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飛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各種安全事故層出不窮,對社會安全和穩定產生了嚴重的威脅。為了減少事故和損失,相關消防部門應加強應急救援裝備保障體系建設,建立更完善的救援制度,充分發揮消防救援在我國安全事故處理中的價值和作用。文章對我國應急救援裝備保障體系的建設進行了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應急救援;裝備體系;救援隊伍;消防管理
隨著我國應急管理部門的建立,消防救援行動克服了以往救援力量分散、職責劃分冗雜的弊端,形成統一指揮、上下聯動的救援模式,向著專業化、規范化的進程演變。應急救援是我們在應急管理任務執行中實施減災救助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應急救援裝備的合理化運用則是整個應急救援過程的核心環節。應急救援裝備通常是指那些在應急管理救援工作中使用到的各種設備、工具、技術力量等資源,例如消防車、安全防火服、GPS定位系統、監控儀等。鑒于日趨復雜的應急救援任務,應急救援裝備作用的有效發揮對于提高救援隊伍的救援能力至關重要。因此,構建出一套符合我國應急救援所需要的裝備體系,對于確保我們黨和國家有效應對各類自然災害突發事故,維護經濟社會的穩步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應急救援裝備保障的主要特點分析
(一)突發性
通過對我國當前的應急救援裝備安全保障制度分析,發現該制度中的應急救援裝備只用于突發性、災難性事故。事故具有不可預見性,所以應急救援裝備必須在短時間內進行準備和調度,以節約時間,減少安全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傷害。近年來,自然災害事件在我國各地頻繁出現。如2008年汶川地震、2015年天津濱海特大火災爆炸事故等各種典型的重大事故都導致了嚴重后果,對于救援裝備和物資的質量要求也愈加嚴格,而救援裝備必須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起到最大作用,實現裝備的高效合理利用。
(二)多元化
縱觀以往各種重大事故救援現場可以清楚發現,救援裝備的種類繁多,且呈現出許多復雜的特征。根據需要救援的對象和目標不同選擇相應的救援裝備,導致了裝備種類的多樣化。通過對突發事故的分析,待保護救援的對象相對分散,指揮工作難度也較大,所以要求救援裝備指揮員必須具備高度的專業素質:冷靜面對,做好救援裝備合理調配;把握大局,做好統籌協調和規劃;加強裝備,保障指揮體系的有效建設。
(三)需求大
當我們面臨重大的安全事故時,對于救援裝備的需要也隨之增長,所以必須從各個方面入手,選用航空、工程、建筑、健康醫療等裝備,同時做好分配工作,各司其職,共同為應對重大安全事故不斷努力。在發生重大事故的救援現場,救援裝備數量、品類繁多,是滿足人民群眾安全應急處置的需要,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構建應急救援裝備體系
(一)建立裝備配備標準體系
我國目前的救援裝備的種類較多,但是標準較少。例如,以消防救援裝備體系為例,9個大類125種消防救援裝備中,只有9種裝備具有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其余116種偵檢、警戒、破拆、救生、堵漏等搶險救援器材裝備均無標準?,F有的裝備標準愈發不能滿足當前技術與產品的性能要求,例如現行的GA 494-2004《消防用防墜落裝備》并不能夠適應當今防墜落裝備技術的現狀和發展,限制了消防隊伍救援裝備的采購和使用。因此,消防應急救援迫切需要加快對應急救援裝備的標準化體系建設與完善。
應急救援管理部門現行的應急救援裝備物資使用配備管理要求——《危險化學品單位應急救援物資配備要求》,其中明確提到了應急救援裝備物資中雖然應該直接包括各類救援裝備,但這僅只是對于企業救援隊伍的基本要求,在法律上不應該直接包括作為?;菲髽I單位從事應急火災救援的其他專業隊伍。因此,相關人員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救援車輛裝備使用技術標準,明確各類技術救援車輛的技術類型和裝備數量,指導各類大型專業技術救援車輛的技術建設。
(二)優化裝備配備結構
在現有的法律法規等基礎上,裝備配備還應對以下幾點進行考慮:
第一,裝備配備需要考慮當地的建筑結構、道路交通等條件,如果是大型城市,市區內存在大量高層建筑,就必須考慮配備大型消防車;如果所在市區內的化工企業數量較多,則按照要求配備專門用于化學災害救援的車輛以及個人防護裝備,并常備大量洗消劑。
第二,對于我國西南地區,由于局部山區和高速道路的地震風險較大,地震、地質災害頻繁并且容易同時發生,所以一定要重點為山區消防部門提供地震搜索、爆破、救援等大型地質自然災害突發搶險應急救援基礎裝備,同時重點配置小功率瓶式噴水泡沫消防車、遠程監控自來水系統和供電監控系統。對于西北缺水的部分地區,應當及時配備一些小型大功率、自動運水機,以便于救援時不間斷地連續供液。
第三,消防隊伍應根據轄區的氣候情況和特點進行裝備配備。例如在東北、西藏等高寒地區,對于裝備的配備需要考慮防寒、防凍處理,必須做到人要防滑、車輛要防滑、救援器材要防凍。同時,國家應急救援隊也應該積極開展各種氣候條件下裝備和儀器的測試。例如,國家地震災害應急搶險搜索中心已經在黑龍江省黑河市對應急搶險裝備進行了實驗,測試了水力發電機液壓泵功率輸入、重型剪脹鉗拆除效果以及各種海事衛星廣播電話的無線通信和網絡傳輸效果等,為該裝備在各種氣候條件和環境下的實際使用提供了參考。
(三)建立裝備資源管理系統
