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雨婷

漢畫像磚形式繁雜、內容豐富,造型意象、簡潔鮮明,稚拙卻生動的畫面形象,在繪畫的形式語言表現上于今時今日別具特色。漢畫像磚多為塊面表現形體“以塊求力、以塊求韻”,但在眾多畫像磚藝術語言中,線性的存在一直游走于畫面中,不論是直白的表現方式還是蘊藏的內在韻律,‘線’的存在豐富了畫面的組成,將靜止的畫面添加了靈動鮮活的意趣生機。直與曲的線條排列在畫像磚中的多樣表達,平行與垂直在空間布置的視覺反差,在畫面中強化視覺效果、引領觀者視線。
“屈原放逐,憂心愁悴。彷徨山澤,仰天嘆息。見楚先王廟及公卿祠堂,圖畫山川神靈,琦瑋僪佹,及古賢圣怪物行事。仰見圖畫,因書其壁?!?/p>
畫像磚最早出現于戰國末年,盛行于兩漢,多在墓室構造和祠廟建筑上使用。畫像磚的內容多為記錄,宇宙觀念、歷史典籍、現實生活,以圖像記載歷史和故事?!異阂哉]世,善以示后’立意明確。是古人先賢誡示后人,同時寫給自己的一種典章,起著教化作用?!皥D繪者,莫不明勸誡,著升沉,千載寂寞,披圖可鑒?!?/p>
漢畫像磚上寥寥數筆勾畫出物體形態,以達傳神效果,與漢代特殊的時代背景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由秦而來的恢弘博大與青銅的汲取生活細節的寫實性,重教化的儒家禮儀思想,加之漢承襲楚文化帶有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義,在意識形態各領域仍彌漫著奇異想象與原始活力,在這里表現得更為自由和充分。漢帝國席卷天下的博大氣魄使其在藝術表達上的追求更具磅礴氣象,豪邁奔放、簡明傳神的文化精神與樂觀進取的時代氣韻,使漢代初始的繪畫形象化表達的更為感性主觀。
畫像磚的線
畫像磚的線質感獨特,與其他大部分的繪畫、制作的講究線條相比,它以刀代筆的石刻線條帶有著自身獨有的遒勁力量和隨意性?!敖鹗睅淼陌唏g因歷史久遠而造成的風化、剝落,產生非人工的渾樸自然,為其更添古拙質感。簡潔豪放、渾厚有力、剛多于柔,沒有絲毫瑣碎感,是其線本身所帶出的獨特力量。
線的韻律、方向性。工匠遵照要求繪制畫面主題,但在完整的內容表達基礎上,他們通過巧思為每一塊畫像磚都添加了獨有的活力。主題表達的內容多有相似,而每一個靈動線條帶有的韻律趣味卻各有特色。
畫像磚刻畫中直線多作為規律的背景線條襯托主體,或作裝飾存在、界定邊線。大面積的短促直線或垂或平或斜,一方面可使畫面呈現一種統一的規律性,使畫面更加簡單明確、貫通整體。同時,一定面積的同方向線條可加強這類形式的感染力,使人們通過線的走向對畫面的視覺觀感產生一定的聯想,水平線的平和、垂直線的理性、傾斜線的動感。直線使畫面更加強化安定靜謐、沉靜有力,更具莊重寧靜意味。
在畫像磚中起著主導作用,用于構成主要形象的則是曲線。構成形象、引導視線、表現運動,使畫面在繁密的同時,滿而不滯,消解‘滿’帶來的畫面沉悶,注入靈動意趣。曲線的存在使形體更具流動性,動態韻律讓線條的存在更加鮮明。曲線表達帶有更強烈的視覺沖動,使畫面形態更顯動感。
直與曲的對比呈現了其韻律、柔和、隨意,共同豐富了畫面的組成。直線的大量出現使畫面更具方向性,而曲線的出現則正好打破了平直的刻板。
畫像磚的神
畫像磚整體的空間元素、點線構成概括簡潔,物象造型夸張變形,在畫像磚中可見極其簡單的剪影式輪廓與夸張動態的符號化總結。漢畫像將基本的造型結構通過夸張的動作表現清晰概括出來,并通過物象的肢體語言體現出神情狀態。與它題材的嚴肅、莊重相區別的是,在物象造型和表現語言上體現的隨意、活潑,框架式的構圖樣式與它簡潔流暢的內部形態之間的差異,打破了框架帶來的僵直、呆板,為平靜的空間和僵化的樣式注入這個時代的主題——磅礴生機。這樣的概括整理強化了形態最想表達的狀態,與最為值得記錄的歷史定格。簡潔的形象概括更加突出動作狀態,強化動勢與畫面整體效果,突出的動作既豐富細節又使畫面“活動”起來。
漢畫像磚中,物象造型的一個鮮明特征是“圓弧形”。這種圓弧形狀幾乎是貫穿于整個畫像的造型方式。圓弧形的造型強化了它充實、飽滿的視覺語言效果,與其“滿”、渾厚的藝術風格特征相襯。
在藝術風格上,漢畫像磚的造型更為靈動鮮活帶有生動活潑的意趣與對事物生活細致觀察后的總結感受,其繪制形象內容使人得以感受到匠人傳達出的時代的充沛活力。
