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學深 陳偉 李佳城 李雨遙 孫洋
摘要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汽車的數量也越來越多,汽車駕駛員的數量也隨之增長,同時也增加了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文章以曲靖局的駕駛員為研究對象,在全面調查駕駛員不安全行為影響因素的基礎上,結合定性與定量的方式,利用文獻調研、實地調查、問卷調查和訪談等綜合方法,深度剖析影響駕駛員安全行駛的各種因素,進一步提出合理的駕駛員安全行為考評機制,最后提出可采取的預防駕駛員不安全行為的具體措施,為道路交通事故的預防與控制提供實用性的參考。
關鍵詞 駕駛員;道路交通安全;不安全行為;影響因素;管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 U49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2)08-0184-03
0 引言
我國每年交通事故發生約20萬起,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近6萬人。截至2020年末,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28 087萬輛,全國交通事故萬車死亡人數及增速均存在下降趨勢,道路交通安全狀況有好轉的趨勢,但是,道路交通事故導致的人員死亡總數仍較高[1]。據統計數據表明,有超過70%的交通事故是由于人的因素造成,超過95%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是由人的因素造成。因此,如何提高駕駛員安全駕駛意識,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1 駕駛員不安全行為定義
不安全行為是指造成人身傷亡事故的人為錯誤。包括引起事故發生的不安全動作,也包括應該按照安全規程去做,而沒有去做的行為。不安全行為反映了事故發生的人的方面的原因。駕駛員的不安全行為即駕駛員因自身的各種因素造成了人身傷亡事故的人為錯誤。駕駛員十大駕車不安全行為具體內容包括:
(1)未取得或未攜帶駕駛證、行駛證。
(2)超過道路限制車速。
(3)酒后駕駛。
(4)疲勞駕駛。
(5)不系安全帶。
(6)違反交通信號行為。
(7)行車中強行超車。
(8)超載駕車行為。
(9)醉駕。
(10)車輛運行中撥打接聽手持電話。
2 駕駛員不安全行為影響因素分析
曲靖局的駕駛員不安全行為因素調查采用問卷調查和實地訪問的形式,對象為隨機訪問的曲靖局的駕駛員。曲靖局的駕駛員不安全行為的人為因素主要包含基本素質、性格情緒、安全意識、駕駛行為習慣和環境知覺五個模塊。
2.1 駕駛員素質指標分析
素質指標包括年齡、駕齡、學歷、駕車頻率、違規次數、交通事故次數等。曲靖局的駕駛群體特征如下:
第一,受訪駕駛員的年齡段在35~50歲之間比較多。因為在人力招聘的考慮上,優先選擇經驗豐富的駕駛員。第二,受訪駕駛員的駕齡長,駕齡范圍為10~33年,其中駕齡超過20年的駕駛員占比最高,因為曲靖局將司機駕齡看作是安全駕駛的重要影響因素,認為駕齡長的司機經驗豐富,對危險的發生具有較高的敏銳度,對事故的應變和處理能力比駕齡低的司機要強很多。第三,受訪駕駛員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初高中畢業的駕駛員占比最高。即使曲靖局的駕駛員學歷不高,但擁有專業的駕駛技能、豐富的駕駛經驗、良好的征信等,整體的綜合素質比較高,符合正常駕駛出行所要具備的基本要求。第四,受訪駕駛員的駕駛里程數相對較長,曲靖局的所有駕駛員的駕駛里程均在20萬km以上。由于電力行業的運維工作較多,需要經常在外作業,加上很多線路在偏遠的山區,因此,出行耗時較長,行駛里程較遠。第五,受訪駕駛員出現違規或交通事故的頻率相對較低,一年內有6人發生過交通違規現象,1人發生過交通事故。曲靖局駕駛員的整體安全意識較高,在行車過程中十分注重安全,交通事故發生率極低。第六,受訪的駕駛員駕駛頻率高,有96.15%的駕駛員幾乎每天都有駕駛經歷。
2.2 駕駛員情緒性格分析
情緒是指伴隨著認知和意識過程產生的對外界事物態度的體驗,是人腦對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求之間關系的反應。情緒因素包括冷靜、抱怨、易怒、抑郁和暴躁五個方面。在受訪的駕駛員當中,那些容易出現煩躁、抱怨、憤怒、亢奮、激動等情緒的駕駛員,這部分群體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要高很多。某些曲靖局的駕駛員受家庭、工作環境和外部環境等因素影響,產生煩躁不安的情緒,或者駕車與乘員聊天,心情高度喜悅、興奮,極易誘發不安全行為。另外,由于駕駛員的工作繁重而單調,加上常年奔波在外,一定程度上會產生心理疲勞和厭倦行為,這種不良狀態不利于安全行車,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性格是一個人對現實穩定的態度,以及與這種態度相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征。