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2021年,中鐵三局黨委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主題活動,不斷深化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貫徹,團結帶領廣大員工守正創新、開拓進取,書寫了“跨越發展、政通人和”的奮進篇章。黨史學習教育是新時代新發展階段黨的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動課堂。了解歷史才能看得遠,理解歷史才能走得更遠。聯系中鐵三局70年艱苦創業的征程,我們心潮澎湃,感慨豪邁。作為共和國的長子,中鐵三局70年的奮斗史就是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光輝史。
一百多年前,在上海望志路106號和浙江嘉興南湖游船上,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通過了黨的第一個綱領和第一個決議,標志著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個新型的以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以馬克思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從登上中國政治舞臺的那一刻起,中國共產黨就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矢志不渝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欲知大道,必先學史。我們黨從1921年成立時僅有50多名黨員,經過28年浴血奮戰、建立新中國;走過百年光輝歷程,在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執政70多年;發展成為擁有9500多萬黨員、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
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黨的歷史經驗是在歷經艱辛、飽經風雨的長期摸索中積累下來的,飽含著雄壯與滄桑,凝結著無數共產黨人的鮮血和汗水,充滿著全黨同志的智慧和勇毅。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勇往直前。黨的歷史是道路自信的無窮底氣所在和奮斗不止的力量源泉。中鐵三局的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從黨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不斷增強思想自覺、政治自覺,以對人民的赤子之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奮勇前進。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全黨同志,要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這也是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動力源泉。只有一心一意,凝心聚力,初衷不改,發揮馬克思主義在思想領域的主心骨作用, 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并指導實踐,才能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性、強烈的歷史責任感、真摯的為民情懷和鞠躬盡瘁的奉獻精神,扎扎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在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當下,中鐵三局更應該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迎難而上,順勢而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道上砥礪前行,以勇于擔當的責任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全面開啟建設行業領先、國內一流企業的新征程,為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奮斗。
牢記使命,勇于擔當。在全黨范圍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史為鑒,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作為戰斗在新時代基本建設第一線的中鐵三局的黨員領導干部,必須通過黨史學習教育,自覺接受紅色傳統教育,常學常新,不斷感悟,鞏固和升華理想信念。要從理論和實踐的高度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更好地從黨的輝煌歷程中汲取奮進力量,更好地印證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無比正確,從而義無反顧、責無旁貸地擔當起新時代的歷史使命。
總結經驗,迎接挑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愿景宏偉,前途遠大。但是,必須清醒認識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復興偉業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著各種嚴峻的挑戰。在百年歷史的新起點上,容不得任何停留、遲疑、觀望。習近平總書記說,學習黨史,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只有科學把握歷史規律,按歷史規律辦事,我們才能無往而不勝。通過學習黨的歷史,認識和把握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創造的豐富經驗,獲得思想的啟迪、知識的武裝,提高實戰本領,我們才能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在前進的征途上腳踏實地,繼往開來,勇于跨越,追求卓越,不斷創造新業績,取得新成果。
