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迪熬 "中國發明協會院士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首任專家,中國發明協會中小學創造教育分會會長,科技創新教育特級教師,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庫專家。
一、項目背景
每個家庭都會用到插線板,插線板上的開關使用時間久了,由于金屬片導電發熱,容易生銹,使得電阻變大,開關失靈。
我平時愛好科技創新,因此萌生了改進插線板開關的想法。
二、目的與思路
目的:代替現有插線板開關,提供一種安全、方便、耐用、節能的插線板開關。
思路:采用蹺蹺板開關結構,將現有開關的金屬部分替換為一個磁球和兩只常開型干簧管。當磁球靠近干簧管,干簧管導通,插線板通電。當磁球遠離干簧管,干簧管斷開,插線板不通電。
三、作品結構與工作原理
改進型插線板開關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開關殼體內部設計了左右對稱的PVC(聚氯乙烯)材質的球形容器,在球形容器1外部的上、下方分別鑲嵌了耐1000 V電壓和3 A電流的干簧管1和干簧管2,兩只干簧管并聯在插線板的輸入火線和內部火線之間。
如圖1(a)所示,磁球位于球形容器2內,此時兩只干簧管處于常開狀態,插線板處于不通電狀態。當把插線板由水平方向逆時針轉動40°~140°的任意角度,磁球由于重力作用通過滑道滑入球形容器1內,如圖1(b)所示,干簧管1受磁球的磁力作用從常開狀態變為閉合狀態,使插線板的輸入火線與內部火線接通,插線板處于通電狀態。當插線板倒置時,磁球靠近干簧管2使其閉合,同樣可使插線板處于通電狀態。
接著,把插線板順時針旋轉40°~140°的任意角度,球形容器1內的磁球離開干簧管1或干簧管2,通過滑道滑入球形容器2內,此時插線板恢復斷電狀態,即圖1(a)的狀態。
四、創新點
1.改進型插線板開關僅通過旋轉插線板就能實現插線板的開、關功能。
2.由于沒有金屬片,因此開關不會生銹、磨損、變形,延長了開關的使用壽命。
3.通過網絡搜索,沒有發現與本項目有相同結構與功能的插線板開關。(指導老師:黃國海)
專家點評
從發明的方法來說,強壬同學的“改進型插線板開關”屬于老題新做的發明項目。這個發明看似簡單,但真正體現了“簡單是發明的真諦,進步是創新的唯一”這一核心理念和有靈感思維參與的這一特征。
該作品的出現給我們這樣的啟示:中小學生的科技創新要回歸本源,以小見大;學生的創新成長遠比制作出“高、大、上”的作品更重要。當發現一個小問題,自己思考用獨特的方法來解決,比制作那些用技術堆砌的作品更有意義。
在這里有兩個問題要與作者和指導老師探討:第一,利用干簧管改進作品的靈感是如何產生的?這是一個值得發掘的亮點。第二,關于創新點的描述欠妥。什么是創新點呢?創新點就是作者解決這個問題的獨到之處,即采用了什么新材料、新方法或新結構,而不是作品的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