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情
摘 要|文章從任務目標、教學方式、教學內容、考核與評價四個方面分析了傳統翻譯教學和基于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之間的差異并指出以計算機為基礎的輔助翻譯教學必將有力促進翻譯人才的培養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翻譯教學;計算機輔助翻譯
計算機技術在翻譯領域的應用產生了計算機輔助翻譯,它通過使用一定的翻譯工具再加上人工的干擾既可以提高翻譯效率也可以提高翻譯速度所以被翻譯工作者廣泛采用。就 CAT 技術而言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 CAT 技術包括計算機操作系統和各種應用軟件的操作;狹義的 CAT 技術主要是指為了提高翻譯效率而采用的專門的翻譯軟件如 Trados、Trans Star、雅信 CAT、建華翻譯等。
目前對計算機輔助翻譯的方法研究和人才培養國際上有不少的大學和研究機構正在從事這項工作,而反觀中國內地機器翻譯和翻譯技術的教學卻依然是一個相對比較陌生的概念,有關的高等教育機構對翻譯新技術的教學至今未能予以足夠的重視,所開設的翻譯課程幾乎很少涉及翻譯技術和一些新技術、新工具的使用。本研究借用現代的計算機技術嘗試把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引入到翻譯教學中,通過與傳統的翻譯教學方式相比較,我們發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它們有著顯著差異。
1??? 任務目標不同
長期以來由于各高校對翻譯的認識不同,所以出現了對學生的培養目標莫衷一是的局面。有些高校翻譯教學的目標是檢驗并鞏固外語知識提高語言應用能力,有的高校則是了解翻譯職業的理念與規則并掌握雙語轉換的能力和技巧。就教學內容而言也不盡相同。有的學校經常挑些文學題材的文章讓學生去練習,而有的高校則經常挑些實用的文本,以此用來說明真實工作環境下文本翻譯的難度和技巧,并用來提高學生迅速適應工作的能力。相比較而言計算機輔助下的翻譯教學目標明確那就是培養具有一定專業背景的、具有良好的計算機翻譯能力的人才。就專業背景而言讓學生根據興趣和愛好選擇商務翻譯、法律翻譯、文學翻譯等方向并結成學習小組,教師在平時理論講授和實踐練習時讓各小組各有側重,等到學生畢業走上相關的工作崗位從事翻譯業務時便能順利地進入工作角色。
2??? 教學方式不同
目前的翻譯課教學大多數學校仍以傳統的方式進行,那就是以教師為中心, 以一本固定的教材為載體,教師控制著課堂的節奏和內容,不僅師生之間缺乏互動而且學生之間互動也較少。這種教學模式由于很少給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下練習的機會所以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這首先表現在翻譯課教學單純的理論教授過多,內容抽象,過程也比較枯燥;其次是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可能會在課堂上學到很多的理論和具體的翻譯方法,但是不能學以致用,因此傳統的翻譯教學模式已很難勝任新時期對高質量的翻譯人才的培養需求。基于計算機的輔助翻譯教學則與傳統的翻譯教學法大相徑庭。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點,教師的教學過程不再是一味地理論教授, 而是更多與學生就某個問題展開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勇于思考、敢于創新的能力。練習階段教師可以借助計算機等輔助工具為媒介,就好的譯文和同學們展開討論引,導學生歸納出有用的翻譯方法和技巧,學生的課后練習也可以放到校園局域網上去,讓同學們互評。這樣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 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互相監督防止抄襲或胡亂拼湊。在教學模式上,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可采用“英語翻譯技能 + 專業知識”模塊模擬的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分屬于不同的專業知識模塊,這樣翻譯課程學習結束后,學生在某一模塊就具有了一定的翻譯經驗,為今后更好地開展翻譯工作打下了基礎。
3??? 教學內容的不同
傳統的翻譯教學內容選擇比較隨意。在教材的選用上據筆者調查河南鞏義市的 7 所本科院校其所用的翻譯教材均不一樣,在具體內容的選擇上有的老師照本宣科,有的老師則信馬由韁隨意發揮,再加上傳統的翻譯教材多以理論講授為主,因此培養出來的學生的英語翻譯應用水平普遍很低。而基于計算機輔助翻譯的教學內容則大不相同。首先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會培訓學生學會使用翻譯軟件(Trados 等)的能力,以及操作和編輯文檔的能力,培養學生熟練使用較高級的網絡檢索技術的能力使其會選擇恰當的關鍵詞,能使用較為復雜的檢索語法規則,尤其是擅長進行雙語檢索。其次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會以大綱為標準編寫教材突出專業知識模塊的特色。教材的前面部分系統地介紹翻譯的理論和方法,進行中英兩種語言的對比,并附上大量的例句。教材的后半部分結合不同的專業知識分別講授一些具體的處理方法和翻譯技巧,使學生盡快提高在某一方面具體翻譯的能力。最后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會進行翻譯語料庫建設,充分發揮計算機可以存儲大量語料的優勢為翻譯教學服務。教師可分專業大量收集英語詞匯和各行各業典型的英語書面資料,還可積極發動學生搜集一些短小傳神的英語翻譯資料并分類別存儲, 另外還可制作音像語料庫制作課件搜集整理各種錄像帶和視頻。
4??? 評價和考核不同
傳統的翻譯教學評價和考核一般是通過測試來進行的,其中包括單元測試、期中和期末測試試題。內容一般都是根據作者主觀意志選題,隨意性比較大,基本上都是些單句和段落的翻譯成績的評定也牽扯到太多的人為的因素,教學效果不容易得到有效的檢驗。同時由于往往是閉卷考試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不能對譯文進行認真地推敲和修改,譯文質量很難得到保證,也不易把他們的真實水平表現出來。而基于計算機輔助翻譯的評價和考核方式則不同,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擺脫以往的單一評價方式,將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督和考察。就形成性評價而言, 可利用學校局域網開展網上在線評價教師,可以從參與程度、檔案和日志、自我評估、同學互評和協作、在線指導等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和評價;終結性評價可采用開卷和閉卷兩種形式,閉卷測試能反映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熟練程度,而開卷測試的優點能夠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理解原文和修改譯文,從而拿出高質量的譯文。綜上所述,基于計算機輔助的翻譯教學革新了傳統的翻譯教學方式,建構了一種以學生為主體、基于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全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充分開展師生之間的互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專業特色,從而為學生畢業后順利地勝任翻譯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彬.CAT 與翻譯研究和教學[J].上海翻譯,2006(4):59.
[2]王新杰.高校非英語專業英語教學翻譯任務型模式探析[J].北京第二 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6):89.
[3]趙繼榮.對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翻譯教學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09(1):101.
[4]黃洪.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模式探討[J].長沙大 學學報,2006(3):140.
[5]王占斌.關于英語專業翻譯教學的調查研究[J].上海翻譯,2005(1): 32.
Analysis of 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Lin Yuqing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Suining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teaching from four aspects: task objective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ontent,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t points out that computer-based assisted translation teaching will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training of translation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
Key words: Translation teaching; 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