性格因素包括喜歡冒險、喜歡行動、關心他人、受歡迎和喜歡熱鬧五個方面。不同性格的人,處理同一件事情的方式也會有所差異。在受訪的駕駛員當中,那些性格安靜、沉穩、果斷的駕駛員出現事故或者違章的概率要比那些性格急躁、魯莽、易怒的駕駛員要低很多。因為性格沉穩的人往往心思比較細膩,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和突發事件,往往會冷靜思考,采取合理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盡量將風險降到最低。與之相反,性格暴躁、易怒的人往往表現出做事不顧后果,處理事情比較情緒化,對行車安全造成威脅。
2.3 駕駛員安全意識分析
安全意識是指人們在頭腦中建立起來的生產作業必須安全的觀念。駕駛員安全意識因素包括安全目標、安全態度、尋找刺激、僥幸心理、無所謂心理、盲目自信和爭強好勝7個具體評價指標。少部分曲靖局的駕駛員的安全意識有待提高,仍然對交通違法抱有僥幸、盲目自信心理,認為自己的駕駛技術高超,即使違反交通規章,也不一定會造成危險。在國企單位工作的駕駛員,雖然有充分的學習交通安全法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往往自身投入度不高或單位對駕駛員系統地學習的交通安全知識的監督力度不夠,導致對交通法規的學習效果不佳。
2.4 駕駛員行為習慣分析
行為習慣是行為和習慣的總稱。人們的行為習慣是在一定時間內逐漸培養成的,具有后天習得性的特征[2]。駕駛行為習慣因素包括駕駛時是否關注行人、注意道路、注意車輛、保持安全距離以及在超車、變道、轉彎時是否遵守交通規則等六個具體評價指標。曲靖局的少數駕駛員在保持安全距離、注意車輛和遵守交通規則等方面存在問題,具體表現為:
(1)緊跟前方車輛或不與其他車輛保持安全距離。
(2)警告其他慢速車輛讓行。
(3)超車、變道、轉彎時出現不同程度的違反交通規則。
究其原因是駕駛里程較遠,駕駛員為了更快到達目的地,特別是在經過村莊的路段,道路交通的監控設備較少,抱著僥幸心理,做出一些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
2.5 駕駛員環境知覺分析
環境知覺是指個體對環境中的各種刺激產生感覺,并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將其組織成高一級的心理模式的過程。環境知覺因素包括因為他人、因為自己、因為車輛、因為其他因素四個具體評價指標。
曲靖局的駕駛員在環境知覺模塊存在問題相對集中,主要表現以下特征:
(1)受訪駕駛員認為自身交通事故的發生是由于其他駕駛員的冒險行為、駕駛技能缺陷、高速行駛、超車和行車距離太近而導致的。
(2)受訪駕駛員認為自身的超車、高速駕駛、緊跟前面車輛、酒駕和駕駛技能差是其發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3)受訪駕駛員認為或有時認為自身發生交通事故是因為車輛的故障。
(4)壞天氣、糟糕的燈光條件、危險路況也是曲靖局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所在。
因成長環境、受教育水平、年齡等因素導致不同人對同一現象有不同看法[3]。大多數曲靖局的駕駛員認為他人原因和自身違法行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車輛的機械故障以及意外情況是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次要原因。
3 駕駛員安全行為考評機制
為了進一步規范駕駛員的駕駛行為和保障安全行車,曲靖局推行科學的駕駛員安全行為考評機制,具體落實措施如下:
第一,注重思想與行動相結合。考評機制不只是以駕駛員是否發生事故和是否違規作為考量,更要注重駕駛員的理論學習和思想教育,培養和提高駕駛員的精神品質,樹立安全行車的意識,把自已的安全行為與道路交通安全緊密聯系起來。
第二,實行細化考核、量化考核。以一種相對公平的考核方式,使駕駛員的工作更有可比性,體現公平公正。但是,駕駛員的工作與車間員工生產加工零件不同,想要實現絕對的量化難度很大,不能體現真正意義上的公平。駕駛員應發自內心地意識到考核評價機制所存在的意義,不要為了應付考核而工作。
第三,擺正激勵和處罰的關系。對于那些做到安全行車的駕駛員,給予物質或精神的獎勵,并且公開表揚。通過鼓勵這些駕駛員發揮帶頭引領的模范作用,對存在不安全行為的駕駛員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激發駕駛員安全駕駛的行為和思想,從而營造一種安全行車的良好氛圍。對于那些存在僥幸心理、無視法律法規的駕駛員,要充分發揮考核評價機制的懲戒作用,必須進行處理或處罰。
4 曲靖局駕駛員行為安全管控具體措施
4.1 法規與道德相結合規范駕駛行為
