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譽千 陳一夫
摘要:全媒體時代為廣電業發展創造了無限可能。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以“如意甘肅·智慧廣電”建設為統領,以AI、大數據等技術為驅動,充分用好由視聽甘肅APP、絲路明珠網等組成的全媒體渠道,走出了一條省級廣電媒體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關鍵詞:甘肅廣電 媒體融合 借船出海
全媒體時代,省級廣電媒體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以下簡稱“甘肅廣電”)以“如意甘肅·智慧廣電”建設為統領,以AI、大數據等技術為驅動,以視聽甘肅APP為新媒體先鋒,實現內容精品化、技術智慧化、渠道多元化,為欠發達地區廣電媒體深度融合提供了有益經驗與借鑒。
為了有效滿足電視觀眾快速變化、日益細分的收視需求,甘肅廣電以民生話題為切入點,吸引受眾關注;立足本土,打造精品龍頭節目;探索全媒體直播模式,有效提升了內容產品的吸引力、影響力。
1.選好切入點,吸引受眾關注。在媒介生態環境不斷變化發展的當下,省級廣電媒體要想掌握信息主導權,就必須立足受眾需求,吸引更多流量。然而,媒介競爭愈演愈烈,內容特色不鮮明、同質化現象嚴重,要獲得更大的關注度并非易事。甘肅廣電以人們普遍關注的教育、醫療、出行、環境等民生類新聞為切入點,將之移動化、視覺化、互動化,做出了影響與特色。如2021年8月25日甘肅廣電官方抖音號推出的《如何理性選擇宮頸癌疫苗》,以“短視頻+圖文”的形式,邀請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專家,針對廣大年輕女性關注的預防宮頸癌問題,介紹了2價/4價/9價HPV疫苗在類型、價格上的區別,引導年輕女性科學合理選擇宮頸癌疫苗,不僅回應了群眾關切,且契合了移動互聯時代受眾的碎片化、視覺化需求,提升了民生新聞的傳播和價值轉化能力,點贊量突破26萬,收獲了近萬條評論。
2.找準定位,打造精品龍頭節目。相比發達省市的廣電媒體,甘肅廣電在內容生產全面發展上缺乏人才與資金優勢。因此,甘肅廣電從自身實際出發,整合資源、揚長避短,打造精品龍頭節目,吸引了受眾長期持續關注。以《扶貧第一線》為例,作為甘肅衛視錄制成本較高、體量較大的節目,《扶貧第一線》立足頻道策劃與傳播優勢,敢于破舊立新、守正出新,做到了脫貧攻堅新聞內容立體化、手段多樣化、呈現生動化。在故事挖掘上,節目組緊密圍繞“第一線”這一宗旨,“吃透”國家相關扶貧政策,深入甘肅58個集中連片特困區,里程超過7萬公里。節目組與脫貧人物、扶貧干部、當地群眾面對面,挖掘出了一批鮮活素材,充滿真情與感動。在故事呈現上,強調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題,以“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村子”的生活變化為切入點,用受眾喜聞樂見的“大白話”講述,反映甘肅扶貧成果和國家扶貧成就。正是甘肅廣電長期專業化的傾力打造,才成就了這檔收獲甘肅省委宣傳部、國家廣電總局的一系列獎項的節目,帶來了這檔節目的高收視率和深遠影響力。
3.緊跟時代,探索全媒體直播模式。融合語境下,甘肅廣電不斷拓寬著自己的內容邊界,以尋求可持續發展之道。近年來,甘肅廣電不僅每年都將一部分經營收入用于直播領域的研發投入,還深入研究國內外網絡直播的潮流與趨勢,以彼之長、補己之短。當前,甘肅廣電依托融媒飛天云平臺,整合臺內采編力量,成功建立了全覆蓋的矩陣式直播模式。如在2021年甘肅省兩會期間,甘肅廣電聯合抖音等新媒體平臺進行線上全媒體直播。2021年1月25日,甘肅廣電在抖音平臺對甘肅兩會開幕會進行現場直播,并利用學習強國APP、微博等平臺擴大宣傳范圍,增強宣傳效果,點擊量超過50萬。在現場直播同時擇取會議要點、重點和熱點,現場編輯、推發甘肅省兩會短視頻。此外,前方記者用攝像機、手機捕捉精彩瞬間、會場內外花絮,并利用AI工具進行現場“粗加工”,后方團隊快速跟上,進行精細編輯整合,實現隨采隨編隨審隨推。直播視頻拆條細分的近100個短視頻總點擊量達到100萬,實現了用碎片化形式“看”工作報告中的數據、成就的良好傳播效果。
全媒體時代,媒體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甘肅廣電積極擁抱新技術、運用新手段,積極融入“如意甘肅·智慧廣電”工程,全力建設全流程媒體融合飛天云平臺,發力“全程”參與、“全息”呈現的短視頻技術,有效提升了自身的競爭力。
1.積極融入“如意甘肅·智慧廣電”工程。智慧廣電建設是新時代廣播電視創新發展的戰略選擇。為加快推進甘肅省智慧廣電建設,甘肅省于2019年啟動了“如意甘肅·智慧廣電”建設。作為甘肅新聞宣傳、輿論引導、構建網絡文化傳播的主陣地,甘肅廣電積極融入這一工程,打造智慧化新網絡、融合化新媒體、數據化新平臺。甘肅廣電以有線、無線、衛星、互聯網等多種協同承載為依托,加快建設新型廣播電視覆蓋服務體系,提高傳輸覆蓋能力,如推進甘肅衛視高標清同播、甘肅衛視頻道高清上星傳輸、廣播電視村村通向戶戶通升級改造。此外,甘肅廣電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VR、AR、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及IPv6等綜合技術賦能,加快甘肅廣電運行維護工具、網絡安全及監測系統建設,如面對全國兩會等重大事件時,基于5G技術、AI技術布局全景生態,將相關新聞智能分發到包括視聽甘肅APP、絲路明珠網在內的各類APP、新聞網站、社交平臺上,以場景化、圈層化、定向化的方式觸及受眾,高效且便捷。
