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經過嚴格的考試及層層的考察,方正有幸成了縣總工會的一名公務員。此后,他用他的踏實肯干,兢兢業業,又在二十多歲時,成了讓人羨慕的科(局)級干部。
方正年輕,也沒有背景,若要探究他升遷的訣竅的話,可以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方正的祖上是農民,而且是有光榮歷史的農民。
方正的老太爺那輩被村霸欺負,良田牲口,甚至宅基地都被霸占了去。方正的爺爺長大時進行了反抗,反抗的方式是在八路軍來時加入了農會,且很快成為了骨干。但那時間,國共兩黨由于力量的懸殊正在進行“拉鋸戰”。八路軍戰略暫時轉移時,地主返鄉團再次回村,對農會的骨干分子進行了殘酷的反撲和報復。方正的爺爺遭到了地主“槍手”的暗殺,但沒有成功,有幸逃脫了。
在農會的干部的幫助下,方正的爺爺舉家逃到了漢口火車站當搬運工。不久解放,地下黨捎口信,方正爺爺才又回到了老家,重新分得了田地、牲口、房屋,過上了有田有地有牲口的“小康生活”。
從無家可歸到“小康生活”,爺爺掛在嘴邊的家訓就是:我們不能忘了報黨恩!
“是共產黨讓我們過上了小康日子!讓我們有家可歸,回到了家鄉!”
方正對爺爺印象不深,他5歲時,長白胡須的爺爺就去世了。父親繼承了爺爺的家訓。
“怎么才是報黨恩呢?”上學念書的時候,方正不止一次地這樣問父親。
“好好學習!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就是最好的報恩!”
于是,方正每次都是成績優異,每個學年都是三好學生。
“怎么才是報黨恩呢?”
參加工作了,方正又不止一次地這樣咨詢父親。
“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工作,創一流工作業績,就是最好的報恩!”
方正年年都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方正被提拔進班子了,成為了單位的班子成員。
不用方正再問,中年的父親主動告訴他“報答黨恩的標準”——
“清正廉潔,永遠群眾利益至上,工作中始終把群眾當作自己的親生父母去對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方正做得都很好。
過年過節,有人來送禮,方正一概不收。
方正對這些群眾說:
“過年過節,只有兒子拿著禮品孝敬爹娘才對,哪里有反過來的道理?!”
被退禮的人感動得熱淚盈眶。
凡有來單位信訪告狀的群眾,方正必是笑臉相迎,熱情接待。不僅讓座倒水,趕到飯點,還自掏腰包請當事人吃碗熱氣騰騰的大碗面。
方正的父親聽說后,流著欣慰幸福的淚說:
“孩子啊!你能夠做到這樣,我和你在地下的爺爺也就放心了!”
方正的口碑很好,成為了縣里的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范。
(二)
很多老百姓都喜歡方正了,把他當作了自己的親人。
所以,縣工會派駐第一書記的時候,把方正派到了該縣的一個貧困村。
方正欣然前往。
方正戴著第一書記的光環來到這個村子的時候,覺到肩上沉甸甸的,像被誰壓上了一副500公斤重的擔子。
這使他的腰有一點點的彎。
彎著腰的方正召開了第一次村民大會。很遺憾,來的人并不太多。但是,村里來了第一書記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村子。
這天下午,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走到了村部,點名要找“黨代表”。
村部的人告訴她,這里沒有黨代表,只有新來的第一書記。村部的人就是不讓她進院子。隨后發生了爭吵。
方正義憤填膺地批評村干部,我們每一名黨員干部都是黨代表,為什么不讓她進?!
方正當著村干部的面,給老太太讓座,倒茶水。
“哼!把這個老太婆當作他的親爹親娘了!”
被批評過的那名村組干部小聲嘟囔。
盡管聲音很小,但被方正聽得真切。
“不僅是我的親爹娘!更是我們的親爺爺親奶奶!”方正一不做,二不休,當著值班人員的面,在這村部的辦公室里,給一位素不相識的農村老太太跪下了。
“方正給老祖宗下跪,請安!請老祖宗吩咐!”
這位只是來討說法,或者說是來告狀的七十多歲的農村老太太,被方正突如其來的動作搞得不知所措,慌慌地與在場的村干部們把方正攙扶起來。
方正說:“人民群眾都是我們的親人,必須把他們當作親爹親娘來看待,這樣才能沒有我們做不好的工作!”
