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道權
實施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通過幾年來的貫徹落實和實踐探索,此舉的正確性和重要性不僅得到了充分彰顯,而且正在全國向縱深推進。
然而,有些地方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了“跑偏”現象:一是對鄉村振興的理解和把握不夠準確、不夠透徹。二是有些領導干部急于求成,想一朝一夕就搞出“名堂”來、走捷徑,暴露了這些領導工作作風粗糙,對當地的發展認識不足,缺少與中央精神對標、找出自身差距的思路。三是“跟風”現象比較突出。照搬照套、機械模仿導致經濟社會大倒退,類似的苦頭,歷史上我們已經吃得不少了。四是側重營造“眼球工程”、“觀賞工程”,想靠大興土木吸引人們的眼球,很多項目蜂擁而上,一個比一個氣派、豪華,但由于脫離當地實際,沒有特色,景點“克隆”,“千村一面、萬戶一樣”,不但違背了中央精神,還造成了人力、物力、財力的巨大浪費,得不償失。
今年是我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第五個年頭,也是以實際行動和成果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關鍵年。進一步貫徹落實好這項偉大工程,圓滿交上這張“考卷”,既牽涉本區域的發展前景,又關系著全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局。各地要以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當前,謀劃長遠,對那些既不符合鄉村振興發展要求,又不符合地方實際的發展目標加以修正,防止和杜絕鄉村振興“跑偏”現象繼續出現。
(本欄編輯 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