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妍妍 王一
摘要:牛養殖健康發展對調整地區農牧業經濟結構滿足市場需求和增加農民收入意義重大,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人工授精技術,減少在授精過程疾病的發生,提高受精率的意義重大。本文通過對牛人工授精各個環節疫病防控的解讀,將牛人工授精在不同環節中疫病防控要點進行梳理,包括對采精環節、精液保存、人工輸精等環節的分析,綜合闡述通過精液傳染的常見疫病,從而得出有效的防控手段,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牛;人工授精;疾病防控
在現代畜牧業生產中,采用輔助繁殖技術的方式,一方面可以 加快遺傳改良,提高家畜繁殖性能,與自然配種對比可以更好地減 少各類疫病傳播[1]。因為其實用性,世界各國采用體外輔助繁殖技術進行的繁育方式越來越普及,冷凍精液和胚胎技術的不斷提高, 促進了優質資源的頻繁交流的國際化,但也間接帶來通過精液、胚 胎傳播疫病的風險,本文以牛人工授精為例,分別從人工授精各環節和各類疫病傳播途徑,淺析如何在人工授精期間做好疫病防控工作。
1 人工授精的意義
自 20 世紀 30 年代起,人工授精技術作為一種比較完整的繁 育操作手段,從實際生產的試驗階段開始,發展迅速,應用廣泛,冷 凍精液授精技術是最新的人工授精技術,能夠長期保存高質量的 雄性精液,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最大限度地為優質公牛的繁 殖能力做出貢獻[2]。
人工授精技術不僅可以提高雄性繁殖動物的使用率和受精 率,而且還可以防止疾病的傳播降低,由于地域限制和個體差異造 成的生殖問題[3]。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引入人工授精的技 術手段不斷完善,利用外源激素調節卵泡的排卵和排卵的技術。在 預定的時間段內集中發情和排卵[4]。普遍應用于大型農場,不僅促 進了授精技術的推廣和牲畜品種的改良,而且便于組織和管理生 產,節省加工成本,提高繁殖能力。
2 人工授精各環節疫病防控
2.1 人工授精技術
人工授精指的是采用人工措施,將定量的精液輸入到母畜生 殖道一定部位而促使母畜受孕的方法。目前常用的人工授精技術有鮮精人工授精技術和凍精人工授精技術。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可以減少和防止本交引起的如布魯氏菌病、毛滴蟲病等生殖系統傳染性疾病。
2.2 牛鮮精人工授精技術防控要點
對于牛的鮮精人工授精技術主要包括種牛管理和采精、精液 品質檢查、精液的稀釋與保存、人工輸精等環節。
1)種牛管理環節。此環節要重點加強對飼喂環節的營養水平。飼喂的飼料能量過高會導致種牛肥胖、反應遲鈍、繁殖能力下降。 能量過低則會導致睪丸和附睪變小。利用這樣的精液繁育后代會 造成免疫力下降,因而不能利用其進行人工授精操作。除了飼喂環節,還要在保持公牛正常生殖機能的前提之下最大限度采集高質量 健康精液。
2)采精環節。采精場地及器械應提前做好消毒,而且場地應安靜、寬敞。所有采精器械以及有可能接觸精液的用品要嚴格消毒,操 作室應有紫外線殺菌設備。此外還要對公牛的陰莖和包皮認真清洗,減少精液污染。
3)精液品質檢查環節。分別從外觀、顯微鏡檢查、生物化學檢 查和鏡子對環境變化抵抗力的檢查。采用多項綜合檢查,確定真正 優良精液,排除死精、畸形精子。
4)精液稀釋與保存環節。稀釋可以擴大精液容量,也可以更長 時間維持精子授精能力。因而此環節中加入的緩沖劑、抗凍劑、抗生 素等既要有抑菌作用,又要對精子無害。對于鮮精保存一般在常溫 (15~25℃)和低溫(0~5℃)兩種溫度區間保存最適宜。
5)人工輸精環節。普遍采用直腸把握輸精方法,如果前幾個環 節操作正確,輸精環節只需要做好消毒。即輸精用具要徹底洗滌和 嚴格消毒,陰門及周圍要清洗、消毒并擦干。
