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斌, 楊萬勇, 阮富旺, 溫慶輝
(1.東莞市人民醫院檢驗科,廣東 東莞 523000;2. 東莞光華醫院醫學檢驗中心,廣東 東莞 523000)
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與遺傳因素高度相關的炎癥性疾病,極易復發,食物過敏、吸入性過敏原刺激、皮膚功能障礙等均是AD重要的誘發因素[1]。嬰兒由于皮膚屏障功能尚不完善,且對瘙癢等癥狀不能耐受,易使皮膚產生濕疹樣皮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2]。另外,AD 具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史,導致嬰兒AD的發病率持續升高[3-4]。有研究結果顯示,25-羥基維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總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sIgE)水平與AD有關[5],但未深入分析這3項指標對AD的綜合影響。為此,本研究擬探討25(OH)D、總IgE、sIgE在嬰兒AD病情評估中的作用。
選取2019年7月—2020年5月東莞市人民醫院確診為AD的患兒120例(AD組),其中男83例、女37例,月齡3~10個月,病程為(2.40±0.53)個月。AD診斷標準參照《中國特應性皮炎診療指南(2014 年)》[6]。納入標準:(1)近7 d未使用激素類藥物或免疫抑制劑;(2)近7 d無感染性疾病;(3)基本情況可,且無器質性疾病。排除標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者;身體狀況欠佳,近1個月內有住院或手術史者。另選取東莞市人民醫院健康體檢嬰兒120名作為正常對照組,其中男89名、女31名,月齡為3~9個月。2個組之間年齡和性別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東莞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研究對象監護人均知情同意。
1.2.1 按病情嚴重程度分組 采用特應性皮炎積分(SCORing atopic dermatitis,SCORAD)[7]評估患兒病情的嚴重程度,總分為103分。依據評分結果分為輕度組(39例,SCORAD為0~24分)、中度組(64例,SCORAD為25~50分)、重度組(17例,SCORAD為51~103分)。
1.2.2 按有無并發癥分組 嬰兒AD的并發癥包括皮膚瘙癢、食欲減退、結膜炎、哮喘、鼻炎。根據有無并發癥分為有并發癥組(69例)和無并發癥組(51例)。
收集所有對象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SCORAD和有無并發癥。采集所有對象靜脈血5 mL,分離血清。采用Gentuar XP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德國西門子公司)及配套試劑檢測25(OH)D。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總IgE和sIgE水平,試劑盒購自武漢伊萊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檢測儀器為HEDSY96S型酶標儀(山東霍爾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呈正態分布的數據以x± s表示,2個組之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SNK-t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評估重度AD的危險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D組血清25(OH)D水平低于正常對照組(P=0.000),總IgE、sIgE水平高于正常對照組(P=0.000)。見表 1。

表1 AD組和正常對照組血清25(OH)D、總IgE、sIgE水平的比較
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血清25(OH)D水平依次降低(P=0.000),血清總IgE、sIgE水平依次升高(P=0.000)。見表2。

表2 不同病情程度各組血清25(OH)D、總IgE、sIgE水平的比較
有并發癥組血清25(OH)D水平低于無并發癥組(P=0.000),血清總IgE和sIgE水平高于無并發癥組(P=0.000)。見表3。

表3 有并發癥組與無并發癥組血清25(OH)D、總IgE、sIgE水平的比較
以重度嬰兒AD為因變量,以25(OH)D、總IgE、sIgE為自變量,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評估嬰兒AD病情嚴重的危險因素。結果顯示,總IgE、sIgE和25(OH)D均為嬰兒AD病情嚴重的危險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值分別為35.023、15.502、4.993,95%可信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別為17.431~70.370、6.900~34.830、2.456~10.150]。見表4。

表4 嬰兒AD病情嚴重的危險因素分析
AD的病因目前仍不明確,變態反應可能在AD的病情進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8],臨床治療主要以規避誘導因素和保護皮膚屏障為主。本研究結合既往研究資料[5],綜合篩選出25(OH)D、總IgE和sIgE作為AD的代表性指標,并探討其在嬰兒AD病情評估中的價值。
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著病情的加重,嬰兒AD患兒血清25(OH)D水平逐漸降低(P=0.000),且有并發癥的患兒血清25(OH)D水平低于無并發癥的患兒(P=0.000)。活化的維生素D能調節皮膚對病原菌的易感性,促進巨噬細胞發揮免疫功能;還可刺激單核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產生大量抗菌肽[9],降低樹突狀細胞的生理活性,從而通過調節輔助性T細胞(T helper cell,Th)1/Th2平衡來減少局部炎癥反應[10-11]。因此,25(OH)D可以作為始動因素來發揮生物學效應,保護人體皮膚黏膜[12]。
IgE水平與AD患兒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有學者通過檢測新生兒臍帶血中IgE水平來篩查AD高危患兒,結果顯示臍帶血IgE高水平與AD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病率顯著相關[13-14]。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著嬰兒AD病情的加重,患兒血清總IgE和sIgE水平逐漸升高(P=0.000);且有并發癥的患兒血清總IgE和sIgE水平高于無并發癥的患兒(P=0.000);與文獻報道[13-14]一致。本研究結果驗證了AD與變態反應之間的直接聯系。另外,個體因素、對誘發因素的敏感程度、生活環境等雖然都是AD發生的重要原因[15-16],但人體免疫系統仍是AD發生最主要的誘因和動因。同時,考慮到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5、IL-10等炎癥因子與總IgE和sIgE有間接關聯性,因此IgE對患兒皮膚過敏反應的影響還可能與誘導多種細胞(T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分化和增殖有關[17-18]。
本研究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總IgE、sIgE和25(OH)D均為嬰兒AD病情嚴重的危險因素(OR值分別為35.023、15.502、4.993,95%CI分別為17.431~70.370、6.900~34.830、2.456~10.150)。提示血清總IgE、sIgE、25(OH)D水平均與嬰兒AD病情的嚴重程度有關。
綜上所述,嬰兒AD 患兒血清25(OH)D水平顯著降低,總IgE、sIgE水平顯著升高,且與病情嚴重程度相關。因此,25(OH)D、總IgE、sIgE均可作為判斷嬰兒AD病情嚴重程度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