為了更好地規范駕駛員的駕駛行為,要充分發揮法律和道德的作用,相關單位也要嚴格監管。目前,對于違法違規的駕駛員,在法律層面上只有扣錢和扣分這兩種懲罰方式,無法起到很強的約束作用。在法規層面,駕駛員除了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等法律法規之外,也要嚴格遵守單位內部的關于交通安全的規定。在道德層面,強化道德對駕駛員的約束,把道德捆綁到駕駛員的安全行為上,一旦發現駕駛員違章,不僅需要扣錢扣分,還需要當眾檢討。當實行法律與道德同行時,駕駛員也會很在意道德上的懲罰,這樣一定程度上會減少交通違法、違章行為,降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4.2 全面提升駕駛員的安全意識水平
安全風險知覺與不安全駕駛行為有一定的負相關關系,當駕駛員感知到的風險越高,做出的不安全駕駛行為的可能性越低。當駕駛員對安全相關規章的知覺越積極,發生違章駕駛的行為就越少。駕駛員作為交通道路的重要角色,應當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負責,在日常駕駛過程中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和規范自身的行為,最大限度地降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4]。曲靖局可以通過典型的交通法規及案例學習、駕駛技術強化訓練、安全經驗分享、駕駛行為安全觀察和特殊駕駛情境風險預知預控訓練等多種方法和手段,強化駕駛員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識和安全責任意識,增強駕駛員行車安全的自覺性,真正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落實到位。
4.3 開展多樣化的道路安全教育培訓
通過開展常規例行培訓、專家主題講座、觀看視頻、實景模擬訓練、駕駛技能強化培訓考核和現場目視化管理等多種形式的交通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加強關注行人、注意道路、注意車輛、保持安全距離和遵守交通規則等方面駕駛行為習慣培養與訓練,并結合單位內部的行為安全考評機制,針對不同的違規類型而開展特定的專題培訓,考評成績合格才能返崗[5]。駕駛員通過深入剖析事故發生的具體原因,以事故案例警示自己,嚴格規范自身的行為,逐漸培養良好的駕駛習慣,為安全行車奠定堅實的基礎。
4.4 不斷提高駕駛員的情緒管理能力
提升駕駛員的心理情緒自控能力,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運用心理反應原理,提高駕駛員心理調節能力,駕駛員不僅要認識到負面情緒帶來的不良影響,更要主動控制和管理情緒[6];第二,運用心理適應原理,針對駕駛技能開展嚴格的培訓或訓練,糾正駕駛員的不良駕駛行為習慣,使其在緊張、復雜、危險和干擾頻繁多變的環境條件下,能夠正確、全面地感知信息,及時準確地判斷和處理情況;第三,運用心理容量原理,增強駕駛員在行車中對挫折的容忍力。駕駛員心理容量越大,挫折容忍力就越強。
5 結論
綜上所述,交通事故的發生是由駕駛員的不安全行為和車輛的不安全狀態兩大因素組成,而駕駛員的不安全行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在分析影響駕駛員不安全行為的各種因素的基礎上,將安全行為考評機制和其實踐過程相結合,總結歸納出關于駕駛員安全駕駛的具體措施,對交通安全管控的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利于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官網.《中華人民共和國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http://www.stats.gov.cn/xxgk/sjfb/zxfb2020/202102/t20210228_1814159.html,2020.
[2]Xiao Yu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unsafe driving behaviors of online car-hailing drivers in china.[J]. PloS one,2020(4).
[3]黃榮毅. 汽車安全駕駛的影響因素與完善對策[J]. 時代汽車, 2021(23): 193-194.
[4]張雪輝. 芻議如何提高汽車駕駛員的安全駕駛意識[J]. 大眾標準化, 2020(14): 132-133.
[5]岳凱. 道路交通駕駛員不安全行為影響因素分析[D]. 北京:中國地質大學, 2021.
[6]邱祖漢. 心理素質對駕駛安全的影響及對策[J]. 現代職業教育, 2020(46): 194-195.
收稿日期:2022-03-08
作者簡介:胡學深(1985—),男,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行政辦公綜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