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小麗 劉德軍


關鍵詞:上前牙列缺失;CAD/CAM牙種植導板;種植修復;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8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3--01
牙列缺損是指牙齒出現缺失導致的,患者恒牙列不完整,常見發病人群為中老年人群,牙列缺損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病患的牙齒出現了缺失,導致恒牙牙列不完成,機體的咀嚼、發音以及口腔功能因此受到嚴重影響【1】。牙種植修復術是治療該病的主要臨床手段,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精進與普及,為提高手術精度與療效,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越來越多應用到牙種植修復術中【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自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10例需即刻種植修復的上前牙列缺失患者,所有患者均經影像學和臨床癥狀表現檢查確診,為保證此次研究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所有患者符合牙種植修復書的相關手術指征,臨床資料完整,自愿配合本研究進行治療,并在相關文件上進行簽字說明。入組樣本排除凝血功能障礙及認知及語言功能障礙、精神障礙以及對手術藥物有禁忌的患者和嚴重感染性疾病患者,指標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均完善X線、CT線檢查,術前對口腔進行消毒處理后,進行局部麻醉,并對殘留患牙進行清除。
1.2.1常規種植組:術前準備完畢后,將待種植牙體植入牙列缺失處。
1.2.2 CAD/CAM組:術前準備完畢后根據軟件設計的方案,使用數字化導板種植方式(CAD/CAM牙種植導板)去進行種植手術。
1.3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并對比兩組患者術后植入體的空間位置偏離值,手術前后咀嚼能力與語言功能評分和術后美觀度、骨吸收情況和患者對治療效果滿意度的比較。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21.0軟件統計進行統計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100%)]表示,行x2檢驗。若P<0.05說明存在對比意義。
2結果
3.討論
牙列缺損是臨床常見疾病之一,特別是上前牙由于外傷,齲壞等原因常出現缺失,對患者的面部美觀影響較大。種植牙修復是目前針對牙列缺損的主要修復方式之一,上前牙區由于唇側牙槽骨壁較薄常存在骨量不足的情況,且牙槽骨較窄,對種植體的植入位點和植入方向的精確度要求較高,同時前牙區對美學修復的要求也更高,對于上前牙區種植,如何獲得更好的修復效果,是一直在研究并積極改善的課題之一【3】。隨著三維重建和CT在臨床的普及應用,通過計算機即可進行虛擬種植設計,模擬種植體與牙槽骨最終骨結合的狀況,從而設計出最佳的修復方案,快速成型是通過CAD/CAM,激光技術和計算機數控等技術聯合應用發展而成,可準確且快速的將計算機中的虛擬設計方案轉化為實物導板,方便進行臨床輔助治療,具有更高的精確性【4】。
經研究對比發現,將CAD/CAM牙種植導板應用于上前牙列缺失種植修復中,種植體植入位置精確性更高,偏差量更小,骨吸收效果更佳,患者的滿意度也更高,可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故此項治療方案應當在臨床上大力推薦。
參考文獻:
[1]唐孝義.牙列缺損修復對基牙牙體牙髓治療的要求探討[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11):67.
[2]張淑美,姚江武.數字化口腔修復(9)以修復為導向的種植導板CAD(附病例報告)[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6,32(5):309-311.
[3]芮宇欣.數字化導板在上頜美學區即刻種植中的臨床應用[J].實用醫技雜志,2017,24(8):903-904.
[4]李雪松.在數字化導板的引導下實現以修復為導向的無牙頜種植固定修復[J].中國口腔醫學繼續教育雜志,2017,20(5):30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