隨著應急管理部的成立,可以將分散的救援力量凝聚在一起,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各個地區的應急管理機構要對救援裝備進行統一管理和分配,這就需要建立起高效的裝備資源管理體系。根據應急裝備資源管理制度要求,實現對應急裝備資源的統一劃分。目前,各地區災害管理機構的標準和裝備分類辦法各有差異,因此我們有必要從宏觀角度統一所有的應急救援裝備和技術資源。應急裝備資源管理系統的構建需要物聯網、互聯網、地理和信息系統等科技的支持,以實現對裝備和資源的實時監測和分析,在快速響應的基礎上對裝備和資源進行定位和部署。
(四)發展前沿技術在應急監督與裝備制造業中的作用
在未來中國產業改革中,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為主的現代信息技術將占有重要地位,將適用于各個領域,推動產業的創新和發展。因此,這些先進的信息技術要運用到我國的應急救援體系之中。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廣泛運用到預警監控系統、指揮調度系統、配套裝備物資管理系統、團隊管理系統等,形成一個實時、動態、智能化、高效率的應急管理服務平臺。目前無人機、救援機器人等先進科學技術已經被廣泛運用到了應急救援實戰中,為偵查、檢測和救援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方便。我們要緊跟時代的腳步,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推動現代化的應急管理及其裝備制造工程的改革與進步。
三、我國應急救援裝備的保障體系建設策略
(一)構建更為完善的裝備指揮機制
在新時代,應急救援裝備安全保障體系的形成與建設,需要建立更加健全完善的裝備安全指揮機制,能使應急救援裝備充分發揮重大的價值。救援行動中要著眼于安全事故發生的全局,做好統籌協調規劃,一旦出現了事故,應急救援裝備必須及時到達現場,救援時強調指揮系統上下連接、左右連接,以提高指揮質量,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在突發情況下,現場指揮工作需要靈活處理火災現場的實時狀態,并能根據現場事故的真實情況和原因做出合理的分析,建立一個更完美的防護指揮機制,應該切實搞好重大安全事故的有效風險評估,做好自然災害和其他突發事件的防護和預警,并且開發相應的裝備和命令計劃,一旦事故發生后,就可以立即啟動應急計劃。
(二)加強對救援裝備的高效管理與維護
為了完善應急救援裝備和安全保障制度建設,必須進一步加強對裝備的日常管理,嚴格控制它們的使用標準。指揮人員必須做到嚴格控制、及時清點裝備數量。一般而言,救援裝置和裝備的價值非常高,比如一輛化學救援汽車的價值是數百萬,滅火器、防毒面具、消防汽車等裝備也價格不菲,所以消防部門必須在工作中明確管理責任,由專業人員認真負責管理。此外,為了提高裝備系統的質量和效率,就需要切實做好裝備的日常維修和保養工作。救援裝備在使用后,必須全面檢查裝備的性能及其運行狀況,一旦發現異常,必須及時進行修復,以確保裝置始終在良好的戰備狀態下。
(三)擴充救援裝備的數量與種類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因此出現重大安全事故的概率也比較多。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重大交通安全事故數量逐漸增加。為了滿足交通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這一需求,應當加強對救援裝備的數量和品種規模的擴展。充足的救援裝備可以為安全事故的救援工作提供有效保障,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提高救援的質量和效率。此外,擴大救援裝備的數量和種類,不應盲目配備,應依法合理設置,并根據安全事故種類進行標準化選擇。
四、結語
當前,應急管理體制改革正朝著應急救援工作力量的整合、應急指揮的統一和協調方向進行。消防管理部門有必要建立一套符合我國實際的、適用于應急救援行動的應急救援裝備。因此,我們首先應該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來重新審視我國應急救援裝備體系的現狀,逐步健全我國的應急救援裝備系統。
參考文獻:
[1]羅繼曼,崔艷楠,李根標,等.消防救援裝備新型安全制動機構工作性能研究與仿真分析[J].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2015,28(06):93-96.
[2]程欣.可穿戴計算機在消防救援裝備中的應用展望[C]//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年會,2012.
[3]馮怡然,金志遠,陶學恒,等.機動車載消防救援裝備系統研發[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9(03):405-407.
[4]胡中建,寧占金,汪雁,等.加強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應急救援裝備企業代儲保障思考[J].消防界(電子版),2020(11):62-63.
[5]王本朝.消防救援裝備運行保障能力的強化策略探究[J].今日消防,2020(07):27-28.
[6]林穎,魏國宇,裴麗婭,等.特種消防救援裝備的研發與應用[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 2018,13(03):270-271.
[7]亓廷順.探究加強消防救援裝備運行保障能力的思考與對策[J].時代汽車,2019(1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