回溯中鐵三局的光輝歲月,自建國初期成立至今,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步發展壯大,經歷了70年極不平凡的歷史征程。1952年,為開發東北森林資源,鐵道部從衡陽鐵路局等單位抽調千余名職工,奔赴內蒙古牙克石組建庫圖段工程處;1953年初,抗美援朝鐵路工程總隊第一大隊4800余名筑路英雄奉命調入庫圖段工程處,開啟了披荊斬棘、所向披靡的創業歷程。建局初期,修筑的幾條森林鐵路均在大興安嶺林區深處,地處嚴寒地帶,氣溫最低達零下60度,冰封期長達6個月。冬季的大興安嶺,積雪沒膝蓋,溝塹山腰深達數丈。盡管原始森林的險惡氣候和環境給施工生產、職工生活帶來巨大困難,但是,老一輩三局人硬是在如此惡劣的環境里安營扎寨,住的是用樺樹皮、蘆葦席圍擋的簡易工棚,在冰天雪地里施工。大雪封山時,只能用野菜、菌類、樹葉充饑,夏季還要經受瘋狂的蚊蟲叮咬,痛癢難熬。工作條件極為簡陋,主要工具就是鍬鎬、鐵錘、筐蘿和扁擔,從路基作業到鋪軌架橋,基本上都是肩挑人扛的重體力勞動。老一輩三局人滿懷一腔熱血、一片愛國赤誠,用雙手鋪、雙肩挑,將東北林區的鐵路一米一米向前延伸。就是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發揚吃苦耐勞、敢打硬拼的開拓精神,以頑強的毅力和艱苦卓絕的奮斗,先后建成了牙林線、長林線、湯林線、京承線、通讓線等國家重要能源線,完成了松花江大橋加固工程。老一輩三局人憑借勤勞智慧,用一雙凍不壞的手和一副壓不垮的鐵肩膀,筑起新中國搶運木材和石油的鋼鐵大動脈,寫下了彪炳史冊的鐵路建設光輝業績。1968年,因國防戰備及三線建設需要,中鐵三局(鐵道部第三工程局)奉命挺進山西,修建3201線(寧苛鐵路)、3202線(太焦鐵路)并在山西扎根,為晉煤外運和革命老區經濟建設,鋪就了一條條新的創業之路、希望之路、發展之路。
70年來,三局人為祖國的鐵路建設事業南征北戰、風餐露宿,走過艱苦歷程,開創輝煌業績,譜寫了壯麗篇章。冒著朝鮮戰場的炮火硝煙,頂著美國飛機的狂轟濫炸搶修鐵路;越過非洲酷熱的莽莽瀚海,修建中非友誼的坦贊鐵路;從大興安嶺的冰天雪地,到大西南崇山峻嶺,錘煉出吃苦耐勞、不畏艱險、敢于超越、敢打必勝的精神風貌。1954年,為支援越南人民的救國斗爭,鐵道部從三局抽調了1000多人組成了中國交通工程公司102縱隊,于當年11月21日進入越南,修建睦南關至河內的鐵路。從冰封雪飄的高寒地帶一下子來到亞熱帶的越南,職工一時難以適應,吃了很多苦,克服了重重困難,甚至冒著流血犧牲的危險,僅用一年時間,圓滿完成了修建任務凱旋回國。在太焦線建設中,職工們克服了太行山區艱險的地理環境和惡劣的氣候條件,戰勝了施工中遇到的重重困難,經受了無數次生與死的考驗,太焦線每米路基都浸透著三局人的汗水和鮮血, 209公里鐵路線上,留下80多位英烈,他們的英雄壯舉與太焦線共存,與太行山長在,永遠鼓舞和激勵著后來人劈波斬浪,砥礪前行。
中鐵三局因鐵路建設而生,伴隨著祖國進步發展成長,始終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擰在一起。70年來,中鐵三局在巍巍群山之間,在茫茫戈壁荒漠,穿越千山萬壑,聯通城市鄉村,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現代化建設,樹立了一座座不朽的歷史豐碑。先后完成寶成復線、豐沙二線、太焦線、邯長線、新菏線、膠濟復線、侯月線、京九線、青藏線、玉磨線和京滬、哈大、滬昆、西成、成蘭、京沈、濟青、商合杭、京張、銀西、贛深高鐵等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建成百余條鐵路的累計長度占到全國鐵路版圖總里程的十分之一以上。
2014年以來,中鐵三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指示,貫徹新發展理念,謀求高質量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在鐵路工程建設機械化、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上取得較大突破,三局鋪架、運輸、建筑、電務和三局地鐵等企業品牌享譽社會,黃黃高鐵蘄春軌枕廠智能車間實現布局標準化、工序自動化、生產智能化、管控信息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北戰雪原穿林海,南跨瓊州亮椰島,東出山關通大海,西征大漠越昆侖。70年艱苦創業、風雨兼程,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到處留下三局奮斗的足跡,為國家富強、民族興旺、人民幸福,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和巨大的奉獻,匯聚了艱苦奮斗、改革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凝練了“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敢打必勝的堅強意志,樂于奉獻的高尚情操,清醒堅定的工作作風,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開拓進取的爭先意識”。
在黨的領導和指引下發展起來的中鐵三局,一路走來,歲月崢嶸。一代代三局人從當年的“不怕苦難,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到“戰天斗地,攻堅克難”的硬骨頭精神,從“清醒、堅定、團結、務實”的作風,“安全保工期,優質創信譽,管理求效益,全面爭第一”的指導思想,到“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品質擔當,知行合一;尚優至善,永爭第一”的企業信念,孕育形成的企業精神和企業信條,既是企業歷史文化的積淀和繼承,又是健康發展、行穩致遠的寶貴資本和精神財富,更是激勵廣大干部員工不斷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幾十年來,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全國文明單位”等國家級榮譽,培育了一批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和行業知名的先進集體與個人,充分彰顯了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主力軍的風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堅定信仰信念、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信仰信念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講,堅定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這是我們的政治靈魂,是經受住任何風浪考驗的精神支柱。通過學習黨史,我們更加深刻理解在100多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之所以能前赴后繼、奮勇前行,經過土地革命、萬里長征,歷經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又經過新中國建設和改革開放,在艱苦卓絕的斗爭中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靠的就是建立在堅定理想信念基石上的奮斗精神。70年來,全局廣大職工群眾、黨員干部堅守初心,勇挑重擔,以行動踐行百折不撓的斗爭精神,只爭朝夕、頑強拼搏,闖關奪隘、知難而進,在應對重大風險挑戰、克服重大工作困難、解決重大矛盾斗爭中敢于擔當作為,勇立時代潮頭,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爭當開路先鋒。歷史證明,我們靠的是堅持黨的領導,靠的是建立在堅定理想信念基石上的奮斗精神。

