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嶺南風的候車室!”近期,不少經過廣州地鐵十四號線竹料站的市民驚喜地發現,位于站臺兩側的玻璃候車室變靚了,呈現出濃濃的“嶺南文化風”,為這個位于城郊的地鐵站增添了不少文化氣息。
這是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與廣州地鐵校企深度融合的又一重要成果。多年來,市輕工技師學院堅持內涵引領,特色發展,筑巢引鳳,校內建成“嶺南特色工藝傳承基地”(嶺南大師街),引進60位國家級、省級、市級工藝美術大師進校園,建立起廣彩、廣繡、玉雕、牙雕、木雕、欖雕、蛋雕、陶藝、剪紙、宮燈、掌畫、銅印、端硯等15間大師工作室,將人才培養、職業培訓、創新研究、打造特色有機融合。有力地推動了嶺南特色工藝的教育傳承、技藝傳承和文化傳承。
為了讓優秀的嶺南傳統文化走出輕工,走進千家萬戶,市輕工技師學院與廣州地鐵十四號線攜手,雙方從設計立意、內容選材、制作工藝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規劃與論證,最終選定了廣繡、廣彩、陶藝、欖雕、玉雕、剪紙等工藝,并融入粵菜、校企合作等內容進行展示宣傳,重點介紹了嶺南傳統工藝的起源與歷史、發展與進步、代表人物與作品。校企雙方通過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向廣大市民傳播優秀嶺南傳統文化,也呼喚人們承擔起保護和傳承嶺南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
廣州地鐵十四號線開通以來,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一直積極與市輕工技師學院開展校企共建,除了在人才訂單培養、實習就業、文化融合等方面加深合作,還在宣傳文明乘車理念、構建平安出行環境和志愿服務等方面開展深度交流,雙方保持深化合作、互助互通,不斷探索常態化、規范化、區域化的校企共建長效機制,為廣州地鐵安全運營和文明建設工作助力。
(通訊員 ?牛曉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