2.3 牛凍精人工授精技術防控要點
此種方式與鮮精授精相比,可以不受地域限制,通過冷凍技術也可以減少更多疾病的攜帶。因而只需要重點在冷凍前處理、保存、 解凍和輸精等環節做好防控即可。
1)冷凍前處理環節。經冷凍后,精液中約會有半數精子凍害而死 亡,因而冷凍前要按照原精液品質和劑量來確定稀釋倍數。冷凍保存 的精液需要按頭份分裝,常用的劑型有細管型、顆粒型和安瓿型。使 用前均需嚴格消毒,安瓿容易破裂,保存和運輸需要格外注意。
2)保存和解凍環節。由于不是立即使用,因而要安排專人負責 保管,隨時檢查,并補充液氮罐中的液氮。長時間儲存的,還要定期 抽樣檢查精液品質。
3)輸精環節。疫病防控的注意要點參考鮮精人工授精。
3 常見的通過精液傳染的疫病
要在前述精液品質檢查、冷凍保存定期檢查中,經常性的對下列疫病進行檢測。
3.1 病毒性傳染病
1)口蹄疫:由于口蹄疫病毒對環境的抵抗力很強,極易通過精 液傳播。要及時準確診斷。常用的檢測技術是間接 ELISA 技術。
2)牛傳染性鼻氣管炎:可通過上呼吸道和生殖道分泌物提前檢測病毒診斷,避免因精液傳播。
3)藍舌病:此種主要見于小反芻動物,牛感染病例不多,有條 件可以進行診斷篩查。
4)惡性卡他熱:是一種牛的致死性傳染病,由惡性卡他熱病毒 引起,雖然通過精液傳播低,但是要防止輸精操作不當造成間接傳 染。
3.2 細菌性傳染病
多見于布魯氏菌病、結核病、細鉤端螺旋體病等人畜共患病及牛傳染性胸膜肺炎可通過精液傳播。偽結核病未見通過精液傳播 案例,但應注意輸精前等待受孕母牛疾病篩查和輸精過程中操作 規程。
4 小結
綜上,可以通過檢查精液和制備精液前后檢查公牛兩條途徑, 前者主要靠排查精液中特定病原,后者是在采集精液前后檢查公牛體內特定疾病,檢查病原或檢查抗體。此外,后者應定期對一定 數量的公牛進行檢測,以確定其是否感染特定傳染病,對于傳播速 度快的疫病以每月一次為最佳。不能忽視分析母牛生殖系統健康 情況,發現有生殖系統疾病立即隔離治療[5]。輸精過程中也需要做好充分潤滑工作,避免對母牛產道的損傷[6]。然而,在實際工作中,許多 基層的人工授精仍然存在不能順利授精的問題,如不能直達母牛的 直腸,不能找到子宮頸等問題,導致養殖的經濟效益降低[7]??傊?,要 嚴格按規程做好人工授精各環節疾病診斷和防控,加強對于人工授精技術的培訓和指導[8]。要保證規程和技術都要有效實施,以確保人工授精的過程中不存在疾病發生和傳播的風險,從而促進牛 養殖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戴德榮.牛人工授精技術操作規程[J].現代農業科技,2008(8):198.
[2]伍麗仙.提高牛人工授精受胎率技術[J].中國牛業科學,2006(6):74-76.
[3]黃梅,白強,周建雄,等.牛的人工授精技術[J].畜牧業,2009(2):58-59.
[4]唐文統,肖神,尚偉.牛的人工授精技術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草食動物,2009(8):34-35.
[5]翟學林,李昌源,李彥芳.開展牛人工授精技術的幾點體會和建議[J].中國畜禽種業,2012(8):44-45.
[6]鞏薇娜.提高牛人工授精受胎率技術措施[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9(13):10-11.
[7]周新財.牛人工授精技術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9(22):39-40.
[8]張海殿,徐雄真.淺談思南黃牛人工授精技術要點[J].畜牧業環境,2020(7):41.E042EC62-2050-4EC5-A245-785DCBE505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