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道紅
摘要:目前非洲豬瘟呈現常態化,鄉鎮如何做好非洲豬瘟防控是堅決打贏疫情持久戰的重點。經過全縣各鄉鎮實施生豬寬出嚴進、清洗消毒、規范檢疫、排查宣傳、部門聯動、綜合防控,最終取得了非洲豬瘟疫情有效穩控和生豬產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鄉鎮;非洲豬瘟;防控
自 2018 年 8 月后,沐川縣周邊縣市遭遇了不同程度的非洲豬瘟襲擾,在此起彼伏的非洲豬瘟疫情大氣候中,非洲豬瘟已經常態化、地方化。對此,各鄉鎮及縣級部門加強動物疫病防控,既外防疫病輸入,又內防疫病反彈,使縣內生豬死亡率明顯低于去年。今年 初至 9 月底全縣已出欄生豬 16.26 萬頭,存欄 15.3 萬頭,其中規 模豬場達 44 個。面對良好的發展態勢,筆者結合目前工作情況,對鄉鎮和縣級部門的抗疫做法進行分析與梳理。
1 寬出嚴進
1.1 “封堵”當先
當前,高速路網四通八達,自由快捷。按沐川縣非洲豬瘟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文件要求,由縣農業農村局、縣綜合執法局、縣 公安局、鄉鎮政府共同在縣與縣公路交界處或高速路出入站口設 立非洲豬瘟檢查站,嚴格執行 24 h 聯防值守,核實查驗動物檢疫 證明、非洲豬瘟檢測報告、畜禽標識佩戴、車輛備案、來源去向等信息,并對其運載工具實施全面消毒。杜絕縣外(特別是非洲豬瘟疫區)的可疑生豬或豬產品流入縣內,截斷動物疫病傳播途徑。針對 跨縣種豬、仔豬引進,在縣外非洲豬瘟疫情平息后可對具有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且近 2 個月內無重大動物疫病發生和生豬異常大 量死亡的種豬場、商品仔豬繁育場經評估無風險后,其場主須經申 報縣主管局審批后可輸入種豬仔豬,否則禁止入縣。縣外商品豬須 在省級部門下發相關解封文件后允許輸入縣內。
1.2 “五定”一批
對需出售生豬到縣外的養殖戶,執行沐川縣“五定(定點、定 時、定人、定車、定路線)一審批(縣級農業主管部門審批)”制度。鄉 鎮畜牧人員在接到養殖戶上交的受理售運申報表匯總后報縣局審 批,經批準的養殖戶自行轉運生豬到鄉鎮指定中轉點,其運載工具必須是經四川智慧動監系統內備案、GPS 跟蹤器運行正常的車輛;同時售賣豬場、運輸車輛、人員等必須履行全過程消毒。承運人抵達縣級政府指定的屠宰場并辦理交貨入場證或查驗回執手續,且 運輸車輛到達目的地后須在屠宰場門前拍照發給出證鄉鎮檢疫人員,以此完成點對點生豬售運。
2 消毒滅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七條“從事動物飼養、屠 宰、經營、隔離、運輸以及動物產品生產、經營、加工、貯藏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依照本法和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的規定,做好免疫、消毒、檢測、隔離、凈化、消滅、無害化處理等動物防疫工作,承 擔動物防疫相關責任”。生豬屠宰場、生豬產品交易市場(農貿市場)、生豬養殖場(重點是已處置病死豬的養殖場)、生豬調運中轉 站、病死豬無害化處置場等業主自覺履行防疫主體責任,完成大清 洗大消毒工作。
2.1 整理清洗
場地清洗前,將場地內的血跡、毛發、污物、糞便、飼料、墊料、垃圾等清理收集后移出場區全部無害化處理,場區及附著物體、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等用高壓沖洗機清洗。
