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李曉
2019年,桂芬二姑走了,我一直想提筆,為她寫點什么,無奈情深筆拙,遲遲沒能寫上只言片語。
1938年6月,二姑出生在南陽鄧縣(今鄧州市)曹營村。其父曹東扶是河南箏派有名的演奏家。二爺曹東扶幼時就跟著他父親曹懷清學藝,曹懷清會唱大調(diào)曲子,擅長揚琴、墜胡演奏,常走村串鄉(xiāng),賣唱糊口。到20歲時,二爺已經(jīng)學會了不少大調(diào)曲子、河南墜子唱段,掌握了墜胡、揚琴、三弦、琵琶、古箏等樂器演奏技法。二爺唱功豐厚,嗓音洪亮,吐字講究,字、聲、情、腔的功底扎實,被村鄰譽為當?shù)亍扒訝钤薄?/p>
二姑七八歲時,二爺就帶著她在茶館里玩。耳濡目染,二姑慢慢會唱不少曲子,對古箏的旋律也熟悉了,再加上二爺教會了她指法,便漸漸會彈了。二爺很嚴厲,但二姑喜歡父親教她彈箏。二姑小時候不會簡譜,二爺彈兩三句她就跟著彈。二爺彈得好聽,二姑喜歡聽,所以學得也快。二爺強調(diào)她要集中精力,不開小差,小時候別家大人帶孩子看戲會買點小吃帶著,二爺從不會,還常對別人說:“我家小妮來看戲,就是來專注看戲的!”
二爺訓戒說“人演箏,而不是箏演人”,平時練箏一定要帶著思想感情和樂曲要表達的內(nèi)容,做到練功心不散,演奏心不亂,發(fā)于內(nèi)而形于外,以內(nèi)引外,以外促內(nèi),內(nèi)外雙練。
“以歌唱取勝”是中州箏派的特色。手指在弦上如歌唱一樣,既有高亢豪放、厚重寬廣的陽剛之美,又有細膩纏綿、質(zhì)樸典雅的陰柔之秀,體現(xiàn)出中州古韻遺風和中原民族的風范。二爺常提醒二姑,彈箏要大氣。二姑少年時就進入鄧縣一個煙廠里包香煙,貼補家用。后來煙廠倒閉,生活無著,在開封任教的二爺就把她介紹到民眾曲劇社當學員。后來二姑先后在開封市曲劇團、河南省曲劇團任古箏演奏員。
海子有這樣的詩句:“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凍,山高水遠”。二姑就是這樣有追求的人。年輕時沒有琴房,她只能到處找地方練琴。最初在劇團時,她每天凌晨起來,為不影響別人休息,就遠遠地躲在后院練琴,從天不明練到天亮。琴上滿滿一層霜,手指頭凍得僵硬。日常空閑時,她就在大通鋪上,兩邊用兩床被子撐著古箏練琴。賣戲票的票房平時沒人,是一個三角房,只能坐下一個人,二姑經(jīng)常躲在里邊練琴,有一次開電門時被電門擊中,磕破了頭。
有人問二姑彈古箏最難的是啥,她說是堅持,不怕吃苦。二姑說她堅持每天練個把鐘頭,手上的功夫要保持住,否則就丟了。
二姑曾在黑暗中走了很久, 也曾在睡夢中淚濕心頭,但她如蝶戀花,如蜂吻蕊, 讓風拂過春花香滿她的追求,讓雨打濕秋實甜透歲月春秋。二姑以花開的姿勢,活出了自己的不可替代。
最終,二姑成功了!花色傾城,繽紛如海,妖嬈著,芬芳著。
1990年10月,二姑應香港市政局邀請,去參加我國南北四大派古箏匯演。每個曲子演奏結(jié)束后,觀眾都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長久不息。那場面真是感人肺腑,讓人熱淚盈眶!
香港亞洲藝術(shù)季專輯在《民族音樂引發(fā)新靈感》一文中說:“河南派代表人物曹桂芬顯示出了深遠的歷史淵源和學者風范的《高山流水》,是一種意重于情的演繹。曲子的結(jié)構(gòu)也比山東派更嚴謹些,箏的體積雖小,音色卻同樣嘹亮沉著、深厚。” “曹桂芬的技巧手法似乎更為精煉,身為曹派宗師曹東扶之女,她的演繹具有更多學者風范。”
省文聯(lián)委員李蔚寫道:賀曹派古箏繼承人曹桂芬赴港演出成功:
高山流水韻味長,曲牌聯(lián)奏吐芬芬。
弦上十指瀉珠玉,嵩岳古調(diào)溢香江。
1994年3月,在臺灣舉行的“古箏與豎琴之夜”音樂會,二姑應邀參加。在臺灣素有“箏樂泰斗”“箏樂之父”之稱的梁在平先生,當時雖已84歲高齡,但他不顧年邁體弱,興致勃勃連看兩場演出,并賦詩相贈:
河南箏師曹東扶,大名久仰無緣會。
幸有哲嗣曹桂芬,來臺獻奏高藝隨。
逸響清雅功夫雋,中州古調(diào)真精粹。
為人和藹技術(shù)純,豫派幸選好傳人。
負有盛名的二姑低調(diào)為人,從不張揚自己。二姑先后在開封市曲劇團、豫劇團、京劇團、歌舞團和省曲劇團工作,無論到哪里,大家都知道她技藝精湛,與事無爭。在省曲劇團,她與前輩任清芝老師都是彈箏。她虛心、謹慎,對伴奏互相謙讓,與任老師真正做到了同行是一家。有個資深記者深有感慨地說:“曹老師為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默默耕耘幾十年,我有感而發(fā),滿懷激情,一定要把她為國家為人民的重大貢獻寫出來!”禪語說:“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正是這種“深藏不露”,使二姑擁有了特殊的魅力!
二姑教學也特別認真,因此學生學得又快又好,可她收的學費卻不多。她認為學生家長多是工薪階層,也不容易。她教學生注重質(zhì)量,都是一對一手把手地教。為便于學生學習,她既唱譜又拍板,大曲子分段學,最后合成,為學生反復示范演奏,直到學會為止。她經(jīng)常這樣說:“要想彈好器樂,就不能想著多掙錢,要堅持練功;要想多掙錢,多教學生,就失去或降低了演奏水平。”她還說:“我雖然沒多少錢,但我的精神是富有的。”近些年,凡是她的學生再來學習,一律免收學費。
二姑一直只想做個生活簡約、內(nèi)心豐富的人,只想簡簡單單地處世,安安靜靜地做人。一個養(yǎng)花人告訴我,幾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顏色艷麗的花愈是缺乏芬芳。他的結(jié)論是:人也一樣,愈樸素單純的人,愈有內(nèi)在的芳香。
二姑就是這樣的人,刪繁留簡,任世事?lián)u曳心簡約如蓮,安靜綻放。路遙說:“習慣了被王者震撼,為英雄掩淚,卻忘了我們每個人都歸于平凡,歸于平凡的世界。”或許,平凡才是人生的真諦。
如今,這個平凡的人走了。風吹細雨紛紛飛,雨打桂花滴滴淚。歲月如潮,時光如溪,人生仿若彈指之間。望盡天涯無歸處,唯有桂花香,唯有草芬芳,唯有箏曲裊裊,唯有樂音淙淙,情深深幾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