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 雷娟
今年55歲的李先生,因長期大量飲酒,6年前被診斷為酒精性肝硬化,經治療后病情得到緩解。近期,患者反復嘔血、腹脹明顯,去醫院檢查發現門靜脈系統大量血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醫院放射診斷科介入診療中心,專家為其做了新式介入手術放置了支架,術后癥狀明顯改善,順利等到肝源進行肝移植。
看到吐血,總會讓人聯想到嚴重的后果。肝硬化患者到后期,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就是致命性消化道大出血,而這是由并發癥門靜脈高壓引起的。同時,門靜脈壓力高,腹腔積液形成增多,嚴重者生存質量差,死亡率高。
肝硬化患者有致命性消化道大出血,會增加其肝移植等待期死亡風險。據該介入診療中心副主任醫師楊利介紹,這種情況下,采用微創介入技術在肝內建立人工通道,將部分門靜脈血分流入腔靜脈,即經頸靜脈肝內門靜脈分流術,減輕門靜脈壓力,為肝硬化患者打通“生命通道”,為肝移植贏得時間,降低等待期的致命風險。
楊利主任強調,門靜脈分流術在放置支架“疏通”主干道的同時,還能以彈簧圈“栓堵”曲張靜脈,達到“既疏又堵、雙管齊下”的作用,減輕門靜脈壓力,防止嚴重并發癥發生。但術后可能發生支架再狹窄和血栓形成,會使病情反復,因此定期復查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