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芳


近年來,中國國內外的部分企業文化建設機構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方面進行了積極的嘗試,有的甚至獲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對于大多數文博單位來說,受制度、人員、機制等多方面的影響,發展進展相對滯后。以太原市晉祠企業文化博物館為例,通過長期關注我國企業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現狀,指明了制約我國企業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博物館條例》頒布以來,中國博物館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傳統的方式是人們只能去博物館參觀文物,但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有效地避免了這一問題,不僅強化了文物傳播的模式,而且擴大了文物傳播的范圍,對推動博物館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工作人員應加大力度,通過文化創意產品使文物活起來。
歷史悠久的晉祠博物館
晉祠博物館作為我國古建筑群的杰出代表,有著特殊的歷史文化遺產價值。在宋、元、明、清代一直到民國初期,它都是一個獨特系統的建筑物類型,而且擁有著豐富多彩的建筑雕刻、壁畫、石刻還有其他國寶建筑等。作為三晉人文歷史語境的綜合載體,晉人的文明體系也一直從西周時期流傳了至今。晉祠曾是王氏、張氏的發源地,現在晉祠博物館已是一所集文物、科研、陳列展覽、安全防御、綠化美化、文化交流、社會教育為一身的綜合型博物館。晉祠文化底蘊豐富,建筑、彩繪、壁畫、石刻等均為中國唐宋以來重要的物質文化遺產。圣母大殿立于宋太平興國九年,堪稱我國宋代建筑的典范(圖1);魚沼飛渡,在我國橋梁建筑史上別具一格,也是我國現存唯一的十字形古代橋梁;獻殿建于金大定貞觀太和八年,是殿和閣有機地結合的建筑。此外,還有對越坊、水鏡臺、勝瀛樓等各顯其異的建筑。宋元彩塑藝術共一百余尊,其中位于圣母大殿前的宋代彩塑藝術是宋代宮中日常生活的寫照,對于研究北宋宮廷流行制度、宮廷日常生活、宮內服飾、宮中彩塑藝術等的研究都十分有意義,具有很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而元代樂伎像是目前我國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樂器造型群,對研究雜劇藝術以及元代中國古樂曲藝術的發展都具有意義。而水母塔的魚美人像、老君窟的三清像等中國古代雕塑作品,也具有很大的美學價值。
晉祠開發文博創意產品的優勢
具有多元的開發價值。晉祠一直是太原市最漂亮的名片,是人們第一次來太原最喜歡游覽的地方。晉祠地區有著千余年的旅游勝地歷史,也產生了豐富的旅游文化和旅游品牌。所以,晉祠也是太原文化豐富的歷史品牌,是歷史文脈的結晶,有著很大的創新研究價值。
具備寬松的政策環境。大力發展歷史文化是近年來我國的一個重大戰略部署。國家相繼頒布了許多鼓勵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為博物館行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與挑戰。太原市身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相當重視歷史文化名城的建設。而文博創意產業不僅是太原市歷史文化事業的主要部分,而且是太原市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撐領域,這都為文博創意產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優越的發展環境。
晉祠開發文博創意產品的問題
產品結構模式單一。目前,中國大部分文博單位的產品都位于較低水平、沒有文化創意,商品主要來自于圖書、出版物的復制品、手工藝品,研發過程與產品設計的水平也比較簡單,“拿來主義”、產品雷同現象很嚴重。而各個地域同類別的博物館,如各個博物館所售賣的人文藝術與文化創意商品和旅行紀念品,通常都有同樣的商品,但除去與博物館符號的區別之外,就只有顏色、材料的不同,也很少有效果。產品與工作場所、博物館、展覽,甚至商品之間的聯系都不能得到很好的體現,市場脫節現象嚴重,難以形成一個系列,無法吸引觀眾的第二次消費。此外,還有粗制濫造、質量差、“同質價差”等現象,無法激起游客購買興趣。
體制機制上的制約。從體制上看,像晉祠博物館之類的文化事業單位屬于國家全額財政,收支兩條線,在目前政策下不可以搞商業開發運營。當前,盡管我國制定了相應支持政策措施,但建立具體可操作性措施并切實做到還需要時日。從內設機構而言,除一般保管、陳列、研究和宣教等職能部門外,也沒有專門負責開發經營的部門。
從機制上看,目前的中國文化博物館產業還沒有實現產業化運營,全部的經營資金均來源于國家財政撥款。城市、區縣的文化博物館事業直接受上級主管機關的監督管理、引導、干預與約束,基本沒有獨立發展的自主權。但是,這些文化博物館機構仍然強調保留多于使用,既缺乏靈活性而且形式也較為簡單。正是基于上述制約,近幾年來晉祠博物館機構在經過政府許可的范圍內,依靠自己資源僅發展了部分藏書和少量紀念品,并沒有進行商業營銷,也沒有做市場運營,不能不說受到了體制、機制約束。
現有晉祠展示的局限性。因此,在晉祠夫人廟里所陳列的北宋彩塑(如圖2),由于是在寺廟,所以是相對獨立的。而游人所呼出的大量二氧化碳,以及在行走時產生的大量粉塵對塑像本身都是十分不利的。為保存文物,游人可以通過圍欄發現這些精致的工藝品。位于明代的水母樓建筑二樓,有一套明體唐代彩塑。但通向二層的道路卻又陡又狹。另外,《晉祠彩塑》通過印刷所表現的彩塑內容盡管比較全面,但展示的只是版畫水平,而并非整體表現。
關于文博創意產品開發的幾點思考
