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印平
摘要:旱田高效節水灌溉項目,不僅是對有限水資源的高效應用,也對增加糧食產量、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旱田;節水灌溉;農村經濟
旱田高效節水灌溉項目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產物,代表著先進、高效、環保的農業發展方向。旱田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對提高糧食產量,為農民創收,促進當地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傳統的灌溉方式很多,通常是借助重力作用,將水從地表通過毛細管作用浸潤土壤。這種灌溉方式是我國目前應用范圍最廣,也是最古老的灌溉方式。按照灌溉工具和方式不同,可以分為溝灌、淹灌和漫灌。傳統的灌溉方式對人力物力的需求較高。傳統灌溉方式存在效率低、需水量大、灌溉效果差、灌溉不均勻、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等問題。以傳統灌溉方式為主的種植業地區,受制于灌溉方式,通常存在人力投入過大,導致人均產量低,農業生產規模小,農業經濟難以發展等諸多地區經濟發展問題。
2.1 經濟效益
旱田高效節水灌溉項目,通常采用滴灌、噴灌或渠道灌溉等方式,在我國東北西北地區得到廣泛應用。東北西北地區土地遼闊平整,無論是地形、地質還是光照條件,都十分適合種植業發展,但由于氣候原因,種植業發展受到限制,旱田想要發展種植業就必須解決灌溉問題。
節水灌溉采用全自動一體化的設備,通過電子信息采集可以實時監測農田的環境和農作物生長情況,對農田進行合理灌溉,減少水資源浪費。節約用水不僅是減少了用水量還減少了運水工程、運水工具,達到節水、節能的效果。
高效節水灌溉能做到的不只是減少水資源的浪費,還可以根據農作物生長需求做到按時按量灌溉。相較于傳統灌溉模式,這種先進的灌溉技術更符合農作物生長特點,有利于農作物生長。從當前的節水灌溉項目實踐經驗來看,采用節水灌溉技術,能顯著增加農作物產量。除此以外,旱田高效節水灌溉項目還能有效節約土地。傳統的灌溉方式,需要田埂、溝渠等灌溉渠道,采用現代化噴灌微灌或滴灌的灌溉方式,可以取消田埂和溝壑,起碼增加15%~20%的種植面積,騰出大片可種植土地。
節水灌溉項目還能減少勞動力成本。農田的面積較大,灌溉起來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節水灌溉項目采用全自動設備,可以通過遠程操控對農作物進行精確觀看,這在很大程度上削減了灌溉人員,節約了勞動力成本。另外,旱田高效節水灌溉項目還能減少農田水利建筑的工程量。采用噴灌后農田土地基本不需要平整,農田不需要大規模水利灌溉,節水灌溉技術可以有效促進農業向機械化產業化和現代化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節水灌溉項目打破了東北西北地區發展農業的局限性,減少了農業生產成本。節水灌溉技術不僅可以增加農民收入,擴大糧食產量,還可以推動當地農業向產業化、機械化和現代化方向發展,當地農業經濟將會上一個新的臺階。
2.2 生態環境效益
旱田高效節水灌溉項目除了能夠節約水資源之外,對于保護土壤,調節項目區域小氣候也有積極作用。節水灌溉項目主要采用地下滴灌或噴灌等灌溉方式,相較于傳統灌溉,對土壤沖刷少,不會將土壤中的氮磷等化肥元素帶入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污染。此外,在東北西北大片土地上種植農作物,能夠增加地表植被,有效調節項目區域小氣候,減少土壤水分蒸發,穩固地表土,減少水土流失,降低風害程度。
2.3 社會效益
旱田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實施不僅為當地帶來了更好的經濟收入,也帶來了更大的糧食產量,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平穩糧食價格具有重大意義。
旱田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實踐,意味著我國農業發展越來越現代化。節水灌溉技術已經在我國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但在實踐過程中,節水灌溉技術仍然存在一些技術缺點,希望這些問題能在農業未來發展中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