2.2 藥品配備
從非洲豬瘟病毒的形態及理化特性分析,可選 0.8%~2%氫 氧化鈉溶液[1]、1%~2%戊二醛溶液、0.3%甲醛溶液、3%鄰苯基苯 酚,10%苯及苯酚、次氯酸鹽、生石灰等用于消毒場地附著的建筑物、水泥表面、車輛和相關設施設備。
2.3 器具準備
大清洗大消毒之前,需備齊高壓沖洗機、噴霧器、火焰噴射槍、 消毒車輛、掃帚、叉子、鏟子、鐵鍬、水管、消毒容器、防護用品(如防護服、口罩、手套、護目鏡、防護靴)等器械和物品,并且檢查其是否 能正常使用,無法正常使用的需及時維修或更換。
2.4 消毒原則
噴灑消毒液時,應按照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的順序,即先屋頂、 屋梁鋼架,再墻壁,最后地面,做到全方位、全空間。火焰消毒僅適用于鋼架圈欄等非木質、非易損物體。無疫情期間生豬養殖場帶豬 消毒,時間應選擇在中午或中午前后 1h 左右,棟舍內可用 0.1%過 氧乙酸作霧化空氣帶豬消毒。
3 規范檢疫
3.1 檢疫申報
嚴格檢疫程序,養殖戶或貨主須提前 1~3d 以口頭(電話)方 式預約申報檢疫,隨后貨主登陸“四川智慧動監”公眾號填寫畜禽 標識等相關信息并正式提交電子申報資料。
3.2 檢疫過程
接四川智慧動監“表單提交通知”且待檢動物到達指定地點后, 檢疫人員查閱紙質養殖檔案或查看“四川智慧動監”相對人備案管理中“規模場或散養戶”等選項框,核對查驗牲畜耳標、飼養人、飼 養地址和運輸車輛備案情況,確保運出生豬證物相符,確保運出生豬系本鄉鎮轄區內長期飼養的生豬。執行生豬產地檢疫規程,明確 檢疫對象(口蹄疫、豬瘟、非洲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炭疽、豬丹 毒、豬肺疫),結合各病種臨床檢查內容,排除疑似疫病。特別是一 旦發現以高熱、皮膚發紺、全身內臟器官廣泛出血、呼吸障礙為主 要特征的疑似非洲豬瘟者,須進行實驗室檢測。疑似為重大動物疫情的,按照《動物防疫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和《動物疫情報告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處理。同時做好檢疫工作記錄。
3.3 合格標準
掌握其檢疫合格標準:①來自非封鎖區或未發生相關動物疫情的飼養場(養殖小區)、養殖戶;②按照國家規定進行了強制免 疫,并在有效保護期內;③養殖檔案相關記錄和畜禽標識符合規 定;④臨床檢查健康;⑤產地檢疫規程規定需進行實驗室疫病檢測 的,檢測結果合格。產地檢疫與屠宰檢疫是檢查非洲豬瘟的第一道 關口,它是查出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2],防止疫病傳播的技術與法律手段,也是食品衛生安全的第一道柵欄。
4 排查宣傳
4.1 四本臺賬
依據縣政府抗疫文件,鄉鎮對轄區內養殖戶采取“鄉鎮領導包 片、鄉鎮干部包大戶、村組干部包散戶、群眾相互監督”的網格管 理。村級網格員組織核查所在村組農戶生豬存出欄情況、是否佩戴 耳標、發病、死亡、保險、無害化處理和屠宰場生豬進出場、非洲豬瘟自檢等動態信息,形成養殖戶(場)生豬存欄與保險、養殖戶(場) 生豬補欄需求、養殖戶(場)消毒記錄、存欄生豬疫情問題等四本臺 賬。每日完成生豬疫情日排查、日報告。以大排查、大清洗、大消毒、 大回訪工作促使鄉鎮干部對所有養殖場(戶)進行全覆蓋監督指 導,做到家底清,情況明。
4.2 聚集重點
