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麗華 張孟豪
隨著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數字化教育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但當下教師的數字化教學能力參差不齊。培養具有數字化教學能力的未來教師,成為后疫情時代教育領域需要著重關注的問題。本文采用SWOT-PEST分析法,深入分析后疫情時代數字化教育的內部優勢與劣勢,以及外部機會與威脅,進而提出相應對策,以期為數字化教育的發展提供啟發。
一、數字化教育發展SWOT-PEST分析
(一)數字化教育發展的自身優勢
一是學習資源豐富,學習方式多種多樣。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教育”模式使得學習資源不僅僅局限于紙質材料。在數字化教育模式下,學生采用多種多樣的數字化方式進行學習,提高了學習興趣。二是資源共享,促進教育公平。數字化教育使得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學習全國乃至世界的優質教育資源,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公平。三是降低學習成本,提高學習效率。后疫情時代,數字化教育通過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教育方式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不僅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經濟成本,還降低了學習的時間、空間成本。
(二)數字化教育發展的自身劣勢
一是數字化教育資源良莠不齊。由于網絡資源的開放性,越來越多的數字化資源被各行各業的人制作、上傳、分享,造成了網絡資源體量過大,良莠不齊,給教師教學造成一些不良影響。二是數字化教育配套設施不完善。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有些地區數字化教育資源配套設施不夠完善,影響了數字化教育的發展和運用。三是教師數字化教育教學應用能力不足。數字化教育的全面推廣需要確保教師具有較高的綜合應用能力,但目前仍有部分教師存在數字化教學應用能力不足的問題,這需要循序漸進地提升。
(三)數字化教育的外部機會
一是政策環境(P)。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著力構建基于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教育服務供給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指出:“建設有效共享、覆蓋各級各類教育的國家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和公共服務平臺。”一系列相關政策的出臺,進一步促進了數字化教育的發展。
二是經濟環境(E)。相關數據顯示,自2012年以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達到4.0%,其中2020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42891億元,比上年增長7.1%。持續增長的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為數字化教育的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
三是社會環境(S)。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資訊獲取更加方便快捷,為開展數字化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知識經濟和信息社會的需求,使得終身學習、全民學習的觀念也逐漸深入人心。
四是技術環境(T)。伴隨著信息技術2.0時代的到來,5G技術、人工智能、虛擬現實、云計算、云服務、大數據、物聯網、線上教育等信息技術不斷推動數字化教育的發展。
(四)數字化教育的外部威脅
一是政策環境(P)。雖然國家很重視數字化教育的發展,并出臺了許多推動數字化教育發展的政策,但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仍缺乏國家和區域層面的法律、法規及具體措施予以保障。此外,我國對數字化資源等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意識較為淡薄,數字化教育資源保障機制仍有待完善。
二是經濟環境(E)。我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水平較高的地區數字化教育發展比較迅速,而經濟水平較低的地區數字化教育發展水平相對較低。
三是社會環境(S)。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已經根深蒂固,而改變以往的認知對于多數人來說是比較困難的。此外,目前還存在一部分人認為社會壓力比較大,在終身學習、全民學習中遇到瓶頸,使他們望而卻步。
四是技術環境(T)。第一,信息技術發展不均衡,一些先進的信息技術很難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大規模的推廣運用。第二,信息技術發展尚不成熟,一些技術還處于研發階段,在運用過程中容易出現技術問題。
二、數字化教育發展策略分析
第一,有鑒于數字化教育學習方式智能化、學習資源豐富的內部優勢及學習型社會逐漸形成的外部機會,相關部門可以通過構建資源型學習平臺,整合發展數字化教育。具體來說,首先,要針對數字化教育資源制定統一的建設標準;其次,要對優質的數字化教育資源進行統一整合,創新學習方式;最后,要通過構建資源型學習平臺有效提升數字化教育的資源共享程度。
第二,由于網絡資源的共享性,數字化教育資源良莠不齊。因此,國家需要制定數字化教育資源內部質量標準,嚴格把關,甄選優質資源進行共享。同時,國家需加強監督管理,科學建立資源發布、資源管理、資源推送、資源評價體系,滿足社會的需求,助力構建學習型社會。
第三,國家宏觀調控,落實地方政府對數字化教育的政策扶持。這不僅要從觀念上打破傳統的學習模式,還要利用數字化技術重構學習交流模式,同時要加強區域間數字化教育的交流合作,分享數字化教育優秀成果,共享數字化教育優秀資源。
第四,整合合乎時代發展的數字化教育資源,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一方面,學校要做好數字化教育的宣傳工作,提高數字化教育的認知度;另一方面,學校要重視教師、學生、家長數字化運用能力的培養,將數字化教育綜合運用到工作和學習中,健全宣傳培訓機制,為全面開展數字化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數字化教育的發展面臨機遇和挑戰。目前,我國數字化教育發展處于上升期,信息技術的發展、后疫情時代的到來使得數字化教育飛速發展。因此,我們要牢牢把握機遇,有效利用數字化教育帶來的豐富學習資源,營造全民學習環境,助力學習型社會的創建。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新形勢下教師在線教育素養培育體系與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1A880008)
(卓麗華系河南輕工職業學院講師,張孟豪系鄭州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