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家寬
“雖長不滿七尺,然雄心萬丈?!边@是李白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是周恩來之志;“仁者,以天下為己任也?!边@是中華民族無數士人之志。正因有志,我們才能鵬程萬里。
諸葛孔明在《誡子書》中說:“非學無以廣材,非志無以成學?!边@句話點明了志向的重要性:一個人有了志向,就如同打著燈籠走路,不會迷失了方向,有信心一路向前。明朝“驢友”徐霞客,年幼時經常對母親說:“我要去尋找長江的源頭。”正是這句承諾,這個志向,讓他在知天命時,開始了自己的萬里遐征,去尋找追溯長江之源。終于,三年的歷程,他確認金沙江為其正源,并著書《徐霞客游記》,開啟了近代地理學先河。有志,才有方向。
我們應立什么志向呢?周恩來說:“每一個人要有做一代豪杰的雄心斗志!應當做個開創一代的人!”我想,這就是答案。不論是孔子周游列國,傳播儒家思想,還是李時珍繼承父志,編一部“有利于民”的《本草綱目》;不論是毛澤東“學不成名誓不還”;還是黑人領袖曼德拉立志取得民族獨立,皆可看做是為國為民的高遠之志。有了“做一代豪杰”的雄心壯志,我們便有了明確的目標,能促進人生更進一步。有壯志,路更遠。
誠然,“志”不能僅僅放在嘴邊,更要落實在實際行動中。志向要如北斗一般高,腳步則應一步一步踏實走,打下堅實的基礎。每天讀書,做筆記,越多的積累,才能厚積薄發;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五十年,有了好身體,才能不畏于長時間的學習、工作;每天踐行,不論是洗碗、掃地等家務,還是各種社會公益活動,皆有利于社會生活中經驗的積累。躬身實踐,才可能“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般獲得成功。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同學們,讓我們立下雄心壯志,躬身實踐,不懼艱難,如此,方能鵬程萬里!
(指導老師:匡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