櫛風沐雨秉初心,深山大河架通途。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道路上,我們不忘初心,勇往直前,用信念和毅力探尋企業生存方略,用拼搏和奉獻把藍圖變為現實,續寫了新征程上的輝煌篇章。2016年以來,集團公司經營生產利潤三大指標逐年提升,新簽合同額從2016年的719.1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2003億元,首次突破2000億;營業收入從2016年的451.8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771億元;凈利潤從2016年的6.8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4.13億元;鐵路信用評價從2016年起連續9次穩居A類前列。幸福三局建設持續發力,在崗員工年收入與企業效益繼續保持同步增長,普惠員工的事業愿景變為生動實踐;品牌價值逐年提升,穩居中國中鐵第一方陣,企業綜合實力持續走強。集團公司被評為股份公司科技創新先進企業,有20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勝利召開集團公司第五次黨代會,確立了建設行業領先、國內一流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公司黨委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切實發揮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情懷 愛黨愛國愛企”主題活動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積極參與屬地防疫和防洪抗汛搶險,在河南、山西等地抗洪救災中聞“汛”而動,沖鋒在前,守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履行了央企的責任和擔當。
步入新時代,中鐵三局開足馬力、全速前進,以建筑產業價值鏈為主線,鞏固傳統業務優勢,推進相關多元經營,突出專業化、差異化特色,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施工領域逐步發展到鐵路、公路、地鐵、市政、水利、機場、碼頭、高層建筑等工程項目,成功實施了以霍永高速公路、科技研發中心、東營疏港鐵路等為代表的BT、房地產開發、PPP項目,實現承包經營與投資經營并駕齊驅,并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擁有鐵路、公路、市政、房建“六特六甲”資質的施工企業,成為全國首批、中國中鐵系統獨家獲批《鐵路運輸許可證》、擁有鐵路市場運輸實力的單位,成長為機制靈活、技術先進、競爭有力、充滿生機的國有大型現代企業集團。
新冠疫情暴發伊始,公司黨委快決策、早部署,團結帶領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沖鋒陷陣,用行動筑起了防控疫情的“紅色堤壩”。動員廣大黨員和干部職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上萬名黨員放棄春節假期,堅守防疫崗位,逆行戰斗在抗疫最前沿;堅持兩手抓,絕大多數項目領導干部和員工及時返崗,奮戰在復工復產第一線。運輸分公司2700余名員工堅守崗位,奮戰在3600公里鐵路線上,為全國疫情防控、工業生產和越冬度夏提供了能源保障,作出重要貢獻。公司累計捐款114.4萬元,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傳遞了愛心和力量。
常言道: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以史為鑒對于一個民族的前途和命運、一個國家的繁榮富強尤為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只有不忘歷史、學習歷史,才能不斷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中汲取營養;只有卓有成效地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才能深刻了解苦難輝煌的歷程,才能明確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才能凝聚起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每個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不管處在哪個層次和崗位,無論過去曾經做了多大貢獻取得多大成就,都要集中精力,靜下心來,認真投入學習黨史、感悟黨史活動之中,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得。要從黨的百年征程中汲取前進智慧,切實增強建設卓越型企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事業只有干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出來的輝煌。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落實集團公司第五次黨代會提出的“兩新一高再跨越,十個重點創一流”戰略目標和實現“十四五”高質量發展規劃的關鍵之年,也恰逢中鐵三局建局70周年。欣逢盛世,面臨艱巨任務和空前的壓力,需要越是艱難越向前的奮發姿態,也需要越是考驗越向前的奮勇精神,更需要越是攻堅越向前的奮斗豪情。實干書寫精彩答卷,奮斗開創美好未來。2022年,公司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偉大建黨精神凝神聚魂,堅持“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定實施“十四五”戰略不動搖,聚焦高質量發展,以建設行業領先、國內一流企業為目標,以“項目管理提升”為主線,深化改革創新,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奮力奪取企業發展新成就,建功新時代。
新的藍圖已經繪就,出發的號角已經吹響。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全局要上下團結一致,同舟共濟,拼搏奮斗。各級領導干部更當身體力行,率先垂范,擔當作為,引領中鐵三局這列“高速動車組”不斷跑出新時代的“加速度”,走上一條高質量發展的康莊大道,譜寫企業新時代華章,以優異的成績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本文作者 中鐵三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