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已被應用于公共安全、智能安防、手機密保等多個領域,人們不禁會問,戴口罩出門,人臉識別系統(tǒng)還管用嗎?
真相:一般情況下,口罩遮擋了人臉的大部分,人臉識別系統(tǒng)無法提取到完整的面部特征,當與系統(tǒng)中保存的不戴口罩的完整人臉照片有很大差異時,人臉識別就會失敗。但也有一些人臉識別系統(tǒng)可以識別出戴著口罩的人臉,它們是如何做到“透過口罩看清你的臉”的呢?
人臉識別系統(tǒng)工作流程
人臉識別系統(tǒng)的硬件為攝像頭、計算機、手機等智能終端,而軟件工作流程相對比較復雜。攝像頭采集圖片后,系統(tǒng)會對采集到的圖片進行預處理,再進行臉部特征的檢測、定位、提取和匹配。
人臉檢測定位通過預先訓練好的人臉檢測模型辨別圖片里是否有人臉,如果檢測到人臉,就進行定位,再把定位到的人臉特征提取出來,與預先保存在系統(tǒng)中的人臉特征進行比對,判斷它們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就確認身份,否則就是身份認證失敗。
戴口罩也能被認出
想要讓人臉識別系統(tǒng)認出戴上口罩的你,必須預先訓練一個戴口罩人臉檢測模型,比如改變特征的權重分配模式,將人臉未被遮擋部分以及人頭部分的比重增加,這樣就可以檢測并定位戴口罩的人臉。
系統(tǒng)檢測定位到人臉后,根據(jù)人臉是否佩戴口罩,確定用來做人臉特征比對的不同模板。如未佩戴口罩,則按常規(guī)流程利用標準模板庫進行比對識別;如佩戴了口罩,則在特征提取過程中使用特征注意力掩模處理,得到口罩遮擋部分之外的人臉信息特征,并將其與戴口罩模板庫進行比對識別。
如今,能識別戴口罩的人臉的技術已經(jīng)在多個場所應用。當然,戴上口罩后的人臉被遮擋了一部分,人臉識別系統(tǒng)的準確率肯定會有所下降。就像在路上遇到戴著口罩的熟人可能一時認不出來是一樣的道理。如果身份識別系統(tǒng)能像人一樣,融合對方的步態(tài)、身材等不同模態(tài)的信息進行識別,就可以更準確、更可靠。
辟謠專家:許芬" " "北方工業(yè)大學自動化系副教授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
復核專家:于乃功" 北京工業(yè)大學教授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秘書長
出品方:科學辟謠平臺(微信公眾號:Science_F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