加強對特色藏品的開發。因為博物館的藏品是不同的,所以藏品本身在某種程度上是獨一無二的。設計師在開發產品時應根據這一特點進行有效的開發,在展示產品外觀的同時,將產品的文化內涵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進而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在這個過程中,設計師將在收藏的基礎上尋找設計靈感,賦予收藏新的生命,不僅使收藏的形象更加生動,而且使它更加貼近博物館,使人們對博物館有一種親近的感覺,從而為博物館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為了使收藏品具有特色,設計師必須加強對收藏品的歷史背景知識、物質品質等方面的理解,使文化創意產品具有自己的靈魂,而不是模仿收藏品。因此,設計師應該充分了解各個方面的內容,事先做好準備工作,這樣不僅可以創造出獨特的文化創意產品,還可以加大開發力度,進而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
加強規劃引領。推動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做好謀劃與領導。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產業的主要載體,注重傳承中華文化的精髓,賦予了傳統文化產業全新的表現形式與活力,最關鍵的就是豐富了社會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要發展壯大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就需要融合區域特色,尤其是突出傳統文化產業特點,彰顯世界文化遺產的特色,而不要完全模仿,這需要真正進行前期的研發工作。參觀者是博物館的主要服務對象,是消費型博物館與文化產業的主體。政府在編制文化創意行業發展計劃時,也要充分考慮受眾的實際需要,并進行調研工作。不同地區、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參觀者對博物館的需求不同,對文化創意產品的興趣也不同。同樣的,旅游者也對不同類型的博物館和景區有著不同的要求。但唯有經過研究,才能夠抓住市場脈動,迎合游客的需要,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才不至于偏離了正常的方向。
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中,不應該采用一次性、一件式的發展方式,注重整體設計、長遠規劃、產品形象,成為一個系列,借鑒故宮博物院的經驗,以及國外文化創意產品的發展經驗。博物館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標志、口號、配色方案等等。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實際上就是以品牌為基礎的產品延伸。
提高產品開發創意。在新時代,現代人的審美能力也越來越提高了,這就需要對文化創意產品具備一定的創意意識,讓人們在此刻有一個明亮的感官,這不但能夠培養對產品的愛好,也同時可以對收藏產生更強烈的興趣。所以,文化設計師應該注意形式的新穎性,以文化產品的表現形式引起人們的注意力,讓人們更多地認識文化設計產品,從而增強文化產品設計的實效性。在這個過程中,文化設計者就必須突破固有的思路,深入研究文化市場和消費人群,以掌握他們的現實需要,這不但能夠使文化產品設計更具有針對性,也同時能夠使文化產品設計有很好的形式新穎性。
建設文創產品銷售網絡 、加速晉祠文創產品的研發力度。成立文化創意產品研發隊伍和營銷隊伍,在產品開發初期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深入研究晉祠的文化內涵,將晉祠的靈魂融入文化創意產品中,打造真正代表晉祠的旅游產品。同時,要合理構建營銷網絡,牢牢把握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發展網上銷售渠道,在淘寶和京東網上開設晉祠文化創意產品旗艦店,保證充足的商品供應,更重要的是嚴格的質量控制。利用微信公共平臺建立獨家銷售渠道,并與傳統的網上商店合作建立一個完整的網上銷售網絡,真正發揮“互聯網+”的作用。線下銷售網絡不容忽視,應聯系周邊店鋪,推廣晉祠文化產品的銷售渠道。尋找大型或影響力較大的商場與酒店進行聯合營銷,拓展線下銷售網絡。客戶是有保證的,而且還有自己的網絡平臺,可以通過互相聯手的營銷平臺來實現互惠互利。
建立細化的內部績效和外部評價兩個體系。建立事業單位績效獎勵制度是激發事業單位內部活力的重要舉措。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很多單位并不能建立詳細的績效考核目標。盡管對于不同部門和不同類別的崗位,的確無法形成統一的衡量標尺,但也恰恰基于這種因素,各個單位都必須針對自己的實際狀況和不同的職位設置,建立具體的崗位目標職責,詳細的崗位評估內容,至少在同類崗位上,以實現有效的評估。與就業改革政策相結合,才能實現崗位內公平競爭、上下能動、多勞多得的工作格局。
構建外部評估制度的關鍵是形成對人們滿意度的客觀評估準則,以達到效益的最優化。但是,在實際中,群眾的需求可能差異較大,在一些情形下,對人們的期望值也可能高于對人們的實際承受能力。所以,政府有必要建立一個更順暢的表達渠道,以滿足人民群眾的合理要求和期盼,以促進社會博物館的改革和發展,也因此作為一項公共文化事務,以人民群眾是否滿意才是最后的衡量標準。增加人民群眾的參與度,傾聽人民群眾的建議,最后達到政府為公眾服務的社會公益目標。
進一步夯實人才短板。從人才看,文化創意產品開發隊伍中不但要有了解人文與博物館事業發展的專家學者,要有了解市場的商業人員,必須有專門人員,特別是具有較復雜知識結構的管理者。所以,人們傳統觀念上以為,單純地增加博物館從業者和開發人員并不一定一加一等于二,有時也會降低對產品開發工作的執行力。所以,要推動博物館企業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振興,就需要積極培育和吸納博物館專業領域科技人員和傳統藝術文化產品開發人員。而晉祠廟宇博物館不但要做好內部專業領域人員的吸納與培育,同時還要主動協調外部專業單位,大力培育創新型開發、經營與推廣人員,并健全人才引導支持激勵機制,以疏通國企與民營、事業單位與民營企業之間的人才流動渠道。
文化創意產品能有效地傳承文化理念。因此,工作人員應該更加重視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將其融入到實際工作中,以博物館自身的情況為出發點,創造獨特的文化創意產品,這不僅使博物館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而且促進博物館的發展,從而提高社會效益。
作者單位: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