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經是在“樓蘭”生活的第五年了,活下來的人給這片區域起了這樣一個名字。意味著一個原本被沙漠掩蓋的城市,如今卻破土而出。
張威和杰宇是今天負責找尋燃料的小隊,隨著樓蘭海拔的升高,氣溫的急劇降低導致冬天的保暖成了最嚴重的問題,因此燃料如今是戈壁灘最寶貴的資源。
“張老師!杰宇老師!!我也來幫你們!”一聲不是那么標準的塑料普通話從遠處傳來,這是張威之前的學生——艾尼·阿卜杜。他和他的母親迪麗娜爾也是樓蘭中居民的一員,當“圓臺日”發生時,艾尼正在練習傳統的雜技表演——達瓦茲,當時他的母親正在大聲批評他。但在如今這種情況下的五年中,這個青澀的小伙子變得壯實了許多,他的母親也沒有再阻止他追隨父親的腳步,他在完成自己找尋燃料任務的同時,夜以繼日的練習傳統的達瓦茲走鋼絲。
在后院幾棵小樹間掛上麻繩,拿出他自制的平衡桿,他就能為樓蘭居民枯燥的生活獻上一些樂趣,這個風趣幽默又開朗的小伙子是整個樓蘭居民的寶藏。
“我和張老師負責a區吧,杰宇老師,我眼神好,能多找到幾根枯胡楊!”艾尼一邊跳著翻過一個沙丘,一邊喊道。
“去吧,去吧!”杰宇帶著一絲笑意,打發走了艾尼。
“張老師,你是物理老師,之前我就很想問你些問題,那就是為什么我走鋼絲用平衡桿會好走很多?我的父親沒來得及教我就去世了,我只能根據一些資料來自學達瓦茲。”
“走鋼絲者手拿長木桿是為了增加其轉動慣量,當轉動慣量增加后,人就更加容易保持平衡。”
“轉動慣量又是什么啊?”
“這可是大學才學的內容,我說了你也不懂!”張威笑道。
“反正木桿非常有用,而且在你能拿動的基礎上木桿越長,越重越好。”張威補充道。
“誒嘿,老師,我記得你家后院有個很大的鋼材,你說我能不能用那個做一根平衡桿啊,我現在的是用木桿子做的,太輕了!”艾尼笑著問道。
“去去去,做夢呢!那個是我留著準備給樓蘭將來的發展的,那可是難得留下的人類文明的結晶,你別想著用來雜耍!”張威有些生氣。
看到老師真的有些發怒,艾尼沒有繼續耍賴,轉身開始尋找枯胡楊,張威則是看著艾尼的身影有些發愣。張威感到有些尷尬,于是轉移了話題:“我小時候看過你父親的表演,他用了13分鐘跨越了三峽,把那個狂妄的加拿大人50分鐘記錄給擊了個粉碎,真牛!”
“我還聽說他能在繩索上轉身,你會不會啊?”聽到這里,艾尼有些羞澀地撓撓頭,說道:“不行,老師,我不是扁平足,我的后腳掌比較高,所以我做不了轉身這個技術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