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璨璨
《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指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省,服務支撐“十大戰略”實施,確保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確保高水平實現現代化河南。在教育強省建設的具體進程中,需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牢牢把握教育發展時代要求,緊密結合河南省實際情況,統籌規劃,整體施策。本文以河南教育強省建設為研究目標,探討教育強省建設的出發點、教育強省建設的價值追求及教育強省建設的河南模式。
一、河南教育強省建設的邏輯起點
(一)重要任務:國家創新高地與重要人才中心建設
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我們堅定地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河南建設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奮力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成為重要人才中心,堅定走好創新驅動發展之路。”在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建設大背景下,河南教育強省建設被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人才培育,服務河南經濟社會發展。
(二)嚴峻挑戰: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復與教育改革的整體開展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受到沖擊和影響。作為疫情下的主要教學方式,線上教學暴露出課堂反饋不及時、教學監督不到位、教學效果打折扣、網絡速度有延遲等一系列問題。另外,深化教育改革,需要保證其整體性、實效性,以改革促發展真正釋放教育活力。在河南教育強省建設過程中,要根據形勢變化進行適當調整,探索解決如何建好、建強河南教育的問題。
(三)巨大優勢:人口眾多與扎實的發展基礎
作為全國基礎教育人口第一大省,河南在教育領域尤其是基礎教育領域有著一定的發展基礎。發展空間大、動力足,是河南教育強省建設過程中的強大支撐,是各級各類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底氣。
二、河南教育強省的價值訴求
一是立德樹人為根本。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開展教育的根本問題。河南省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完善“五育”并舉育人體系,健全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不斷完善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
二是基礎教育更優質。《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指出,要堅持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全面提高15年基本公共教育發展水平,義務教育工作重點轉向推進優質均衡,充分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推動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城鄉之間、校際之間辦學水平差距進一步縮小。
三是職業教育強優勢。河南省應立足本省實際,通過前瞻性布局、集群化發展、開放式合作,實現差異錯位發展,集中打造各具特色的專業群,辦出一批特色突出的職業院校,辦出1~2所世界頂尖的職業院校;全面完成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任務,顯著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待遇;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繼續教育體系日益完善,技能型社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社會氛圍基本形成。
四是高等教育新突破。適度擴大高等教育規模,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并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調整優化高校布局、學科學院布局和專業設置,進一步完善高校分類發展政策體系;加快推進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帶動引領河南省新時代本科教育創新發展。加強高校科研平臺建設,建設5個左右國家、部委重點實驗室(創新平臺),切實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三、河南教育強省的模式構建
(一)加強黨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一是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分類指導,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保障發展為第一要務。健全高校領導體制機制,強化高校基層組織建設,加強中小學和民辦學校黨建工作,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二是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完善“三全育人”落實機制,實施“大思政課”建設方案,將“大思政課”落實到教育各領域、各環節,鑄造立德樹人的河南品牌。
(二)創新發展,打造職教高地
一是完善職業教育類型體系,明確職業教育院校發展定位,發展具有河南特色的職業教育,走差異化發展道路,推動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二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匯聚企業、政府、職業院校、社會多方力量,形成多方共育共管的職業教育新格局;緊密對接產業,圍繞戰略新興產業等動態優化調整職業教育專業層次結構,充分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三是建設技能社會,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開展“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面向社會廣泛開展職業培訓。
(三)分類施策,調整優化高等教育學科結構
一是推進高校分類發展,按照“雙一流”、特色骨干、應用型本科、高等職業教育等類型精準施策,對不同類型的高校實行分類管理、分類建設、分類考核。二是調整優化高校學院專業結構,培養學術研究型和應用研究型人才,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提升核心競爭力和支撐服務能力,強化實驗實訓實習環境、平臺和基地建設。三是改革高等教育評價方式,實施分類評價、精準評價,引導和激勵高校找準定位、突出特色,加強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等人才培養,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四)深化改革,促進教育公平強化教育保障
一是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統籌推進各項重點改革任務,破除阻礙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穩步推動招生考試制度改革,規范民辦義務教育,深入落實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同步招生,加快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二是完善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資金監管政策體系,建立校外培訓執法隊伍,探索以“雙減”深化基礎教育改革的機制。做好特殊群體入學工作,健全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政策。三是強化教育經費保障,積極籌措資金,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在人才的引、育、留、用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加強教育法修正案、家庭教育促進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強化依法治教。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重大招標課題“河南教育強省的內涵、標準、實現路徑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018-JKGHZDZB-02)
(本欄責編 桑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