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從小到大您都把我視作掌上明珠,什么事都不想讓我干。現在我長大了,不想再這樣了。
姥姥,我想自己上學。其實我早就跟您提過,但您說我們家離車站遠,不允許。可還有人比我們家更遠呢,他們不也每天自己走去車站嗎?姥姥,我已經11歲了,可以自己走去車站,不用姥爺冬天頂著肆虐的寒風送我了。假如您讓我一個人去上學,無論多寒冷我都會堅持的。如果呼嘯的寒風把我的帽子吹落了,我會重新戴好;如果走得腿疼了,我會堅持走到車站……我應該學會體驗艱苦。
我還想學會自己洗衣服,衣服是我弄臟的,不應該由您來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其實我自己已經偷偷洗過幾次衣服了。記得第一次洗時,您不在家,我拿起洗衣粉撒在衣服上,放了水后就開始洗。我搓啊搓啊,使勁搓洗卻怎么也洗不干凈。我又多加了一些洗衣粉,使出吃奶的力氣去洗。好不容易洗完一件衣服,手冷冰冰的,像從冰窟窿里出來一樣。而這卻是最干凈的,其他的衣服都黑乎乎的,散發著臭味。姥姥,您每天洗那么多衣服,是怎么堅持幾十年的?正因為我體驗過洗衣服的不容易,才想好好鍛煉自己。姥姥,為了我自己也為了您,就讓我自己洗衣服吧!
姥姥,這全是我的真心話,我不想被您這把大傘一直保護著。請您放心,我一定會堅持不懈地學習生活技能,不向困難低頭。姥姥,請您放手吧!
同學發言
邵佳一:我們不管和誰“說”,都要注意語氣。但在開頭我看到小作者對姥姥的態度很強硬。
高子皓:第二段寫自己想單獨上學。前面的理由比較充分,但后面假設的種種困難會讓心疼自己的姥姥更擔心。
朱瑞杰:第三段過多敘述洗衣服的艱難,這樣也會讓姥姥更擔心。若是強調對姥姥的理解,表達對姥姥的感恩,以此去勸姥姥“放手”,可能會更好。
劉佳欣:小作者在第三段描寫自己洗衣服時,如果能把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外貌描寫等結合起來,表達效果一定會更好。
周老師評說
這是一篇訴說類習作,我們在寫作時,不妨按照“擺明觀點——說清理由——提出愿望”的思路來完成。
首先要擺明觀點。隨著年齡增長,能力提升,我們逐漸有了與長輩不一致的看法或主張。直接反駁既對長輩不尊重,又可能激化矛盾,因此我們要進行恰當的交流。例如本文,應當擺明自己觀點,提出自己的請求。如果用商量的語氣,效果會更好。
其次,講述理由時要注重方法,努力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我們從小在長輩的呵護中成長,現在長大了,懂事了,更該懂得感恩。所以在提出意見、講述理由時,一定要照顧對方的感受。讓姥姥放手,不應責備姥姥做得不好,而應突出自己對姥姥、姥爺付出的理解和感恩,說明自己是因為不忍心他們辛勞,才希望他們“放手”。同樣,第三段可以把描寫洗衣服的辛苦變換成由洗衣服的辛苦體會到姥姥的不易,想到自己長大了,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不能讓姥姥再那么勞累了。這樣更會得到姥姥的理解,從而達成自己的交流目的。
最后,結尾和開頭呼應,再次強調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希望。這樣不僅可以使結構更嚴謹,而且還能讓主題更鮮明。
升格佳作
姥姥,我想對您說
◎孫嘉懌
姥姥,從小到大您都把我視作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運用俗語,既概括出姥姥的關愛,又以夸張的手法滲透出這樣的關愛有些過火,表達恰當。)什么事都不想讓我干。現在我長大了,想請您適當放手,讓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讓您輕松一點兒,好嗎?(用商量的語氣表達觀點,更容易讓對方接受。)
姥姥,我想自己去上學。我早就跟您提過,但您說我們家離車站太遠,很不安全。我知道您這是關心我,(先表達對姥姥的理解與感恩。)可我已經11歲了,看到您和姥爺每天早早起床,冒著寒風只為送我,我也很心疼啊!我已經和咱家附近幾個小伙伴約好了,我們一起去車站,集體出發,互相照顧,不會有什么危險的。(再說清辦法,打消姥姥的顧慮,使姥姥更放心接受自己的請求。)您也一定希望我能學會面對風雨,而不是做遇到困難就躲到雞媽媽羽翼下的小雞吧!您也一定希望我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而不是做溫室里的花朵吧!(站在姥姥的立場表達觀點,效果更佳。)
我還想學會自己洗衣服。衣服是我弄臟的,不應該由您來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是幼兒園時老師就教給我們的道理。可每次您都以“水太涼了”“衣服太臟了”為理由拒絕我。其實我已經偷偷洗過幾次衣服了。那次您不在家,我就模仿您洗衣服的樣子,把洗衣粉撒在衣服上,放了水后開始洗。我揉啊搓啊,反復搓洗卻怎么也洗不干凈,不知不覺汗水順著頭發滴了下來。我又多加了一些洗衣粉,使出吃奶的力氣揉搓,這才好不容易洗完一件衣服。(用動作描寫突出洗衣服的辛苦)那時我就在想,您每天洗那么多衣服,還有一些黑乎乎的,甚至散發著臭味的衣服,您得多么累啊!(通過心理描寫推己及人,表達對姥姥的理解和感恩。)除了洗衣服,您還要做其他很多家務。每當看到您白發增多了,皺紋加深了,(簡明的外貌描寫,突出了姥姥的辛苦付出。)我都想對您說:“姥姥,您太辛苦了!”所以為了更好地鍛煉自己,也為了能讓您輕松一點兒,我的衣服您就讓我自己來洗吧!
姥姥,這全是我的真心話。我已經長大了,自己能干的事很多,您就適當放手,讓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呼應開頭,再次提出自己的心愿。)翱翔藍天的雄鷹都是嘗遍辛酸苦辣才歷練出來的,飛不上矮墻的小雞才會躲在媽媽的翅膀之下。(鮮明的對比,強調了自己的觀點。)姥姥,請您放心,我一定會堅持不懈地學習生活技能,不向困難低頭,做一個讓您放心、讓您自豪的孩子。
總評
經過修改的習作改變了表述方式。在講述理由時,變對姥姥的抱怨為感恩,變寫自己的辛苦為表現姥姥的辛勞,在“動之以情”的基礎上“曉之以理”。與原作相比,雖然表達同樣的觀點,但修改后的交流方式更容易讓人接受。通過本文,我們不僅明白了小作者的愿望,知道了理由,還能從中學習到一些交流的方法,真是受益匪淺。
【作者系河北興隆縣第二小學六·4班學生,指導并置評:周會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