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要:自 2018 年 8 月份,我國遼寧沈陽暴發了首例非洲豬瘟疫情,并且該疫病的傳播速度比一般的生豬疫病傳播速度都要快,以短短幾個月 的時間將疫病傳播到了全國其他省份,接連發生了一百多起非洲豬瘟疫病事件,而遭到無害化處理的患病生豬多達一百萬頭,給我國的生豬養殖業以及生豬養殖戶都帶來了沉重的損失,同時也使得群眾之間一時人心惶惶,不知道市場上流通的豬肉產品是否是患有非洲豬瘟的生豬的肉加工而來,因此也給群眾的生活以及社會穩定帶來的沖擊。本文將從非洲豬瘟對我國養豬業的影響入手,著重探究非洲豬瘟的防控措施,為控制非洲豬瘟并且促進我國生豬養殖業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非洲豬瘟;養殖業;防控措施
非洲豬瘟是一種傳染性較高且只要通過一定渠道就能夠近乎百分之百傳染的病情,主要是通過非洲豬瘟病毒引起,感染該病毒 后的生豬死亡率較高,同時環境內一旦存在該病毒,也是較難以清 除的。雖然當前非洲豬瘟已經在全球大多數國家存在了較長時間, 但是實際上仍然沒有研制出有效的免疫疫苗來開展免疫工作,整 體而言防控要采用免疫接種以外的防治手段。此外,雖然非洲豬瘟對人類的身體不會產生直接的危害,但是給生豬養殖業以及當地的經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對此需要積極探究疫病情況,提出正 確、科學、有效的防控建議,為我國生豬養殖業發展以及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1 非洲豬瘟對我國養殖業產生的影響
近年來,我國的生豬養殖業已經有了一定規模的發展,并且逐 漸形成南豬北養、西豬東調的養殖形式,生豬的運輸業是促進該局 面形成的重要基礎之一。但是在這樣的養豬模式下,更是為非洲豬瘟的傳播形成了有利條件,并且由非洲豬瘟造成的影響將直接襲擊 全國大多數養豬地區。而受到非洲豬瘟的影響,生豬跨區域調運行為已經被禁止,但是又由于生豬屠宰的分布不均勻以及養殖場沒有 能力自己進行生豬屠宰,導致養豬業發展出現困境。而養殖戶分散、生豬積壓增大養殖空間壓力等問題也對于生豬養殖來說是很難以解決的問題,并且個人開展生豬散養就更加沒有辦法抵抗非洲豬瘟帶來的影響,只能被動接受自己養殖的生豬被撲殺的結果。此外,家 庭散養之后由大型公司收購的生豬養殖模式也具有很大的風險,一旦監管不到位或者有部分不法商家惡意收購病豬,而養殖戶因為沒有經濟能力承擔非洲豬瘟帶來的影響,選擇鋌而走險出售病豬并且隱瞞當地相關部門的話,就會導致病毒快速傳播、病豬產品流入市 場,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只有我國相關部門加強對非洲豬瘟的防控和管理,幫助大型養豬企業轉型,且建立起安全標準化的養殖場, 在養殖生豬同時周邊配備屠宰場、加工廠和冷藏地點,以此幫助解決生豬調運問題,變生豬調運為豬肉、豬肉產品調運,優化產業結構, 并為當地居民增加就業,提升當地的生產力和經濟發展水平[1]。
2 非洲豬瘟的防控建議
2.1 宣傳建設
宣傳工作對于疫病防控任務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基層相關部門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開展宣傳培訓工作,主要是對當地的養豬場以及生豬散養戶開展知識宣傳工作,將具體的非洲豬瘟病毒 知識作為宣傳培訓的重點,可以首先強調非洲豬瘟將給當地生豬養殖業以及養殖戶個人帶來的危害,提高養殖戶的防控意識、形成非洲豬瘟防控思想,能夠在后續非洲豬瘟防控、防治工作中配合相關人員 的工作。培訓的主要人員除了養殖戶以外,還有當地的動物防疫站工 作人員以及獸醫人員,培訓內容是非洲豬瘟的流行特點以及應對措施,需要相關人員能夠掌握第一時間分析非洲豬瘟病況和處置病豬的能力,能夠在日常養豬場檢查和監督工作中發現疫病隱患,及時為養殖戶提供科學、規范的引導工作。此外,無害化處理以及撲殺不是解決非洲豬瘟最好的辦法,為了降低養殖戶的損失,相關人員需要積 極研究非洲豬瘟的有效疫苗,政府或者企業為疫苗研究投入資金和 物力,相關大學為疫苗研究投入人力,并且將疫苗研究投入到實踐 中,研究出最適合、副作用最小的免疫疫苗。
2.2 提高生物安全整體水平
