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鵬飛



博物館最重要的職能之一是館藏文物的修繕保護,要求博物館的相關管理人員利用傳統技藝,并結合現代化的修復手段,對不同類型的館藏文物進行保護管理,確保文物的原貌得到充分的展現,并且發揮出文物的教育功能和展示價值。但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部分修繕文物在修繕的過程當中存在較為明顯的問題,導致很多文物的修繕工作未能真正的達到目標。泰安市博物館依托岱廟建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開展保護性修繕工作,也需要對多種影響因素進行合理的管控。
泰安市博物館是一所集中展現泰山歷史文化的地方性綜合博物館,1986 年依托岱廟建館,現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它除了對整個泰安市的文物進行陳列之外,還負責文物征集、文物保管、文物研究等多項工作,還需要為整個寺廟的管理工作提供載體。可以說泰安市博物館既是保護的機構,也是對文物進行研究和教育的機構。從泰安市博物館的功能進行分析,它可以作為對外宣傳的旅游窗口。泰安市博物館有5個職能科室,正式工作人員有77人。岱廟是泰安市博物館的載體,同時也是古代帝王奉祀泰山神靈的地方,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在實際管理的過程當中,需要針對它的文化特點和博物館的職能進行協調,所以保護管理難度比較大。
泰安市博物館存在的問題
文物庫房老舊。泰安市博物館的文物庫房建在岱廟內,建于1984年,采用二層仿古式混凝土結構,建筑面積達到1500平方米。從整個博物館的結構以及基礎設施進行分析,與文物保護相關的基礎設施數量相對較少,現有的基礎設施條件也非常的簡陋,無法對文物保護的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進行合理的調控,也未能達到防蟲和存放的指標,所以在文物保護管理的過程當中,很難對部分特殊性的藏品進行科學管理。
沒有現代化的展陳空間。泰安市博物館并不是一個單純的博物館,它是由博物館與廟宇集中為一體的區域,所以從整個博物館的結構來看,沒有過多的適合文物展示的現代化館所,很難對館藏文物進行有效的宣傳。泰安市博物館依托的是岱廟,它是全國重點文物的保護單位。因為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古建筑內無法安裝現代化的展陳措施以及設備,所以這兩個矛盾的存在限制了泰安市博物館展陳空間的規劃,導致很多文物產品無法安全地展出,只能保存在文物庫房當中。
缺乏文物保護。通過對泰安市博物館的運行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館內的工作人員大多數都是在進入到博物館工作之后,才針對博物館專業的相關知識進行學習,而且大部分工作人員在工作之前都沒有接觸過博物館管理相關的內容,因為缺乏必要的理論性知識,所以在后期管理的過程當中存在比較大的難度。盡管有一些工作人員已經經過專業性的培訓,但是因為培訓的次數以及培訓的力度有限,所以從整體的情況來看博物館并沒有具備較強專業性的隊伍。從整個人才培養以及人才發展的角度進行分析,因為缺乏文物科技保護技術性人才、修復技術性人才、展層設計技術性人才、社交宣傳技術性人才,所以在實際管理的過程當中很難推廣一系列的工作。
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性修繕的具體策略
采集文物信息。文物信息的采集是泰安市博物館在針對館藏文物進行保護性修繕工作時需要操作的基本步驟,也是做好保護性修繕管理的主要措施之一。在進入到實際工作狀態之后,博物館的館藏人員需要先對不同類型文物的基本信息進行收集以及整理,確保基本信息的準確性。其實具體的操作過程就是將所有的館藏文物的基本信息進行收納,具體的內容包括文物的編號、文物的名稱、文物年代、材質獲取的方法、文物的背景、文物的來源、文物的制作工藝,以及文物的外觀等等。將以上的信息收集整理結束之后還需要重點針對文物的保護現狀進行深入地探討以及調查,這是對文物進行后期保護性修繕工作的主要渠道。
