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子幼 唐慧芳
麻櫟,別名橡樹、櫟樹,殼斗科櫟屬植物,落葉高大喬木,樹高達30米,胸徑可達1米。麻櫟適宜于溫暖濕潤氣候,喜向陽生境酸性肥沃土壤,生長在陽坡、半陽坡、沙壤土,多見于向陽坡地。麻櫟生長快,萌芽力強,速生期早,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在濕潤蔭蔽的溪谷或北向山坡上沙質壤土及石灰質土中生長也較好,與常綠或落葉樹混生,常為上層樹種。麻櫟生長快,生長4年左右進入速生期,連年生長量在第10年時達到1.6米/年。麻櫟對二氧化硫、氯氣、氟化氫的抗性和吸收能力較強,抗火、抗煙能力也較強,可營造城市風景林、防風林、防火林、水源涵養林,是我國南方優良的鄉土用材樹種和闊葉先鋒樹種。
栽培技術
立地選擇:造林時應盡量選擇土層深厚、質地疏松、肥沃的地塊,含石量15%以下,排水良好,PH值5.0~7.5, 土層厚度50厘米以上,坡度25°以下的中低山和丘陵區最為理想。丘陵地栽培麻櫟要注意坡向,以陽坡、半陽坡為好,崗地地勢平緩可不拘泥坡向。
純林造林:大面積培育麻櫟用材林,以采取純林營造、混交林管護的方式進行為宜,即造林時不營造其他樹種,只造麻櫟。而撫育時,保留林地上的灌木和小樹, 使其形成以麻櫟為優勢種的天然混交林。如林地上灌木和小樹較少,則在造林后第2或第3年時,在林地空處再補植其他混交樹種。
混交林造林:適宜與麻櫟混交造林的樹種主要有馬尾松、杉木、濕地松等,易形成松櫟、松杉混交林。此外,還可與楓香、木荷、杜仲、黃柏等樹種混交。在混交造林模式中,常以帶狀混交和塊狀混交兩種混交模式為主。不同樹種用2行以上組成帶,“帶”與“帶”彼此交替混交的方法,稱為帶狀混交。帶狀混交易形成穩定的混交林,便于造林施工和撫育管理。塊狀混交是把一個樹種栽植成規則的或不規則的塊狀,與另一個樹種的塊狀地依次配置進行混交的方法。在帶狀混交中可采取麻櫟與其他樹種2:1的比例進行搭配。
造林整地:整地是保證苗木成活的重要環節,而整地時間直接關系到造林質量。選擇在冬季進行整地,有利穴土的風化和回穴后的土壤向下坐實,這樣有利于造林成活率的提高。同時,使挖翻起來的雜草更容易被冰雪凍死,有利于翌年夏季的撫育。
整地方式:一是全面整地。在平坦地、緩坡地(坡度15°以下),便于機耕、實行林農間作的造林地,釆取全面整地,穴狀栽植。全面整地連片面積不宜過大,要適當保留山頂、山脊、山腳的2~5米左右的天然植被,坡長每隔30米,沿等高線保留3米寬的植被帶。二是穴狀整地。穴狀整地是湖南省廣泛采用的方式,麻櫟栽培大多采取大穴,規格為40×40×40厘米。剔除穴內雜灌木、根蔸、石塊等雜物。
造林密度:麻櫟造林密度按培育目的、立地條件及經營水平來定。用材林初植密度一般為每公頃3000~4500株,一般采用株行距1×1.5米或1×2米,栽植穴規格30×30×30厘米;薪炭林密度可稍大些,每公頃4950~6600株。立地條件好、經營水平高則可稀些。
栽植基肥:定點開挖栽植穴,將表層肥土填入穴內,每穴施放磷肥0.25公斤、氮肥或復合肥0.15公斤,與表土混合施入穴底,然后填土至穴深的3/4處。
造林時間和方式
麻櫟適宜栽植時間為1月至3月中旬,最好選擇陰天或者雨后初晴天氣栽植。
造林時選用生長健壯、苗高直、側根須根多、根莖比大、高徑比適宜、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頂芽飽滿的合格苗。用1~2級苗造林,壯苗標準關鍵在于根徑粗度,1~2年生苗,根徑粗要求0.6厘米以上,最好達0.8~1厘米,苗高60~80厘米以上。麻櫟造林方式有植苗造林和種子直播造林。由于植苗造林成活率高、幼樹生長快、易管理、便于間作,故現大多采用此法。栽植時要求苗木栽緊、栽正、澆足定根水。
造林后管護
造林后前3年是幼林成林的關鍵時期。每年應進行2次松土除草,第1次在5~6 月份雜草生長旺盛時進行,第2次在10月份雜草尚未結籽時進行。為節省勞力和生產成本,可在栽植穴內及樹冠周邊松土除草,其他區域刀撫。刀撫后的雜草、小灌木可覆蓋在苗木根部,利于減少水分蒸騰和水土流失。栽植第二、三年幼樹每年追肥1次,4月中旬到5月中旬,將尿素和復合肥按2:1的配比開溝施入,施肥量每株為0.25公斤,溝距樹蔸30厘米,開溝規格為40× 30×20厘米。
麻櫟應及時修枝、抹芽,以培養優良干形,把枯死枝、衰弱枝、病蟲害枝及徒長枝剪掉。修枝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樹干,同時增加林內通風透光度。修枝在林分出現自然枯枝時開始進行,并根據樹木長勢逐年實施,最后形成5~6米的枝下高。修枝應避免過重過急,以免影響樹木生長。在混交林中,還要砍掉影響麻櫟生長的其他樹種,在麻櫟側下方的伴生樹種和下木,則應盡量保留。
病蟲害防治
麻櫟抗性強,病蟲害很少,即使發生也不會形成大面積危害,目前主要有白蟻、栗實象鼻蟲和柞天牛。
白蟻:誘殺,在被害林地,每公頃挖20厘米見方的坑12處、要求均勻分布。在坑內放入枯松針或者枯蕨類,每坑放滅蟻靈1~2包,再覆蓋松針和蕨類,覆土壓實,防治效果可達到90%以上。
栗實象鼻蟲:化學熏蒸處理種子,溴甲烷每立方米用藥2.5~3.5克,熏蒸24~48小時,害蟲殺蟲率可達100%。殺滅成蟲,麻櫟花期用溴氰菊酯600~800倍液殺蟲1~2次,可殺滅產卵成蟲。冬季全墾林地,期初林內枯枝落葉,可除治蟲蛹。
柞天牛:蛀溝內注入25%亞胺硫磷乳劑250~500倍液10~20毫升,或沿蟲道注入40%氧化樂果乳油1:1藥液,然后用寬帶透明膠堵住蟲孔,效果很好。成蟲大量羽化時,聚尾群交,可進行人工捕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