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永峰 白麗萍 額爾德木圖


關鍵詞: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棒球縫合法;傳統連續縫合法;價值
【中圖分類號】 ?R711.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3--01
子宮肌瘤是較為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疾病,具有激素依賴性特征,在30~50歲的女性中相對較為常見,隨著肌瘤體積的增大可引起患者腹痛、腹脹、白帶增多、月經異常等癥狀。目前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是該類患者的常用治療手段,具有損傷小、術后恢復快等特點。肌瘤剔除完成后進行有效的縫合止血是取得手術成功的重要環節,以往多應用傳統連續縫合法,近年來以棒球縫合法為代表的新型縫合手段臨床應用廣泛[1]。以下將分析在子宮肌瘤剔除術中采用棒球式縫合法或者傳統連續縫合法的實際價值。
1資料以及方法
1.1臨床資料
抽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76例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38例,年齡23~52歲,均數(38.5±1.4)歲;單發肌瘤11例,多發肌瘤27例;體質量46.5~79.6kg,均數(59.6±1.4)kg。對照組:38例,年齡22~53歲,均數(38.6±1.3)歲;單發肌瘤10例,多發肌瘤28例;體質量46.3~79.8kg,均數(59.7±1.3)kg。2組各項基礎資料具備可比性P>0.05。
1.2方法
2組患者均行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術中均為靜吸復合全麻,且2組患者的手術、麻醉均為同一組醫護人員完成。患者病灶與宮體交界處給予垂體后葉素進行注射,利用電鉤對肌瘤包膜直至瘤體進行斜切,借助抓鉗對患者子宮肌瘤實施妥善牽引,之后肌瘤以及包膜實施分離以及電凝,從而對肌瘤進行剔除。對照組為傳統連續縫合法,應用可吸收縫線對于子宮創面實施連續褥式縫合,在縫合期間平行走針進行連續縫合,確保絲線維持“8”字形,從而實現創面的縫合,在進行縫合操作時可借助氯化鈉溶液實施沖洗,確保手術視野。觀察組應用棒球式縫合法,患者子宮肌瘤根部妥善結扎,以可吸收縫線對患者切口創面底部進行進針,之后在切口外漿膜面進行出針,遵循從內進針以及向外出針的原則實施連續縫合,對縫合線進行收緊,在結束縫合后需要對子宮創面的出血情況進行細致觀察,存在針孔少量滲血時,可借助可吸收縫線以及小圓針對于局部滲血點實施“8”字縫合。
1.3評價標準
(1)記錄2組的一般圍手術期指標,即手術用時、術中縫合時間、術中失血量、術后排氣時間、臥床時間以及盆腔引流量等;(2)記錄2組的術后并發癥,如盆腔感染、尿系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
1.4統計學方法
文中數據行SPSS22.0分析,計量資料數據標準差為(x±s),組間數據行t檢驗,計數資料為[n(%)],組間數據行χ2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圍手術期指標組間對比
手術用時、術中縫合時間、術中失血量、術后排氣時間、臥床時間以及盆腔引流量等觀察組短于/少于對照組P<0.05。
2.2術后并發癥率組間對比
術后并發癥率觀察組為2.63%,對照組為10.53%,P<0.05。
3討論
子宮肌瘤的發病對于女性的健康狀況構成較大影響,可引起經期延長、腹痛、腹脹以及不規則陰道出血等,甚至可能誘發繼發性貧血。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的應用具有確切優勢,例如術中視野清晰、創傷性小以及患者術后恢復快,在手術過程中做好子宮創面縫合是確保術后切口愈合質量以及提升整體手術療效的重要環節,如若創面縫合方式應用不當將對患者的子宮創面止血造成影響[2]-[3]。傳統連續縫合法的應用需要跨越的距離相對較大,以及進行拉緊時力度較高,容易造成肌層的撕裂以及引起針眼出血。棒球縫合法則是更為科學的縫合手段,對進針路線進行優化調整,有利于縮短縫合距離并提升縫合質量[4]。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的手術時間、失血量等相關圍手術期指標優于對照組,特別是術后的并發癥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與傳統連續縫合法相比,應用棒球縫合法更有利于提升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的創面縫合效果。
綜上所述,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中采用棒球縫合法更有利于縮短手術時間及減少失血量,并可加快術后恢復及降低并發癥率。
參考文獻:
[1] 周文英. 棒球縫合法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中的應用[J]. 當代醫學,2020,26(34):161-162.
[2] 王和坤,黎曉立,區瑾華. 經臍單孔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中應用棒球縫合法的可行性及效果[J].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0,20(8):78-80.
[3] 鄧月萍. 不同縫合方法在子宮肌瘤剔除術中的臨床觀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1(18):71-72.
[4] 萬和平,韓慧珺. 垂體后葉素+Quill倒刺線+棒球縫合法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當代醫藥,2019,26(2):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