對文物分門別類。我國的文物數量相對較多,而且類型也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在進行文物修繕的過程當中,現場工作人員必須要對文物的具體內容進行分析,并且因物制宜制定針對性的修繕方案,比如陶瓷類的文物,需要使用陶瓷技術進行修復,紡織類的文物就需引入新型的紡織技術等等。所謂的因物制宜原則,其實就是對不同類型的文物進行保護性修繕時必須要以文物的實際情況作為基礎,為了達到文物保護性修繕的目標,采取針對性的修繕措施以及修繕手段。事先對不同類型的保護性文物進行分類,可以確保修繕手段以及修繕措施的選擇具有合理性。其實不管是對哪種類型的文物,進行修繕分類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提高保護性文物修繕效果的主要策略之一。泰安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按照文物的材質進行分類,比如將文物分為紙質文物、青銅文物、玉石文物、陶瓷文物等等不同類型,在修復的方法方面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而且不同類型的文物修復的難度也不盡相同。只有在前期進行合理的分類,才可以確保館藏文物修繕的效果得到提升。
制定文物修復方案。博物館的館藏文物修繕工作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所以在進行實際管理的過程當中,現場工作人員必須要根據不同類型的文物的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修繕方案,只有確保修繕方案符合修繕文物的指標,才可以確保最終修繕的效果符合預期的目標。一般情況下文物修繕的方案都需要以文物的材質、歷史文物的體積、文物的組成部分等內容作為基礎,了解這些數據以及信息之后,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具有較強針對性的修繕方案。當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當中,還需要針對文物破壞的情況,對文物修復的目標、文物修復的過程進行明確。對于泰安市博物館,因為具體涉及的文物類型相對較多,所以在修繕方案制定時,必須要按照基本修繕的原則,對相關工作人員的主要工作任務進行明確。基本的修繕原則主要有最小干預原則,可辨識原則,環境統一原則,以及可逆性原則等等。在進入到文物修繕方案制定階段之后,更需要深入研究修繕技術以及修繕具體操作規程。了解相關的數據以及信息,明確所有的影響因素,在前期預防意外事件的出現,才可以確保館藏文物修復工作可以順利地完成。
加強新技術應用。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每一個行業都已經逐漸地融入新型的科學技術,這些新技術方便了人們的工作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從博物館館藏文物管理的角度進行分析,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文物保護也朝著多元化的方向前進。各種類型的新技術不僅可以提高文物修繕的效果,對保護性修繕目標的實現也可以起到積極的影響。所以在實際管理的過程當中,需要加強新技術的優化以及應用,整體提高文物修繕的效果。以文物信息采集作為案例進行分析,使用傳統的信息采集方法一般是拍照,但是這種拍照的方法只能對文物的外觀進行收集,很多信息缺乏立體性以及直觀性,在后期的文物修復工作當中,這些單一的信息無法提供巨大的幫助。如果博物館可以使用現代虛擬技術對文物進行信息收集,就可以更好地進行后期的修繕,因為它屬于一種創新性的信息采集技術,涉及三維立體技術的內容,可以確保文物在修復之后效果更加明顯。而且在修復之前,修復工作者可以利用三維立體技術對有可能產生的修復效果進行瀏覽。這種修復方法與傳統的繪圖方法或者傳統的拍照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精準性。除了三維立體技術,現代虛擬技術等新技術之外,現在在整個行業以及領域內出現的新技術相對較多,比如紡織物的清洗技術,紡織物的修補技術等等。要想確保這些新技術得到推廣,就需要將一線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進行提高。
人類社會在發展進程當中,不同的時代以及不同的階段都產生了不同的文明,這些文明對人類未來的發展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著人們的現代生活方式。每個城市的博物館都承擔著人類文明展現以及文化儲存傳播的重要責任,博物館的館藏文物蘊含著豐富的人類文明智慧,也蘊含著不同時代的文化特點。所以對于人類文明以及人類文化的傳承而言,城市的博物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博物館在對館藏文物進行展現以及管理的過程當中,因為受到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總會不可避免地出現損壞的問題。因此相關管理人員需要針對博物館館藏文物進行保護性的修繕工作。在具體操作的過程當中,可以從信息采集,維度分類以及方案制定等多個方面入手,選擇合適的修繕技術以及修繕方案,使館藏文物的原有價值充分地展現出來。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