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云光

關鍵詞: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丹紅注射液;價值
【中圖分類號】 ?R74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3--01
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近年來的發病率較高,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腦梗死等。該類疾病的發生多與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高脂血癥以及血栓形成等有關,患者的發病急促且致殘和致死風險較高,其常見癥狀為胸悶、胸痛、黑蒙、頭暈、肢體無力、麻木等,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對于該類患者通常以西藥治療,例如抗血小板聚集、調脂、營養神經等,然而療效的個體化差異較大。丹紅注射液為中成藥制劑,具備通脈舒絡以及活血化瘀的藥用功效,是對胸痹、中風之癥治療的常用藥物,對改善胸痛、心悸、活動不利等癥狀有重要幫助[1]。以下將分析對老年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給予丹紅注射液的治療效果。
1資料以及方法
1.1臨床資料
抽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86例老年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均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齡62~87歲,均數(73.5±1.5)歲;病程1~12h,均數(5.5±1.2)h。對照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齡63~85歲,均數(73.6±1.4)歲;病程1~11h,均數(5.4±1.3)h。2組各項基礎資料具備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為常規藥物治療,如結合病情程度癥狀表現等提供抗血小板聚集治療、溶栓治療、營養支持治療、降糖治療、調節血脂治療以及降壓治療等。觀察組加用丹紅注射液治療,20ml/次,與0.9%氯化鈉溶液混勻后進行靜脈點滴,1次/天。2組患者均治療2周。
1.3評價標準
(1)對比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顯效:患者的癥狀、體征完全或基本消失,并且肢體運動功能等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的癥狀體征改善,相關功能有所恢復;無效:癥狀、體征以及相關功能等無明顯變化或進一步加重。(2)對于患者的神經功能、自理能力評估,方法分別為NIHSS卒中量表、ADL生活活動能力量表。
1.4統計學方法
文中數據行SPSS22.0分析,計量資料數據標準差為(x±s),組間數據行t檢驗,計數資料為[n(%)],組間數據行χ2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療效組間對比
治療總有效率觀察組為95.35%(41/43),其中顯效19例,有效22例,無效2例;治療總有效率對照組為88.37%(38/43),其中顯效16例,有效22例,無效5例。治療總有效率觀察組較對照組更高P<0.05。
2.2 NIHSS、ADL評分組間對比
治療前2組NIHSS、ADL評分對比P>0.05,治療后NIHSS評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ADL評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在廣大老年人群中的發病率較高,并且該類疾病的發病急促且進展速度較快,患者病情的產生和進展與血液的高凝狀態、機體血脂代謝異常等諸多因素有關,可造成腦組織受損影響患者的神經功能。對該類患者主要通過常規西藥治療,特別是近年來臨床醫療技術水平的快速提升以及藥物種類增多,使得該類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提升。中成藥制劑在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中近年來具有廣泛應用,如丹紅注射液屬于中成藥制劑,是對于胸痹、中風等疾病治療的常用中藥。例如近年來丹紅注射液在冠心病、腦血栓、心絞痛、缺血性腦病、心肌梗塞等治療領域均具有廣泛應用。該藥物是由丹參、紅花所組成,具有活血通經、活血化瘀以及祛瘀止痛等作用。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2]-[3],丹紅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能夠促進前列環素酶活性的提升,有利于血管擴張,幫助降低動脈壓,具有優良的抗血栓作用,還可改善機體微循環并抑制炎癥性反應。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通過聯合應用丹紅注射液治療,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治療之后的NIHSS、ADL評分改善情況好于對照組。提示,對于老年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通過運用丹紅注射液能夠顯著提升治療效果,該用藥方案值得應用及推廣。
綜上所述,對于老年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用丹紅注射液進行治療能夠獲得較為滿意的臨床療效,可改善神經功能并提升自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胡倩. 丹紅注射液在老年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治療中的臨床使用價值[J]. 中國現代醫生,2021,59(35):102-104,108.
[2] 陳寅螢,李華,吳萍,等. 丹紅注射液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理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21,27(15):188-196.
[3] 張吉雷. 丹紅注射液在急性腦梗死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 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版),2021,5(16):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