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剛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建筑行業發展迅速,建筑物作為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的重要產物,其對解決城鎮人口居住問題,提高土地利用率有重要作用,也因此,建筑質量也成為人們和社會關注的重點。建筑主體結構是承載建筑荷載,實現建筑功能的重要載體,其質量直接關系到建筑物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正因如此主體結構的施工成為當前高層建筑工程施工的難點和要點,施工質量也需要進行嚴格的控制,才能有效保障高層建筑工程質量。
高層建筑主體結構大多會使用鋼筋混凝土,其中鋼筋施工是比較關鍵的環節,作為整個主體結構的支撐,鋼筋選用會直接影響主體結構的穩定性,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按照要求實施。鋼筋本身的質量必須符合標準,盡量避免鋼筋表面有損傷,施工前應做好抽檢測試,滿足質量要求再投入使用。在主體結構模板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選擇適當的連接方法,目前使用最多的為二次拼接,以此強化模板安裝質量,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安裝變形問題,如果出現變形就必須及時處理,避免影響連接件的穩定性。另外,混凝土澆筑時同樣需要做好質量控制,相關材料應該接受抽樣檢測,同時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澆筑,包括振搗時間、澆筑方法等。

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圖
在現代高層建筑中,主體結構由多個部分組成,其中包括剪力墻、框架和筒體三個類型,按照專業的建筑工程種類劃分,則為樓板、梁、柱和墻體等結構。在施工過程中也可以按照用途進行劃分,如公共建筑或民用建筑等,在主體結構上也有所不同,不過大多數都以傳遞、承擔上部荷載為主要作用。因此,施工過程中相關人員要注意質量管控,針對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展開預防,從而提高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水平。此類建筑施工較為復雜,并且工程量非常大,還涉及很多隱蔽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必須做好質量控制,尤其是施工技術的合理運用,會影響主體結構的質量。
在高層建筑主體結構中,必須按照正確的順序進行,因此在施工開始前需要對工程實際情況展開詳細分析,并制訂科學合理的施工計劃,明確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施工工序,這樣不僅可以更加順利地開展各項環節,同時也能保證施工質量與資源利用最大化效果。大多數情況下,主要工序涉及現場勘查、施工測量、圖紙設計、鋼筋柱綁扎、安裝柱模板等。每個施工環節都至關重要,尤其是鋼筋混凝土施工,需要給予更多重視,這也是提高施工質量的關鍵,因此必須保證施工技術的規范性,嚴格按照施工方案操作。
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對施工人員及施工單位的資質水平要求較高。因建筑層數越高,所涉及的施工技術也越復雜,這給施工人員和施工單位的施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不僅要符合設計標準和要求,同時還要嚴格按照既定的設計方案,確保主體結構施工安全及質量,實現設計效果。
建筑主體結構中,包括基礎結構,基礎結構的深度與建筑高度呈正相關關系,也就是說,為了確保高層建筑的穩定性,需要較深的基礎。高層建筑的基礎均屬于深基坑的范圍,因此,需要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對其進行論證并對其可行性及施工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深基坑的施工周期較長,安全風險較多,其施工屬于高風險且風險更為集中和突出,尤其是在地質環境較差的地區,如地震活躍區等。這就給深基坑的施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其強度能負載建筑整體荷載,同時還要兼具良好的穩定性、安全性。
高層建筑從施工準備到結束,所需時間至少兩年,且施工期間還需要考慮到季節性變化對施工工期造成的影響。主體結構施工中,基礎屬于下部結構施工,主體框架結構屬于上部結構施工,且多為機械和人工混合作業。在施工過程中,還需考慮混凝土的凝固及養護時間,尤其是冬季混凝土施工時,不僅延長了混凝土的養護時間,同時惡劣的環境也給施工帶來了一定的危險性,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將會導致工期延遲。
