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然
在近期舉行的一季度財報說明會上,全球光刻機巨頭阿斯麥CEO彼得·溫寧克表示,已經有一家大型工業集團開始購買洗衣機,并將其中的半導體拆出來,用于自己的芯片模塊。
一邊是缺芯消息時不時爆出,一邊是芯片股股價大跌。截止4月26日盤中,今年年初以來,半導體(申萬)指數跌幅超38%,芯片ETF(159995)盤中跌破1元大關。
華創電子認為,經過超過一年的量價齊升行情后,半導體部分賽道景氣度出現劇烈分化,通過密集的產業鏈和上市公司調研,認為二季度和消費類下游相關性較高的細分行業由于庫存調整/終端需求疲弱/疫情擾動的三期疊加,景氣度恐持續變弱,相關公司雖然受益于國產替代趨勢,未來3-5年仍有明確增量空間,然而受制于毛利率高位回調的壓力,短期內估值回落壓力加大。
在上周舉行的一季度財報說明會上,全球光刻機巨頭阿斯麥CEO彼得·溫寧克表示,已經有一家大型工業集團開始購買洗衣機,并將其中的半導體拆出來,用于自己的芯片模塊。
雖然消費需求有所萎縮,但在集成電路上游巨頭看來,目前市場對芯片的需求量仍然巨大,上游部分產能依舊緊張。
過去兩年來,芯片短缺一直困擾著許多行業,整個半導體供應鏈都在為處理各種充滿不確定性的事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去年消費者和企業的需求反彈與半導體供應緊張兩大因素恰好疊加在一起,為整個半導體供應鏈帶來了巨大的麻煩。不過自2021年年底以來,供需之間的缺口一直在縮小,整個半導體生態系統的供應緊張情況有所緩解。
受多重因素影響,國內集成電路當月產量自2021年8月達到峰值后逐月回落,月度增速自去年6月的43.90%直線回落至12月的1.90%。
根據中國信通院最新發布的2022年一季度電子行業運行監測報告顯示,今年以來,集成電路產量延續下行態勢,3月當月產量降至285億塊,同比下降了5.10%。一季度,集成電路累計產量達807億塊,同比下降了4.20%,季度累計產量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首次出現萎縮。
信通院稱產量下降主要在于國內外環境變化超預期、需求端疲軟態勢疊加市場上芯片囤貨等因素。考慮到4月以來上海疫情持續升溫,上海、昆山等主要廠商生產能力受到程度不等的沖擊,供應鏈物流運輸受阻,預計二季度集成電路生產將承受更大壓力。
除了中國市場外,全球集成電路供需也仍處在“失衡”狀態。根據Susquehanna金融集團的研究,3月份半導體交貨等待周期略有上升,達到26.60周新高。
近期研究機構CounterpointResearch的一份報告顯示,目前大多數組件的供需缺口在縮小,全球半導體業的芯片短缺情況很可能在2022年下半年繼續緩解,包括主流應用處理器、功率放大器和射頻發射器在內的5G相關芯片的庫存水平在增加,但是4G相關的芯片和電源管理IC是例外。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的電源管理IC、Wi-Fi芯片、I/O接口IC等組件的供應缺口同樣在縮小,OEM和ODM的庫存在增加,這是由于廠商對今年新冠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而做的準備工作。
CounterpointResearch的分析師表示,2022年上半年的出貨量將向下修正,主要是渠道庫存增加,以及PC消費勢頭放緩,芯片的產能提高和供應商多元化也有效地改善了供應狀況,而目前半導體供應鏈處于一個關鍵時期,下一階段的風險因素取決于中國大陸地區的供應鏈。CounterpointResearch看起來似乎很有信心,認為全球芯片短缺將在今年下半年顯著緩解。
當然,有人認為所謂的芯片短缺情況改善,更多的是后新冠疫情時期的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導致市場需求減弱,而不是增加供應來解決的。此外,也有人對此表示不屑,認為這兩年來一直有業內的企業或相關機構宣稱芯片短缺會在若干時間后改善,結果卻是一拖再拖,陷入“明年復明年”的循環中。
截止4月26日盤中,今年年初以來,半導體(申萬)指數跌幅超38%,芯片ETF(159995)盤中跌破1元大關。從景氣度來看,手機已經跌至谷底,受疫情影響預計延遲至Q2回暖。
由于近期國內疫情多發,集成電路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也備受資本市場關注。就上市公司數目來看,目前A股上市的94家半導體企業中,接近三成公司的辦公地址位于上海,其中以半導體設計公司為主(22家),另外還有中芯國際、華虹宏力等多座晶圓代工廠以及滬硅產業、中微公司、盛美上海等多家半導體材料和設備公司。
上述機構認為,目前產業整體運轉雖然逐步恢復正常,但物流等部分環節仍處于緊繃狀態。近期,工信部已派工作組趕赴上海,集中資源優先保障集成電路等重點行業復工復產。
華創電子耿琛表示,經過超過一年的量價齊升行情后,半導體部分賽道景氣度出現劇烈分化,通過密集的產業鏈和上市公司調研,他們認為二季度和消費類下游相關性較高的細分行業由于庫存調整/終端需求疲弱/疫情擾動的三期疊加,景氣度恐持續變弱,相關公司雖然受益于國產替代趨勢,未來3-5年仍有明確增量空間,然受制于毛利率高位回調的壓力,短期內估值回落壓力加大。
當前時點,華創電子重點看好行業景氣度進一步上行的細分行業:
1、半導體設備:
國產替代進入深水區,有望從28nm向14nm進軍,潛在市場空間成倍擴張。相關個股:拓荊科技/北方華創/中微公司/長川科技。
2、特種半導體:
軍工/衛星互聯網等下游持續放量。相關個股:上海復旦/復旦微電/紫光國微。
3、汽車半導體:
需求端受益于新能源車爆發和單車價值量提升,供給端受制于大廠資本開支相對謹慎+新興廠商導入周期長,行業仍然處于補庫存階段,汽車半導體或為少數價格仍然處于上行通道的細分行業。相關個股:納芯微/聞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