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誠
摘要: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導致的疫病,屬于急性接觸性傳染型疾病,具有高發和高死亡特征,對于世界范圍內的養豬行業均產生不良影響。基層動物防疫機構是落實國家防疫政策的重要部門,也是直接接觸和影響養殖戶的部門,強化基層動物防疫部門工作,對于非洲豬瘟防控至關重要。此次研究中首先分析導致非洲豬瘟流行的影響因素,隨后從基層動物防疫機構角度出發,提出幾點非洲豬瘟 防控措施。旨在通過研究為基層動物防疫工作提供建議,提升基層防疫工作水平。
關鍵詞:非洲豬瘟;基層動物防疫機構;防控措施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非洲豬瘟歸為依法報告的動物疫病,在我國非洲豬瘟屬于一類動物疫病,對于生產生活具有重要影響。 2018 年 8 月 3 日,我國的遼寧省沈陽市首次出現非洲豬瘟,經調 查分析其基因型為 II 型,屬于俄羅斯及東歐流行毒株的分支。之后 的三個月時間中,我國多個地區均有非洲豬瘟報道出現,對于養殖 業產生嚴重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民日常飲食與生活。目前非洲豬瘟疫苗研發不足,相應治療方法缺乏,針對這種現狀,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手段預防和控制非洲豬瘟發生,屬于我國養殖業 重要工作內容。
1 導致非洲豬瘟流行的主要因素
1.1 環境耐受性較強
非洲豬瘟病毒在環境中是穩定的,可以長時間存活,具有傳染性。病毒對溫度和 pH 的敏感性較低,可在 pH 4 ~ 10 的環境中長 期穩定存活,在 4℃血液中可存活 1 年以上[1]。非洲豬瘟病毒即使 在室溫下腐爛的血液中也能分離出來,在加工豬肉產品(如腌肉) 中可存活,隨著豬肉產品的流通,病毒會擴散。
1.2 傳播途徑較為多樣
非洲豬瘟主要有直接傳播和間接傳播兩種傳播途徑。直接傳 播指的是直接與病豬或是隱性病豬進行接觸,屬于傳染源傳播,一般是發生在公母豬交配過程中,或是豬群撕咬過程中。間接傳播涉及的情況較為多樣和復雜,比如攜帶病毒的相關人員及車輛,以及蚊蟲、蒼蠅、老鼠、受污染的飲用水、飼料和圍欄等都可能導致病毒 的間接傳播。總體而言,非洲豬瘟病毒主要通過三種途徑感染:皮 膚、生殖道和口鼻[2]。
1.3 非法貿易及走私活動影響
生豬貿易是我國養殖業的經濟支柱之一,占有巨大的市場份額。非洲豬瘟傳入中國后,全國各地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為避免疫 情范圍擴大,許多地方禁止跨省、市運輸生豬。生豬運輸的限制直 接導致部分地區生豬價格上漲,不法商販為了牟利,進行非法運輸 生豬和走私凍肉。非法運輸的生豬和走私的凍肉可能含有非洲經 典豬瘟病毒,會造成病毒的遠距離傳播。
2 基層動物防疫機構做好非洲豬瘟防控的措施
2.1 強化宣傳教育
非洲豬瘟屬于病毒感染型傳染病,感染病毒后必然導致死亡。 一般情況下,豬感染后,會出現高燒、皮膚表層發紅、皮膚表面發炎 等癥狀。養殖人員要在日常管理中強化對相關癥狀的觀察檢測,關 注豬皮膚,并經常性測量體溫,同時還要作為養殖區衛生清潔工 作,日常消毒,及時清理排泄物。非洲豬瘟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傷和 間接影響均較為嚴重,但基層動物防疫機構及養殖人員對于非洲豬瘟的認知和重視明顯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宣傳教育和 針對性技能培訓不足導致的。相關部門應當注意強化養殖人員對 于非洲豬瘟的重視,做好防控工作,減少損失的可能性。
2.2 加大監管與排查力度