在高層建筑主體結構工程施工中,鋼筋工程尤為重要,其質量直接關系著墻體、梁柱等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對建筑質量有著直接影響。鋼筋與混凝土的配合應用,對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質量及結構穩定性有重要保障。首先,在施工前需要對原材料質量進行嚴格把關,并對鋼筋的尺寸、規格等進行檢驗,同時,做好鋼筋的保存、標識的工作,避免鋼筋因腐蝕生銹影響其物理性能。其次,選擇合適的鋼筋綁扎形式,依據不同結構部位,鋼筋受力的不同,靈活選用鋼筋規格,通過冷壓連接或搭接的方式對鋼筋進行綁扎,綁扎過程中需時刻關注鋼筋的長度,避免綁扎過于密集或者稀疏,導致鋼筋骨架受力不均。綁扎完成之后,對綁扎情況進行檢查,合格后方能進行下一階段。

鋼筋工程施工圖
模板工程對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成型具有重要作用,其對混凝土結構固化成型、優化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和結構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在模板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加強對模板材料及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避免模板承載力不強,導致混凝土位移變形。因此,在選用模板材料時,應選用表面平整、無明顯凸起或裂痕的模板,同時對模板與墻體貼合性進行試驗,避免澆筑過程中出現漏漿現象。一般情況下,不同部位的澆筑,選用的模板材料也不相同,如柱體或梁體采用鋼板作為模板,構造柱則可以用竹木作為模板材料。模板支設時,要保證底端平齊,同時嚴格控制模板與鋼筋間的距離,避免鋼筋外露。模板拆卸時,需確保混凝土強度已符合工程施工標準,若混凝土強度超過設計強度的一半,則可以對查出大部分模板,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可對混凝土結構的邊角及梁柱連接處的模板進行拆除。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模板支設前,應在模板表面涂抹隔離層,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避免模板拆卸過程中與混凝土發生黏連,提高模板施工效率的同時,也能有效避免模板拆卸過程中出現損傷,有利于模板的循環使用。
混凝土工程與鋼筋工程是同步進行的。高層建筑主體結構主要是由鋼筋混凝土結合而成,其使主體結構具備了承載高荷載的能力。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首先應選用符合工程設計要求的混凝土材料,并對其進行測試,確保其物理、化學性能符合工程需求。其次,按照一定的配比,對混凝土進行預制、攪拌,同時保證配比的科學性,確?;炷聊Y后,狀態穩定且具有較高的強度。最后,將預制的混凝土澆筑至放置好的鋼筋的模板中。澆筑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澆筑高度,同時檢測混凝土的塌落度,澆筑完成后,需要對混凝土進行振搗,確保新澆筑混凝土與上一層結合良好,實現結構的整體性。振搗時,需要保持振搗器的勻速,避免過快或過慢,同時還要避免振搗器與模板、鋼筋構件等發生碰撞,導致混凝土出現離析、沉淀等現象,影響混凝土質量。此外,澆筑過程中,還需要嚴格控制澆筑溫度,夏季可搭設遮陽棚,或在午后溫度不高時施工,最大程度降低溫度裂縫發生幾率,提升混凝土澆筑質量?;炷翝仓?、振搗完成后,需要對混凝土結構進行養護,確保其狀態的穩定性。夏季時,需要對混凝土結構進行灑水養護,同時表面覆蓋塑料薄膜,避免表面水分蒸發過快,引發干縮裂縫;冬季時,要在混凝土上覆蓋羊毛氈進行保溫,避免混凝土凝結過程中內外溫差過大,出現溫度裂縫,影響主體結構穩定性。

混凝土工程施工圖
在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梁柱節點的施工尤為需要注意,這關系到建筑結構的整體穩定性和安全性。對梁柱連接點澆筑前,應在距離澆筑面的50cm 處架設箍筋,并將箍筋與外伸鋼筋連接固定在一起,避免施工過程中出現鋼筋錯位的問題。梁柱節點結構振搗時,需要采用振動功率較小的振搗棒,同樣,避免振搗棒與鋼筋或模板發生碰撞,導致鋼筋偏移,影響節點澆筑質量。若在梁柱節點結構澆筑前,發現外伸鋼筋上下層柱鋼筋發生偏移時,需要上柱鋼筋進行復位,并在其底部墊襯鋼筋焊,使得上層與下層柱筋連接穩固。
在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施工過程中應當結合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特點制定出相應的施工方案并與設計單位進行技術交底和討論來更好的完善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施工方案。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方案中應當對各工序進行良好的安排并安排好各工種的進場時間機各關鍵項目中所采用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及測量人員需要加強對于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測量,并聯合建設方對高層建筑主體結構進行必要的軸線測量,對于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中的各項標樁應當做好標注,并定期檢查復測。在對高層建筑主體結構進行施工測量的過程中應當按照先整體后局部的測量原則,首先進行控制軸線的放射,而后以此對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軸線、邊線、模板線的布設進行測量。在對高層建筑主體結構進行測量的過程中需要借助水準儀對相關測量數據進行嚴格的校驗,以確保高層建筑主體結構能夠按照相關設計嚴格進行施工。
