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士鑫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黨的百年華誕,總結研討黨報黨刊在黨的百年奮斗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積累的寶貴經驗,探討在新時代黨報黨刊如何賡續傳統、守正創新、主動作為、勇開新局,推動黨的新聞事業高質量發展,恰逢其時,十分必要。
在黨的百年征程中,黨報黨刊始終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陣地,與黨和人民同呼吸、與時代同進步,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真理、宣傳黨的主張、反映群眾呼聲,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黨的百年奮斗歷程的同行者、見證者和書寫者。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全面回顧總結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長遠指導意義的十條歷史經驗,即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理論創新、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道路、堅持胸懷天下、堅持開拓創新、堅持敢于斗爭、堅持統一戰線、堅持自我革命。這“十個堅持”的歷史經驗,在百年黨報黨刊的新聞實踐中都有重要體現。同時由于黨報黨刊的角色定位和職能作用,這些歷史經驗體現于黨報黨刊又有一定的側重點和自身特點,需要我們結合對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的系統學習、深入貫徹,認真總結、準確把握、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并在新時代辦好黨報黨刊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我黨從成立起就重視運用新聞媒體傳播真理、組織群眾、推動工作。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年來黨報黨刊積累的寶貴歷史經驗,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原則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根本原則”、“堅持黨性原則,最根本的是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這就意味著黨報黨刊首先必須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這是立報之本,辦刊之要。因此我們一定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大力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充分反映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勇于自我革命的決心和成就。尤其要宣傳闡釋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完成好首要政治任務,擔負起最重要的政治責任,在履行好新時代黨報黨刊職責使命過程中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不斷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陣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秉h報黨刊事業要發展壯大,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爭取人心、凝聚人氣,打牢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要始終堅持百姓情懷、人民本色,切實反映群眾心聲,滿足不同受眾需求。增強“四力”,堅持轉作風改文風,不斷提高辦報辦刊質量,多用群眾耳熟能詳的語言、喜聞樂見的形式、普遍認可的道理、有目共睹的事實教育引導群眾;推動新聞信息與政務、服務緊密結合,滿足受眾多方面需求,更好地服務群眾,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工作效果,提升黨報黨刊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人民日報近年來通過改版不斷提升辦報質量,加強和改進“讀者來信”版,聚焦群眾關切,推動問題解決;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架起了黨和群眾連心橋、開啟社情民意直通車,成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重要窗口;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統籌社屬報刊新媒體平臺設立新冠肺炎患者“求助通道”,征集求助者信息4萬多條,及時提供給有關部門處理,成為人民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進而充分發揮在輿論上的導向作用、旗幟作用、引領作用。
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這也是根據當代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實際,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重要體現。面對一些人鼓吹西方所謂“新聞自由”、標榜西方媒體是“社會公器”、“第四權力”等西方新聞觀的干擾,我們要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這一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定盤星”,認清西方所謂“新聞自由”的本質,自覺抵制西方新聞觀等錯誤觀點的影響,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在新聞領域堅持理論創新,堅持獨立自主,積極構建中國特色新聞學,在新聞實踐中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紛擾中,始終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清醒、“亂云飛渡仍從容”的定力,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有利于推動改革發展,有利于增進全國各族人民團結,有利于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黨報黨刊在軌發展、行穩致遠。
堅持開拓創新是黨的百年奮斗積累的寶貴歷史經驗。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指出,“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只要我們順應歷史潮流,回應人民要求,勇于推進改革,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就一定能夠創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跡”。新聞工作是一項求新求變,“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事業。面對全媒體的時代潮流,分眾化、差異化的傳播趨勢,黨報黨刊要堅持守正創新、主動作為、勇開新局,推動深度融合、加快轉型步伐、實現創新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時代發展大勢和信息化趨勢,作出了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黨報黨刊應抓住媒體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歷史機遇,通過流程優化、平臺再造,實現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有效整合,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質變,放大一體效能,使傳統的黨報黨刊與新興媒體迭代發展、優勢互補,充分發揮媒體融合整體優勢,加快建成新型主流媒體,提升在全媒體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在黨的百年歷程中,我黨始終重視對外宣傳,在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的同時,盡最大努力爭取國際正義力量同情和支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同時,面對各種敵對勢力的惡意攻擊抹黑,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既廣交朋友,團結和爭取大多數,把我們的朋友搞得多多的,又加強斗爭,孤立和打擊極少數,旗幟鮮明表明我們的原則和立場。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黨報黨刊作為宣傳黨的主張、傳播中國聲音的重要輿論工具和引領輿論的重要載體,在構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戰略傳播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我們要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掌握國際傳播規律,構建對外話語體系,提高傳播藝術,在新時代更好發揮黨報黨刊在國際傳播中議題設置、熱點引導、輿論斗爭等主導作用,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努力打造建立國際輿論統一戰線,對沖西方反華輿論聯手行動,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營造有利外部輿論環境,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認識和把握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創造的豐富經驗,可以獲得思想的啟迪、知識的武裝,提高工作本領,站在歷史的深厚基礎上更加堅定地走向未來”。黨的百年歷史是一個思想智慧和精神力量寶庫,我們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意識形態工作、宣傳思想工作、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從黨的百年奮斗中汲取新時代黨報黨刊持續發展壯大的智慧和力量,推動新時代黨的新聞事業的發展、實踐和創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上,貢獻黨報黨刊力量,贏得新的勝利和榮光。
作者系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
【編輯:左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