首先,政府部門的監管力量非常重要,只有加大排查以及監管 力度,才能對生物安全整體水平較差的養豬場開展相關工作,同時幫助其進行整改,使最終整改結果能夠達到國家標準。首先,設置 安全屏障的方式禁止無關人員進入養殖場內,或者是進入養殖場 的車輛、人員、物品需要做好消毒和排查管理工作,確保不會攜帶 致病因素進入到養殖場內。此外,養殖戶還需要重視生豬的飼料消 毒管理問題,從正規的廠家購買飼料,切勿因為飼料便宜而使用沒 有保障的三無產品。同時豬場內的飼料不能使用泔水,這是為防止 無法進行有效消毒管理的泔水中存在非洲豬瘟的潛在病因。當然, 有條件的豬場還可以設置專門的洗消中心,通過專業化設備開展 消毒防控工作,有效、科學開展滅蚊滅蠅滅鼠以及日常消毒、重要 時點消毒、突擊消毒以及應急消毒活動,也就是做好“三滅四消”工 作。同時利用政府部門的監管力量,做好排查,幫助生物安全整體 水平較差的養豬場開展“三滅四消”活動,使最終整改結果能夠達 到國家標準。最后,養豬場場地管理主要關注豬場內的污道以及凈 道建設,采用互不交叉的方式,凈道和污道分別設置同時相互獨 立,利用立交橋方式將兩者相對隔離分開,有效開展污水處理工 作,為非洲豬瘟防控提供有效保障。
2.3 加強疫情監測工作力度
養殖戶的疫病防控熱情使非洲豬瘟防控 工作走向正軌,甚至于某些意義上養殖戶做出的防控工 作才是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關鍵,只有作為一線人員的生豬養殖管 理人員對生豬情況進行實施監測并且不斷提升防控意識,加強防控觀念,將相關數據及時上報給當地的動物疫病防控的相關部門,有效 開展防控工作,一旦出現非洲豬瘟疫病情況,第一時間做好隔離工作 和無害化處理工作,才能有效控制疫病蔓延,使當地的生豬養殖生產工作不會受到嚴重的影響[2]。
2.4 完善網絡相關數據平臺建設
網絡以及大數據技術已經成為當下大多數產業發展的重要動 力,而對于非洲豬瘟防控工作來說,網絡相關的技術工作也十分重 要。首先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網絡數據平臺,將養殖戶以及屠宰場 的相關信息傳輸到平臺上,對于大型的養殖場也可以采用每日打 卡的形式,由養殖人員自己將相關信息傳輸到平臺中,而當地的相 關部門不定時組織不同人員展開調查,檢驗數據的真實性,確保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問題,有效避免疫病蔓延。
2.5 提高處置能力
出現非洲豬瘟病情的地區即是疫區,需要嚴格控制整個地區 的生豬以及豬肉運輸,并且對已經出現非洲豬瘟的病豬要統一處 理,在進行撲殺以及無害化處理之后還需要對飼料開展銷毀工作,對養殖場以及周邊的環境進行消毒,開展疫病防控知識宣傳工作, 確保疫病情況被有效控制住。而對于疫區流通到周邊市場中的產 品要嚴格執行下架檢測工作,一旦出現帶有非洲豬瘟病毒的產品必須立即銷毀處理。而針對養殖戶的損失,可以由保險公司承擔, 幫助減輕生豬養殖戶的經濟壓力。
2.6 加強生豬調運工作改進
生豬調運工作是使得非洲豬瘟病毒快速傳播的主要原因,而 通過改進生豬調運工作能夠有效控制非洲豬瘟,且不能耽誤正常 生豬經濟發展。具體措施可以通過改善運輸設備,即運輸設備采用封閉性好且能夠實施監控的設備,在每一個生豬運輸節點配備檢 察人員,根據檢查結果判定該生豬運輸設備能否繼續運輸,同時運 輸設備還需要做好消毒清洗工作,避免在運輸途中攜帶了非洲豬瘟病毒,導致非洲豬瘟疫病蔓延[3]。
2.7 加強對豬肉制品的監管力度
豬肉產品是大多數群眾喜愛食用的產品,但是非洲豬瘟帶來 的危害導致部分群眾對豬肉產品的信任度下降,這樣的情況不利 于生豬養殖業發展,也無法讓消費者放心。因此,需要積極開展豬 肉制品監管工作,在豬肉產品出廠之前就需要做好非洲豬瘟排查, 有合格證明之后才能出售。而當地的相關部門也需要定期開展排 查、抽查工作,避免出現部分豬肉加工廠知法犯法現象,將含有病 毒的豬肉產品出售到市場中。
3 結語
綜上所述,非洲豬瘟給我國的養豬業帶來了嚴重的不利影響, 但是正是非洲豬瘟的出現,為我國生豬養殖疫病防控工作敲響了警鐘,社會各界都貢獻出力量,相信我國會有效控制住該病毒帶來 的影響,并將生豬養殖業經濟發展向更好的層面。
參考文獻:
[1]丁勇.非洲豬瘟對我國養豬業的影響與防控建議[J].獸醫導刊,2020(8):96.
[2]王良鴻.非洲豬瘟對我國養豬業的影響與防控建議[J].獸醫導刊,2019(9):34.
[3]成建國.非洲豬瘟對我國養豬業的影響與挑戰及應對措施[J].科學種養,2019(7):5-7.06781BA0-0821-4532-9259-C02AC28597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