老太太還沒有開始申訴,已經被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方正拍打膝蓋上的灰土,請老太太坐下來慢慢說。
老太太的事情是這樣的:老太太姓馬,今年七十二歲了,兒子媳婦長年在國外打工。老太太要轉租家里的幾畝責任田,但是鄰居老付給老太太家爭過地邊,產生過矛盾,盡管馬老太太聽兒子的話,作了退讓,但是地鄰老付開始明欺負老太太了,在地界邊栽上了幾十棵花椒樹。雖然根在自己地里,但是這幾年長大的樹冠,卻在空中侵犯了老太太的責任田,陽光占去了三尺還多。老太太不能正常耕種,也更無人租包老太太的地了。
馬老太太多次找村組干部,村組干部礙于情面推給了包村鄉干部,包村干部又推給了片長即副鄉長,這副鄉長又讓村組干部酌情來解決。這樣,幾年過去了,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倒讓當事人老付更顯得狂妄,也更不把這事兒當作一回子事兒了。
馬老太太講完,已經再次滿臉淚水。
不過,這些淚水與剛才的感動與溫暖相反,滿是傷心、屈辱和無助!
方正氣得手有些發抖。
但是,它忍住,撥通了父親的手機。
“你把她當作你的親奶奶,就知道下面怎樣辦是合適了!”
掛掉了手機的方正腰板挺得筆直。
他把抖索了半天的右手狠狠地拍在了桌子上。
此時站起來的方正一臉的威嚴和不可侵犯。
他拉著馬老太太的手:“奶奶,咱走!咱這個事情,現在就得解決!”
(三)
老付并不老,是一個四十出頭的中年人。
幾年前曾經當過村民小組的組長,也算是一個小小的村干部了。由于沒有權,村里的錢也摸不到,給本組村民捎過一次補助款,因為扣了一些“跑路錢”,在村里落的名聲很不好,就主動“辭官”不干了。由于他上過兩年初中,又當過兵,好像有些文化,但這卻成為了他“裝賴”的一個資本。
耍小聰明欺負村鄰,占別人個小便宜,成為了家常便飯。
“還是黨員呢!”
介紹完情況的村干部又這樣補充。
“已經好多年不交黨費了!”
“沒有人敢給他要!”
…………
大家七嘴八舌。
方正攙扶著馬老太太走在大街上了。后面跟著值班的村組干部。
“看看,看看!老付正在街上站著呢。”
村干部把靠著街邊一根電線桿站在那里正和村民噴“閑空兒”的當事人老付指給他們的第一書記方正看。
這老付黑胖,可用五大三粗來形容。
方正放開了“奶奶”的手,目光兇兇地走了過去。
方正強忍著怒火,介紹了身份,說明了來意。
“怎么,想打架嗎?!”
這話甕聲甕氣地在方正的耳邊回響。讓方正在心里迅速判定:這就是一個無賴!
“你說怎么打吧!”方正孤注一擲。
“你打我三拳,我打你三拳!”
“好!你先出拳吧!”方正視死如歸。
方正扎好架勢,伸出了自己的臉。
這黑胖子,猶豫了幾下仍沒敢動手。這么一個瘦子,這么不怕挨打?他擔心有詐!
“這不是你選擇的嗎?!”方正的眼睛里噴出了怒火和輕蔑。
“噗!”
第一拳打在了方正的左臉上。
方正的左臉起了一個大包。
“噗!”
第二拳打在了方正的右臉上。右臉頰也隨即鼓起了一個包。
“噗!”
第三拳重疊在了左臉上。左牙被打掉了兩顆!
方正若無其事地吞咽了一下!
方正晃晃昏蒙的腦袋,收回挨打的架勢,重新站定的時候,又是那么的堅定和從容。
方正面不改色。他挽起袖子,朝已嚇得閉了眼,伸出臉,蹲在地上的老付走過去的時候,響起了多么歡呼的聲音:
“揍扁他!”
“方正書記揍扁他!”
…………
方正突然間收回了他要揮出去的拳頭。
黑胖子驚呆了!
村干部驚呆了!
圍觀的村民們驚呆了!
大家都張開著嘴巴愣怔在那里,都不知道方正的葫蘆里要賣什么藥。
“孩兒啦,你別動手,我這老命替你和這賴皮拼了吧!”
早已氣得發抖的馬老太太,一聲吼才讓所有人回過神來。
“方書記,我們通知派出所來把這貨給逮走吧!”
“敢打領導?真的是無法無天!……”
村干部以及圍觀的群眾再次七嘴八舌。
方正緊抿著嘴,用手勢制止了大家。看得出,他是強力克制著自己的情緒。
黑胖子突然間情緒變得復雜起來,臉色也有些發白。他嘴還是很強硬:“你開打吧!叫派出所給我抓走!判刑!”
方正再次慢慢地向他走過去。
“啦啦隊”的叫喊又響成了一片。
方正已經走了過去,大家都認為他要抓老付的衣領子了呢。大家定睛看時,方正正攙著老付的雙臂,把他慢慢扶起來。
大家愕然得張大了嘴巴。
“起來吧。我不能打父母!”方正的話讓黑胖子聽得不著邊際。
“人民群眾是所有黨員干部的父母,我怎么會打父母呢!”
“但是,”老付一臉茫然地說,“我已經打過你了呀!”
