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風電安裝平臺錨泊定位系統,主要用于平臺的定位及移船作業,是平臺的關鍵系統之一。本文介紹錨泊定位系統的組成及主要用途,并結合某平臺實際發生的問題的進行分析,包括電阻發熱、剎車延時及三滾柱導纜器磨損等問題,給出合理化建議,為錨泊定位系統的設計及相關設備廠家提供有意義的參考。
關鍵詞:錨泊定位;風電安裝平臺;問題分析
中圖分類號:U662.2
文獻標識碼:A
1 前言
錨泊定位是指用錨及錨鏈、錨纜將船或浮式結構物系留于海上,限制外力引起的漂移,使其保持在預定位置上的定位方式。風電安裝平臺錨泊定位系統其目的在于限制和減小平臺在風、浪、流作用下的運動,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方便施工作業,是平臺重要的系統之一。根據風機吊裝要求以及主吊機主鉤作業半徑等參數方面的限制,平臺距離風機樁基距離要求約為20 m,以最大限度提高風機安裝作業效率;另外,受海上風浪及洋流等的影響,平臺需要進行精確定位,一旦觸碰到風機樁基則后果不堪設想,將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必須十分重視錨泊定位系統的設計及安裝工作。
目前風電安裝平臺常用的定位方式有兩種:多點錨泊定位和動力定位。通常,淺水區域采用錨泊定位方式更為經濟,但作業效率和定位精度較低;而動力定位更適用于深水作業,能容易的與風機樁基或其它裝置保持相對位置,作業效率和定位精度均較高。
雖然動力定位系統在效率及可靠性方面有其巨大的優勢,但能源消耗較大,初次建造成本高;普通的錨泊定位動力消耗僅相當于動力定位的20%-30%左右。目前我國風電安裝平臺的作業范圍主要集中在大陸架及淺水水域,一般水深較?。╨t;50m),基于經濟性考慮,一般采用傳統的錨泊定位系統,其主要組成包括:定位絞車、錨纜、錨鏈、導纜器、錨架、大抓力錨和錨浮標等,如圖1所示。
2 錨泊定位系統的主要功能
目前我國海上風電產業處于高速發展期,各類風電安裝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建造并投入使用,鑒于成本考慮,其中大部分為無動力風電安裝平臺。在風場內作業時,依靠錨泊定位系統實現作業時的定位及移船功能,當需要長距離跨風場移動時,則需使用專業大馬力拖輪拖帶航行。
錨泊定位系統,主要有以下兩大功能:
(1)定位功能
平臺在漂浮工況下,拋錨艇攜帶大抓力錨連帶錨鏈錨索,拖至預定錨點將錨下放到海底,由平臺定位絞車收緊錨索使錨爪抓入泥底,然后絞車拉動錨索使平臺到達預定位置;此時平臺下放樁腿定位平臺,定位完畢,需緩慢收錨,當平臺站樁到位時,絞車將錨索收到位;回收時平臺先放松錨索,由錨艇將錨拔出后再回收錨索,直到錨爪固定在錨架上,防止對其它輔助作業船舶造成影響。
(2)移船功能
先將錨索拉緊,使平臺在漂浮丁況下處于穩定狀態,根據作業位置判斷是否處于移船功能覆蓋范圍內,如確定則將遠離作業位置一端的絞車進行放繩,同時將靠近作業位置的絞車進行收錨索作業,平臺向作業位置靠近到達指定位置后收緊錨索至安全負荷;作業的絞車可能是一臺或者多臺,如果不在作業半徑范圍內,則需起錨后重新進行拋錨,將平臺移動到所需要的位置,然后再進行站樁作業。
3 錨泊定位系統存在的典型問題
定位絞車作為整個錨泊定位系統的動力之源,起著核心作用,驅動方式一般采用液壓和電動兩種方式:
(1)液壓傳動方式
具有調速范圍大、易于進行各類控制等優點,在丁程機械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液壓傳動效率低、受環境溫度影響大、容易泄漏引發安全事故等缺點,不能適應環保、安全和綠色發展的需要。
(2)電氣傳動方式
電力驅動比液壓驅動具有一定優勢,主要體現在效率高、調速性能優、自動化程度高、尺寸小等方面。大型定位錨絞車一般均為電力驅動方式,操作方便,易于控制維護,實船應用效果較好;但由于海洋作業環境復雜,受洋流、海床及風浪的影響大,受力情況復雜多變,這對于整個電氣控制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容易出現一些典型問題。
3.1 電阻箱散熱不足
眾所周知,電動機轉速和電源頻率有直接關系,變頻器是整個控制系統的核心元件。通常變頻器的內置電容難以存儲回饋電能,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外接制動電阻,通過外部的能耗制動來消耗這部分電能,通過制動電阻把多于的能量通過電能轉換成熱能的形式散發出去,達到平衡的目的。
平臺制動電阻發熱量大,電阻箱外表面溫度過高,系統容易跳閘使絞車自動停止,影響設備正常使用;對于無動力風電平臺來說,極易走錨失位,形成安全隱患。造成發熱量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絞車剎車液壓泵站間同時布置多臺剎車液壓泵站、變頻器及制動電阻,但房間只有自然通風,沒有機械抽風,也沒有設計空調,制動電阻單元產生的熱量無法有效散熱,再加上剎車泵站電機散發的熱量,多種因素相互影響,導致制動電阻外表面溫度過高影響整個系統的正常使用;