2.建設全流程融媒飛天云平臺。2018年,甘肅廣電正式啟用融媒飛天云平臺。該平臺是甘肅廣電依托地方媒體資源優勢,充分運用智媒成果打造的全流程媒體融合平臺。融媒飛天云以全媒體新聞為整個業務的切入點,聚焦新技術應用,把著力點和重點放在重構全媒體新聞的生產流程上。融媒飛天云的核心是全媒體新聞指揮調度演播中心,以高清、4K超高清、5G技術為基礎,負責調度、策劃、協調以及全媒體的現場直播。融媒飛天云的功能是使甘肅廣電傳統的、單一的內容生產流程數字化、網絡化、可移動化,這就需要通過數字化、網絡化、云化、智能化技術,把它們有效地進行集成應用。融媒飛天云的難點是網絡技術選擇的多樣性,網絡技術豐富多元、迭代迅速,融媒飛天云的建設過程也是不斷“打補丁”的過程——邊設計、邊應用、邊完善。
3.發力“全程”參與、“全息”呈現的短視頻技術。2018年11月5日,甘肅廣電正式入駐“抖音”短視頻平臺。雖然并非省級廣電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甘肅廣電依托自身技術積累,積極適應傳媒新趨勢,找準新聞傳播新語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在2021年甘肅省兩會期間,甘肅廣電官方抖音號做到了“全程”參與、“全息”呈現,及時準確地傳遞了甘肅省兩會聲音。在“全程”參與上,將短視頻技術與電視直播相結合,發揮第一時間、第一視角的“在場性”優勢,通過斷點續拍技術實現不同的直播內容拼接,快速打造出視頻拼接功能,生成一部部完整的短視頻,滿足了受眾的即時性、互動性要求。在“全息”呈現上,利用Vizrt虛擬系統,創建二代AI虛擬主播和虛擬場景,結合人工智能、語音合成技術,編輯制作《兩會AI新聞眼》短視頻,給受眾帶來全新的體驗。
渠道打造是系統工程,甘肅廣電堅持從適配自身發展實際出發,借梯上樓、借船出海,充分用好視聽甘肅APP、絲路明珠網等組成的全媒體通道,推動傳播邊界不斷拓展。
1.以視聽甘肅APP為生力軍。全媒體時代為廣電發展創造了無限可能。當下,從中央廣電到地方廣電都在大力推進媒體融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與進步。然而,相較于發達省市的廣電,甘肅廣電存在著資源不足的劣勢。對此,甘肅廣電選擇集中優質資源布局移動互聯網生態,以視聽甘肅APP為生力軍,推進媒體深度融合。作為甘肅廣電進軍移動互聯網的主平臺,視聽甘肅APP首先是一個新聞資訊平臺,圍繞全省各界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搭建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宣傳通道,相比商業聚合平臺擁有更強的專業性優勢。其次,視聽甘肅APP是一個問政監督平臺,在聯通甘肅各級各類政府部門、整合相關信息的同時,可以代表政府接收用戶意見建議,對其中有價值的進行回復、處理及追蹤,并助推部分問題的整改落實。再次,視聽甘肅APP是一個民主協商平臺,打造“在現場”板塊,邀請政協委員、政府部門代表、專家、市民群眾交流互動。如2021年3月8日的《陽光在線》節目,邀請甘肅省科學技術廳做客,與在科技政策、科研項目立項、項目管理等方面有相關問題的聽眾互動交流,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如今,視聽甘肅APP已成為甘肅省頗具影響力的媒體品牌。
2.借梯上樓,借船出海。除了視聽甘肅APP,甘肅廣電也積極打造廣播、電視、絲路明珠網、各種新媒體平臺等組成的全媒體通道。一是積極布局微信、今日頭條、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僅在微信上,就運營了甘肅衛視、甘肅經視、甘肅交通廣播、甘肅農村廣播等一大批公眾平臺,這些平臺各司其職、各展其長,在全國兩會、建黨百年等重大主題中充分發揮話題效應,提升了甘肅廣電的傳播影響力。二是突出跨媒體、跨地域合作,不斷強化廣播、電視、絲路明珠網以及全省城市大屏、公交車屏等構成的傳播網絡,引發從大屏到小屏的強烈反響,還積極“行走四方”,對外與湖北廣電、山東廣電、河北廣電等多家省級主流媒體跨地域合作,對內聯通甘肅省各個縣區融媒體中心內外協同,實現信息傳播效果的最大化。此外,向體制機制創新要動能,推進“如意甘肅·廣電云平臺”迭代升級、“融媒飛天云”綜合業務平臺建設以及甘肅省視聽新聞云聚編系統項目建設,構建起真正建設集約化、差異化、結構化的高效率全媒體傳播體系,為進一步強化融合傳播力筑牢基礎。
作者張譽千系華中科技大學講師
陳一夫系武漢大學助教
參考文獻
[1]王曉嵐.匯集行業力量 發揮特色優勢——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助力脫貧攻堅紀實[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20(11).
[2]智慧,劉建勛.新媒體時代傳統廣電集團的轉型戰略研究——以湖北廣電集團兩會報道為例[J].傳媒,2017(11).
【編輯: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