注重細化分級監管責任制,進一步完善責任制,形成一級抓一 級、上下聯動、全員抓好的防控大格局;①強化鄉鎮政府的領導組織地位,并確保責任落實。建立一個預防和控制領導小組,由鄉鎮的主要領導人擔任組長,相關工作人員及村干部作為小組成員,明 確各級工作責任,強化對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統籌管理,確保人員 工作和職責明晰;②加強落實部門監督主體責任。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和責任人,按職責分工密切配合,積極行動,發揮好結合作 用;③加強疫情防控主體責任落實。飼養、屠宰、運輸、加工、銷售和 使用過程中相關責任人員均要明確自身防控疫情主體地位,做好運輸過程審批管理,運輸過程中車輛及環境均要及時消毒,死豬和 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開展非洲豬瘟的獨立檢測。
2.3 做好衛生消毒及病死生豬處理
動物養殖會產生大量的糞便和尿液,這很容易滋生細菌,造成 病毒感染。同時,由于養殖成本、養殖方式等因素,大部分動物養殖 方式都是集中養殖,容易造成細菌和病毒的繁殖和傳播。因此,養 殖人員要持續并全面地對養殖區進行消毒、清潔。消毒是目前避免 滋生細菌的重要方式,也能夠切斷病毒傳播,需要嚴格落實執行, 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組還應對農戶不定期進行消毒抽查,推動嚴格 落實消毒衛生。死豬無害化處理也是豬疫病防控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由非洲豬瘟引起的病豬和死豬一般被撲殺,然后深埋,該方 法處理效果好,消耗時間短,消耗成本低,但在撲殺和深埋地點的 選擇上存在一些問題。這就要求基層動物防疫機構的相關人員在 調查的過程中,對所轄區域的地形和環境要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在疫情暴發后的短時間內提出相應的應對方案。對有疫病的養殖 場,在病豬處理后進行徹底消毒。
2.4 完善防疫應急儲備
新型冠狀病毒席卷全球后,給人類發展帶來巨大威脅,疫情發 生時,口罩、酒類、體溫計等大規模短缺,給人民防疫工作帶來了極 大不利影響。疫情的暴發使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物資在不可抗 拒的災難面前的重要性,非洲豬瘟的影響也是一樣的。充足的應急 儲備可以使國家和人民第一時間開展有備無患的抗疫工作,迅速有效地遏制疫情的蔓延,并為研究機構完成藥物的開發和應用提 供充足的時間,這對整個疫情防控工作的進展具有很大的實用價 值。另外,對于基層防疫機構的工作人員而言,要認清非洲豬瘟可 能造成的巨大損失,嚴格按照上報程序進行。首先,動物防疫人員 在發現疑似疫情后,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對疑似疫情進行診斷和處 理,然后按照程序進行封鎖、撲殺、消毒和無害化處理。同時,要根 據疫情發展的相關規律,對非洲豬瘟進行病理研究,這一過程要持 續到封鎖解除為止。在此過程中,有關基層工作人員要認真填寫非 洲豬瘟發病報告,如實報告已發生的疫情情況,保持冷靜,按規定 采取防控措施。
3 結論
綜上所述,非洲豬瘟的環境耐受性較強,且傳播途徑較為多 樣,加之非法貿易及走私活動的影響,使其流行,對養殖行業及國 民生活產生不良影響。基層動物防疫機構要從自身工作職能出發, 強化對非洲豬瘟的宣傳教育,同時加大監管與排查力度,并做好衛 生消毒及病死生豬處理,另外還要注意完善防疫應急儲備,做好疫情上報工作。這樣才能夠真正發揮基層動物防疫機構作用,有效降 低非洲豬瘟發生風險。
參考文獻:
[1]漆亞芝,劉升軍,趙德豐,等.基層動物防疫機構如何做好非洲豬瘟的防控[J].廣西畜牧獸醫,2019,35 (3):29-30.
[2]陸江英.基層動物防疫機構如何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J].農家科技(中旬刊),2020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