(2)因為負載制動功率太大,設備廠家對定位絞車現場使用的實際情況缺乏了解,對變頻器的功能不完全掌握,尤其是起初的參數設置沒有根據實際工況調節好,只根據理論計算結果選型,制動器功率和電流選擇偏小,外在負載一旦發生突變,系統冗余量不足,容易超載造成整個系統無法正常工作。
在今后的設計中,此類房間要增加機械通風,加大房間通風換氣次數;同時給電阻箱底部加裝風機,強制風冷,提高電阻散熱能力;電阻箱安裝時需要保證一定高度,安裝好風扇后需要留一定空間進風,確保通風效果;有條件的可設計獨立的變頻器間,在房間內布置柜式空調,保證房間的溫度及濕度,確保其正常工作;另外,增大制動電阻及變頻器容量,延長制動時間,可將電阻箱外表面調整為不銹鋼材料,加強自身散熱效果。
3.2剎車系統延時過長
剎車系統是錨泊系統中一個重要的系統,主要用于絞車的速度降低或臨時停止。其主要原理是把絞車的動能轉化為熱能消耗掉,錨泊定位系統絞車為方便操作、提高效率,通常采用液壓遙控的方式進行,通過液壓泵站控制剎車的啟停;經反饋平臺整個剎車系統反應遲鈍,延時長達5s,卷筒上剎車反應較慢,無法達到快速點剎,造成錨索在甲板處堆積打擰,損壞錨索,給拋錨丁作帶來極大便,也容易形成安全隱患。
造成剎車延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一是剎車泵站布置遠離絞車本體,平臺首尾各布置兩臺定位絞車,而液壓泵站卻集中布置在首部,泵站到尾部絞車之間距離約60 m。由于管路系統過長,壓力在傳遞過程中反應時間偏長、壓差損失較大,造成整個系統延時時間過長;另外,泵站系統初始壓力設定過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剎車響應速度及性能。
因此在后續系統布置過程中,要將剎車泵站緊臨絞車布置,減少傳遞時間及管路壓力損失,同時方便觀察及操作;另外,廠家初始設定中要適當提高系統設定壓力,提高響應速度,保證安全性。
3.3 三滾柱導纜器磨損
三滾柱導纜器通常布置在整個錨泊定位系統的最后方,起到轉向作用。錨索通過三滾柱導纜器折向大海,拋錨時左右兩邊總角度可能大于180°,以適應不同角度的拋錨要求。在復雜多變的洋流和風浪沖擊下,錨索和三滾柱導纜器兩個鋼性構件的直接接觸、長期摩擦,滾柱兩邊出現不同程度的磨損,如圖2所示。
平臺在外部風力及洋流沖擊下,兩者長期相互摩擦導致表面出現磨損,長此以往必將影響滾柱結構強度,形成安全隱患。經過分析,三滾柱導纜器和錨索強度相差不大,導纜器最大負載和錨索支持負載相同,錨索繞過滾柱運轉時起主導作用的是兩者之間滾動接觸引起的磨損,三滾柱導纜器強度不足以及表面硬度差異過大,引起的上述問題的發生。
硬度是衡量金屬材料軟硬程度的重要性能指標,它可理解為是材料抵抗彈性變形、塑性變形或破壞的能力,也可表達為材料抵抗殘余變形和破壞的能力。導纜器參考國家標準CB/T 3062-2011設計,MBL為1 607kN,主體結構采用45號鋼,其表面硬度為HRC20-30,塑性和韌性較好,廣泛應用于各類機械設備制造;錨索規格為φ52 ZAA 6×37+IWR 1870(標準號:GB/T20118-2006),MBL為1610 kN,錨索表面硬度為HRC55-60,兩者強度無明顯差異,但硬度差距較大,在海上定位及移船作業時,反復受到外力沖擊,相對運動較大,長期相互摩擦導致問題的發生。
在后續設計及制造過程中,需要將滾柱主體的45號鋼經過熱處理,使其表面硬度達到HRC42-46;同時三滾柱導纜器強度要求為錨索的1.2倍。這樣可以有效減少表面磨損,提高使用壽命,確保作業時的安全。
提高導纜器的品質,提高錨索的傳動性能,使得導纜器具有較高的耐磨性、高的輪緣強度和高的運動精度;另外,在軸承上方開孔,便于加潤滑油;導纜器上方開測量孔,便于測量墊環的磨損情況;設計過程中,需盡量減小各部件的滾動摩擦,提高錨索及導纜器使用壽命。
4 結束語
通過本文的介紹,對于風電平臺的錨泊定位系統有了進一步認識。對于非白航的風電平臺而言,此類系統的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在設計過程中務必精益求精,充分考慮各類實際問題的發生,避免各類問題,提高系統可靠性、安全性、實用性以及線路順暢性,在總布置時提高規劃布局,避免后期各類問題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欒恩杰,夏守軍.國防科技名詞大典.船舶[M]北京:航空工出版社.2002.
[2]潘方豪,葉邦全,別順武,黃亦飛.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錨泊定位系統簡述[J].中國海洋平臺,201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