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脖子后側有個大包的人,俗稱“富貴包”。其實,它雖叫“富貴包”,卻不是真富貴,可能還很要命!
所謂的“富貴包”,實質上是后背上部頸胸交界處(第七頸椎和第一胸椎處)凸出的硬包塊,是頸部局部脂肪堆積或軟組織肥厚。
富貴包的形成與長期頸部勞損或過度低頭有很大關系,如長期伏案工作,低頭看手機、電腦等。研究發現,頭部每前傾十度,頸部后側的張力就會增加3倍。所以,不要長時間低頭玩手機或將電腦屏幕放得較低;睡覺時選擇高度合適的枕頭;在工作學習過程中,多活動活動脖子。
富貴包不等于頸椎病,但通常會影響頸椎疾病恢復,引起頸部疼痛。在某種程度上說,富貴包是頸椎病的預警。
從中醫角度分析,頸后“富貴包”的位置正好是大椎穴,大椎穴是人體的十字路口,該處瘀堵,不通則痛,局部僵硬疼痛,嚴重者可見肩背緊張、疼痛、麻木;氣血上行頭面受阻,可見頭暈、頭脹、視物模糊等。
一是可以在放松狀態下用手指觸摸頸后部是否有明顯隆起的包塊。
二是靠墻站立,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身體背部、臀部、小腿都要靠到墻上,如果頭枕部能倚到墻則沒有“富貴包”,如果倚不上墻且頸后部又有明顯凸起,那就是有“富貴包”;若頭倚不上墻但頸后部又沒有明顯凸起,即使沒有“富貴包”,脊柱生理曲度可能也有些問題。如果自己確定不了,可以請教專業骨科醫生進行判斷。
最重要的是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背包不宜過重,少用單肩背包,防止肩部過度負重;電腦屏幕不要過低,盡量保持雙目平視水平,避免含胸駝背及長期低頭;睡覺時選擇高度合適的枕頭;注重保暖,避免頸部受寒。可以嘗試以下三個動作緩解頸部不適:
一是矯正頭前傾,讓頭回位。雙腿打開,與肩同寬,自然靠墻站立。下巴后縮,讓自己出現雙下巴。困難者可用食指輔助推下巴向后,頭部緊貼墻,保持5~8分鐘。
二是夾脊法。雙手十指相扣置于背部,雙手肘部向后展開,堅持5組,每組堅持15秒。
三是頸部拉伸。將雙臂向上舉起,身體交替向兩邊側彎,或者雙肩部打開環繞放松,讓肩頸背部的肌肉都得到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