花”,精心設計了回家第一頓飯的菜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