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夏明
我思,故我在;我存在,故我選擇;我選擇,故我評價。這也許就是笛卡爾所說的“cogito ergo sum”的真正含義。
周末,坐在番禺圖書館安靜、整潔、偌大的閱覽室里,我徜徉在書的海洋中,無拘無束地與書中的人物真誠地攀談。
《白色房間里的男孩》講的是一個十五歲的男孩曼努埃爾,在一個沒有任何出口的白色房間里醒來。可是,他忘記了自己的身份,也不知道他為什么會來這里。但是曼努埃爾經過重重考驗后,終于知道了真相。
這是一個探索自我價值的故事,在這條路上,曼努埃爾受到他人誤導,走了不少彎路,但最后終于有所領悟。曼努埃爾在自稱是他爸爸的亨寧口中知道了“事實”,但曼努埃爾在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索中,逐漸懷疑了這個“事實”。在馬騰和某莉亞的幫助下,曼努埃爾知曉了另一個“真相”并逃離了亨寧的實驗室。但是心中的困惑與夢中的提醒,驅使曼努埃爾逃出了馬騰的家,然后他又意外地重回了白色房間。這時,曼努埃爾是迷惘的,他甚至再也不能確定自己是誰。但最后,他在伊娃口中得知了真相:曼努埃爾已經在2033年去世了,現在是2060年,他已經是第112個曼努埃爾機器人了。面對事實,曼努埃爾經過思考認識到:只有他可以決定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從而決定他是誰。于是他絕望又堅定地說:“我是曼努埃爾,我是人。”在最后關頭,曼努埃爾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我思,故我在?!彼沧罱K主宰了自己的選擇,不再受他人的影響。在探尋自我的路上,我們應該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做出屬于自己的選擇。
文藝復興的先驅但丁曾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別人的判斷和評價有時會誤導我們,我們要追求主見與獨立?;蛟S曼努埃爾是想告訴我們:沒有絕對的對錯,對錯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自己堅持的就是對的,放棄的就是錯的。這應該就是探尋自己價值的方式——堅持與努力。
古往今來,多少偉人通過思考作出了重大貢獻: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愛迪生發明了電燈,霍金探討了宇宙……思考是人的本能,連嬰兒都會本能地去依靠自己最親近的人。無論是困在白色房間里,或是他毅然決然地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不都是曼努埃爾的思想嗎?一個人若沒有思想,那就跟植入芯片的機器人毫無區別。
當今社會,有著許多沒有主見的人,他們往往被別人唬得暈頭轉腦;還有許多不懂思索的人,他們往往不會變通,直至被淘汰;還有許多光有知識卻不懂實踐的人,他們往往表面多才,實則什么也不行;還有意志不堅定的人,他們往往唯唯諾諾;還有部分不懂自我評價的人,他們往往做事盲目。這些人,往往容易被他人的選擇影響,就像開始的曼努埃爾一樣,沒能挖掘出自己的價值,更沒能相信自己的選擇。所以我們必須探尋自我、相信自我、選擇自我。
《白色房間里的男孩》給我最大的感想是:無論是人還是機器人,生存的意義才是指引我們做出每一個選擇的重要依據。
當你認真思考,你才能意識到:
思考,既生命;存在,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