漢畫像磚畫面繁復卻生動、滿而不滯,是通過“動”顯現出來的。“以動顯神”使漢畫像磚畫面輕松生動。畫面往往刻畫著最具張力的人物動態定格,使畫面所想表達的語言內容得到充分體現。動態的定格需要形體、衣著的全面調配,線性的存在使動態更易傳達。
在畫面中線不僅起著一部分主體的作用,在一些以塊面為主的畫像中,同樣以輔助的形式將這些看似求力求減的型塊以線性作裝飾減輕煩悶感,給畫面更多的輕松與裝飾,豐富畫面組成,將線條融于造型體面中。畫面故事中飄動著不符實際的元素符號——點、線,它們的配合運用,增強了畫面的韻律及運動感受。同時,線的存在更好地表現出它的動態與韻律,為簡潔的畫面注入靈活多變的趣味。
簡單的重復容易帶來單調、呆板、停滯,但畫像磚在整體的單個樣式呈現與青銅器的簡單圖案連續(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構圖形式)不同,每一個單獨物象都稍有所改變,在觀看畫面整體時,會因統一一致而產生規律規則的秩序感、節奏感,使畫面更加整體;而再進一步細致觀看時,又會發現因每一個物象的稍作變化而體現出生動層次和畫面呈現出的運動趣味,呈現了一幅幅動態的定格畫面。
畫像磚的意
形象如此,構圖亦然。豐富的變化、組成,形成了畫像磚完整的畫面。
構圖飽滿。“賦者,鋪也,鋪采摛文?!薄颁侁悺薄⒌癞嫹鳖愂菨h賦的特點。與其相似的漢畫像磚構圖繁密,相較于后世崇尚的“簡”,“占有萬物,窮盡宇宙”的畫像磚在“繁”的運用上獨具特色。“以滿代多”,意指無限感?!叭宋镆恢迸帕羞^去,車馬從頭走到尾,給人以無限之感?!睅в袧h文化所特有的繁茂氣象和博大格局,別具韻味又具裝飾意味,帶有飽滿力量。而傳統文化中的觀念等級,使構圖上更具秩序和規律。
黑白、韻律?!爸浒?,守其黑”,陰刻的白紋與陽刻的墨線黑白兩色構成畫面。黑白關系帶來的最原始的視覺沖力,簡單的關系帶來了質樸無華的稚拙美。黑白與陰陽、虛實,也由此融入其中。正形與負形的關聯與分配,聚與舒的畫面線性布局,氣韻無形貫穿于整幅畫面。
漢畫像磚物象的抽象表達減弱了空間的約束,將形象與空間連接變得更為自由。在觀看畫像磚時,人們也會跟隨畫面形象的韻律變化游走于整幅畫面中,使畫面“游”動起來。對于“游”,曲線位于主導位置,動態韻律的表達是畫像磚重要的視覺效果,引導視線及游走的動勢線不論是正形與負形、線條與留白,韻律自然融入其中。在畫像磚中線與團塊的聯結,靈動與古拙的共存,共同體現了漢畫像特有的韻味。
分層分格配置。由于漢代的“事死如事生”的觀念,畫像磚、石作為陵墓系統的一個組成得到空前發展。
漢畫像磚的內容表現了漢人思想上全方位的宇宙觀,神話、歷史、現實共存,時空合一。在內容構成上完整體現了這種宇宙觀,“呈現一個非人世而大于人世的世界,強化著一種世界觀的現世循環?!睂⒍鄬涌臻g聯系、融入在一個世界中。“容納萬有”,用特定的空間形式表現時間意識,構成其獨特的藝術語言。
畫面中每層主題內容并不相同,按照當時的宇宙方位和思想觀念,以分層分格的構圖樣式清晰地表達出畫面的內容主題,層次分明、層層遞進、布局排列有序,表現不同層級的世界,但也帶有格式化。一般以一主體圖像為中心,兩邊多為對稱型圖像排布,嚴格遵守上下方位和時間順序進行配置組成完整故事情節,使畫面內容較為豐富,具有連續性和韻律感。將一件完整的故事或場景,以分層的方式將幾段連續的畫面分層布局,將各個場景的畫面片段巧妙地組合到同一畫像石中。
分格層次使畫面具有線性的韻律,橫向分格使畫面具有左右的縱深空間和觀看的順序性。
水平線使圖像顯現出平靜、莊重、穩定的特點,而在構圖中的多條平行線分割,讓畫面極具平穩平靜的特點,既起到了分割畫面的功能,也使畫面具備了使觀者感到平靜的特點。
每一條分割線,不僅僅是分割畫面,更是畫面中的重要構成。
在整體畫面都是橫向走向的平衡中,垂直線的出現可以起到突出畫面的作用。垂直線的特點是更具韻律感,打破相對平淡平穩的橫向構圖走向,將觀看焦點集中到垂線構圖部分。
漢畫像磚與先秦繪畫的飄逸寫實及魏晉的靈動風骨不同,它位于其間帶有的則是一種粗糙卻又細膩的美學感受,它簡單、輕松帶有著屬于漢時代的生機活力?!耙詧D說史,勸教后人”,漢畫像磚可以說是漢民族初期文化精神的“鏡像”呈現,是漢民族內在精神本質的圖像表達。它將漢代的生活樣式、教化故事、典籍章程等都以石刻藝術的形式永遠記錄下來,于千百年后一一展現,帶人們領略漢時的文化生活場面。
以圖像講述歷史,用線條記錄圖像?!皥D成經,書成緯;一經一緯,錯綜而成文?!?/p>
作者單位:魯迅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