為正面引導群眾對非洲豬瘟防控的正確、科學認識,村級網格 員及時發放非洲豬瘟告知書、科普圖,利用微信、短信、抖音、廣播、電視、展板、傳單等方式進行宣傳,樹立防重于治的觀念,認同非洲豬瘟防控人人有責。重點對病死畜禽“五不一處理”,即不宰殺、不 販運、不買賣、不丟棄、不食用,按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作宣傳。結 合實施 2019 年農業農村部公告第 233 號《非洲豬瘟疫情有獎舉報 暫行辦法》,借此讓養殖戶簽訂不用泔水喂豬的承諾書。以此共同 抗疫,群防群治。
5 部門聯動
5.1 農業農村部門監管下沉
2021 年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七十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依照本法規定,對動物飼養、屠宰、經營、隔離、運輸以及動物產品生產、經營、加工、貯藏、運輸 等活動中的動物防疫實施監督管理”。鄉鎮協助縣局對生豬養殖場、交易市場、屠宰場、無害化處理廠、冷庫等環境樣品或動物及動物產品進行采樣、留驗、抽檢,視監測、檢測結果對動物飼養、屠宰、 經營、隔離、運輸以及動物產品生產、經營、加工等環節中業主的防疫問題立即提出整改措施,把監管落到一戶一場,把措施定到一戶 一策。
5.2 無害化處理兜底
原病死畜禽深埋無害化處理方法存在食品安全(發生盜掘、銷 售等違法行為)和生態環境安全隱患,現縣農業農村局委托有資質 的專業無害化處理公司對沐川縣病死畜禽進行收集轉運。具體操 作:村級網格員負責養殖戶報案受理,鄉鎮畜牧人員負責對病死豬 收集過程監督管理,收集人員負責完成現場場地和工具的消毒。
5.3 杜絕病死豬肉上市
病死豬肉上市銷售既是食品安全隱患,又是動物疫病傳染源。鄉鎮協助市場監管局,嚴格查驗動物檢疫合格證、肉品品質檢驗合 格證和非洲豬瘟病毒檢測結果(報告),確保生豬產品來自經檢疫檢驗的定點屠宰廠(場),堅決禁止病死豬肉上市銷售。
5.4 規范餐廚廢棄物處理
為徹底消除傳染源,鄉鎮協助市場監管局對餐廚廢棄物逐步 實行統一收集、密閉運輸、集中處理,嚴防直接將餐廚廢棄物用于 養殖環節,降低動物疫病發生風險。同時,督促有關單位做好餐廚廢棄物產生、收集、運輸、存儲、處理等全鏈條的工作記錄。
5.5 打擊整治違法行為
根據群眾舉報,檢疫人員協助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縣公安局負 責開展打擊整治私屠濫宰、非法調運、買賣或運輸病死豬、“洗豬”、餐廚廢棄物飼喂畜禽等違法行為,以此消滅傳染源,截斷傳播途 徑。
6 總結
近年非洲豬瘟疫情常態化決定了防控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 雖然,統籌生豬調運寬出嚴進、消毒滅源干凈徹底,檢疫工作嚴格規范,排查宣傳入戶入腦,部門聯動下沉到底的防控很成功。但是需面對兩個根本問題:①當前鄉鎮養豬業處于散養化(小農經濟) 階段,生產水平低,自身疫病防控能力弱,客觀上要求各部門協同 管理的局面將長期并存;②非洲豬瘟疫苗尚未研發成功,養豬風險有增無減。因此,鄉鎮要實現非洲豬瘟有效防控仍需很長的路要 走,但重點仍然是對涉及生豬及生豬產品各環節參與者的監管、宣 傳,促使業主對養殖業發展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形成正確的社會認 知與政策自律。
參考文獻:
[1] 陳杖榴主編.獸醫藥理學[M].第 2 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255.
[2] 陳溥言主編.獸醫傳染病學[M].第 5 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