“父母打孩子,那是應該!”
周圍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在這掌聲里,方正笑了,黑胖子卻哭了。
“方正書記,我到底錯了!你這樣的領導我佩服,我向您認錯,您處罰我吧!”
黑胖子拉握著方正的雙手,勾垂著頭,真誠地抽泣著。
方正拉著黑胖子的手親切地說:“你是有錯誤,但這錯誤很好改,一改就還是好同志!走,咱上你家一塊說道說道去。”
(四)
說是說道,其實是上了一堂黨課。
說是上黨課,方正也并沒有夸夸其談,而是把入黨誓詞給了黑胖子。
他要求黑胖子連讀五遍。
讀到第四遍的時候,黑胖子想到了在部隊當兵時的生活,想到了在黨旗下宣誓時的情形……這黑胖子再次抹起了痛悔的眼淚。
方正給他講黨的宗旨,講怎樣為人民服務,講怎樣做到人民至上。
“時刻視人民群眾為親生父母,這樣才能把事情辦好,才能讓群眾滿意……”
年輕的第一駐村書記方正把祖傳的道理及自身的實踐,毫不保留地講給了這叫老付的黑胖子,講給了在場的所有人。
“方正書記,我從現在徹底改過自新,我要求重新入黨!”
方正看到,黑胖子的眼里滿是真誠。
“我以實際行動當作我的第二次入黨申請書!”
黑胖子把一張凳子放在堂屋中間,攙扶著馬老太太坐在那里:
“馬嬸子,從今往后,恁就是我老付的親媽!”
“親媽在上,請受兒子一拜!”
黑胖子“撲通”一下雙膝真的跪了下去。
“親媽哎,原諒兒子以前不孝!不孝兒現在就去把咱地里的花椒樹全部砍掉!”
黑胖子拿起一把斧頭就走。走到門口,又回轉身,向方正、向屋子內所有人敬了一個規規矩矩的軍禮。
方正突然之間,被一種高尚的情愫模糊了雙眼。
沒有當過兵的方正舒緩而鄭重地朝黑胖子走去的背影回敬了一個軍禮!
在場的每一個人,也都學著駐村第一書記方正的樣子,向著那個消失的背影敬軍禮。
大家都是真誠的。一種真誠、質樸而偉大的情愫鼓蕩著大家的心,讓每個人的腰板都挺得直直的。
是晚,村部的會議室里燈火通明。一場重溫入黨誓詞的儀式在這里舉行。
所有的黨員都來了。
不是黨員的也圍在院子里觀看。
黑胖子老付在念“宣誓人”的時候,把自己的名字喊得最響亮。室外圍觀的群眾都真切地聽到了。
這個屋子里的燈光,把村部的院子映照得一片亮堂。
儀式結束后,黑胖子與方正的兩雙手緊緊相握,任憑咸咸的淚水順著面頰流到嘴角,也顧不得去擦,就在那里搖啊搖地握了許久許久。
(五)
這年,收獲莊稼的時候,不用馬老太太雇人操心,黑胖子老付全部幫助進行了收獲,又一粒不少地拉到了馬老太太的家里。
完完全全是盡義工。
黨員干部義幫群眾的事情成為了村里的新風氣。
而且,馬老太太的兒子從國外回家探親,堅決地認了黑胖子老付做了干哥哥。還纏著剛認的干哥哥做入黨介紹人,一定要加入這個黨呢……
方正成為了全省的駐村先進個人,受到了省委書記的親切接見。省委書記讓方正給大家談心得,方正講了自己的家史與家訓。
省委書記很感慨:“我們的工作之所以做不好,最大的原因是我們忘了過去,是我們沒把父母當父母,卻把自己當作了官人……”
方正被任命為鄉黨委書記,一個鄉里很快風清氣正,和樂幸福。
方正被任命為縣委書記,一個縣很快風清氣正,和樂幸福。
方正拒絕了省里的再次任命提拔,只答應去做市里的紀委書記與監委主任。
方正說:“尊敬與孝順父母是自然規律,但也有個別不孝子孫在傳染疾病。我要給這些人治病!”
省里答應了他的請求。
后來,方正一邊給那些“病人”治病,一邊參加了省里的宣講團,把他從任村第一書記起的實踐感悟,給全省分享。
很快,整個省乃至全國都風清氣正,和樂幸福。
作者簡介:
盧子璋,網名司馬江虓、蘆虓、盧嘯林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省報告文學學會副秘書長。資深記者,漯河市源匯區作協主席,現供職于漯河市廣播電視臺。著有《月光掠過山的脊背》《林中對吟》《懺悔,在許慎墓》《抵達遠古》等。發表有《闖北京的漯河人》《開國將軍蘇進》《永遠的許慎》等中長篇報告文學。作品曾入選多種年度選本,詩歌《一座存放在春天里的城市》曾入選中專(職高)語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