由于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會涉及較多的材料,為了提高施工質量,必須對施工材料進行嚴格管控,例如鋼筋、混凝土等原材料,都有相應的質量標準和要求,在采購材料時應注意抽樣檢測,確保能夠達到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需求。在混凝土施工開始前,需要對水、骨料和其他材料進行檢測,如材料出廠合格證、檢測報告等,在符合質量標準的情況下才能進入施工現場。同時要注意原材料的儲存,避免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導致原材料功能、性能有所降低,因此要根據材料的特點,將其放置在相對干燥的倉庫內。
在對高層建筑主體結構進行混凝土澆筑前需要對綁扎鋼筋做好表面清潔,并注意檢查鋼筋綁扎是否牢固,如發現存在問題要及時地進行處理。為提高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所使用澆筑混凝土的抗裂性,可以通過在其中加入添加劑的方式來實現。對于添加劑的添加需要嚴格按照科學的方法來進行,同時還可以通過在水泥混凝土中加入有機、無機纖維或是金屬纖維等,通過這些纖維的添加來有效地增強水泥混凝土的抗裂性。此外,對于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所使用的水泥混凝土有著嚴格的配比要求,通過做好水泥混凝土的配比控制來確保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所使用水泥混凝土的強度,確保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施工質量。
良好的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質量離不開完善、科學的施工管理,在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的過程中施工企業應當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標準、規范來進行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施工作業,加強對于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中各環節的優化、管控。嚴把材料關,確保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都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對于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中所采用的新材料、新技術以及新工藝等應當建立完善的審核流程,在其應用之前需要對其進行科學的論證以確保其在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應用中的可行性。做好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中的管理、合理的安排施工作業流程,以確保高層建筑主體結構能夠按照預期保質保量地完成施工。
作為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的核心,混凝土澆筑除了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施工后也要注意養護管理,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性能與強度,同時避免出現裂縫等質量問題。以往很多建筑在施工后出現質量問題,大多都是后續養護操作導致,由此可見在混凝土澆筑施工中,養護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更是提高整體質量的關鍵,同時還可以避免裂縫、孔洞、露筋等現象,質量問題將會大大減少。在養護過程中可以根據天氣采取不同的方法,主要利用塑料膜或麻袋等對混凝土進行覆蓋,并做好灑水濕潤處理,需要注意夜間必須覆蓋嚴密,避免混凝土暴露在空氣中。如果處于炎熱的天氣下,可以適當揭開覆蓋材料;養護過程中要減少踩踏,混凝土達到強度要求后清除覆蓋物即可。
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是高層建筑施工中的重點環節,在對其進行施工的過程中需要結合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特點合理的安排施工工藝,通過科學化、規范化的管理確保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