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延年 湯硯崗 吳青林 劉天英 梁增文 林俊鳳
導讀:通過對山東壽光及周邊地區溫室番茄調查發現,近幾年設施番茄受栽培設施和種植習慣、銷售市場的影響,各個地方大多都是重茬種植,栽培環境以及品種、病害耐藥性等各方面原因,造成番茄髓部壞死病的發生比前些年相對嚴重,在番茄接近成熟期莖稈水爛、植株萎蔫,從而導致發病田塊番茄大幅度減產,嚴重的甚至出現絕產。
據文獻報道,引起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病的病原較多,多達8種,分別為假單胞菌屬的菊苣假單胞菌(Pseudomonascichorii)、皺紋假單胞菌(P.corrugata)、地中海假單胞菌(P.mediterranea)、綠黃假單胞菌(P.viridiflava)、熒光假單胞菌(P.fluorescens),果膠桿菌屬的黑腐果膠桿菌(Pectobacteriumatrosepticum)、胡蘿卜軟腐果膠桿菌胡蘿卜亞種 (Pe.carotovorumsubsp.carotovorum)及菊迪基氏菌(Dickeyachrysanthemi),雖然病原較多,但在番茄上表現的癥狀相似[1],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李寶聚老師研究團隊曾在壽光及周邊地區檢測到胡蘿卜軟腐果膠桿菌胡蘿卜亞種。
盡管細菌性髓部壞死病在發病初期比較隱蔽,但仔細觀察也能看到一些異常現象,診斷出田間早期發病癥狀。
①調查發現,這種病害80%發生在生長過于旺盛、莖稈過粗、含水量大的植株上,并且植株越旺長、莖稈越粗,發病概率越高、發病越早。溫室上茬種植絲瓜或黃瓜、茄子等作物,氮肥使用量相對偏大,這茬番茄底肥又使用磷酸二銨或平衡養分的復合肥,導致土壤中氮肥含量偏高造成植株容易旺長;個別菜農在高溫季節溫室歇茬期使用碳酸氫銨悶棚,也會造成溫室內土壤含氮量過高。我們曾經多次遇到溫室番茄剛點3穗花,莖稈粗如黃煙秸稈,部分莖稈割開里面流水褐變,不久莖稈就從里向外水爛萎蔫,導致植株死亡,部分菜農誤認為莖桿越粗產量會越高,更是導致了病害高發。
②番茄莖稈的中上部長出較多不定根,莖稈髓部就有可能出現壞死現象。除果實成熟期防止自然落果噴灑萘乙酸刺激莖稈生出不定根外,極有可能是莖稈髓部出現病變或根部侵染病害。這種情況可以用利刀割開莖稈確定一下,此時一般處于發病初期,治療相對容易、效果好。
③番茄生長過程中一般在第1穗果實接近轉色時,需要摘除該穗果實下部的葉片通風透光,摘除葉片時要留心觀察葉柄基部和莖稈結合部位有沒有變褐或變黑的現象。如果有,哪怕是一點點,莖稈內部極有可能已經發生了病變。
④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病發病嚴重時莖稈會水爛,出現晴天中午萎蔫、早晚恢復正常的現象,此時一般處于病害發生的中后期。
適度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和澆水量,增施磷鉀肥和鈣硼肥,調控好棚內溫度,以利于植株長勢健壯而不旺長,使莖稈的木質化程度提高,能有效避免該病害的發生。如果出現植株生長過旺、莖稈過粗、含水量大的情況,要及時使用控旺藥劑進行調控,可噴灑50%矮壯素水劑1 000倍液。
勤觀察早發現,發病初期有效控制,及時噴灑36%春雷·喹啉銅懸浮劑2 000~2 500倍液或30%噻唑鋅懸浮劑1 000~1 500倍液等,每667 m2用3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1.0~1.5 kg或1.8%辛菌胺醋酸鹽水劑2~4 kg灌根、沖施或滴灌,能更好地控制病情,大幅度減少損失。
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病發病嚴重時莖稈會水爛,出現晴天中午萎蔫、早晚恢復正常的現象,此時一般處于病害發生的中后期,抓緊防治也能一定程度上減少損失。首先用手捏一下莖稈,看莖稈是否出現中空現象,如果中空,可用注射器往莖稈里面注射57.6%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1 000倍液等觸殺性比較強的防治細菌性病害的藥劑;如果莖稈不中空,可用利刀把莖稈割開,剔除菌膿,把57.6%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等觸殺性比較強的防治細菌性病害的藥劑對少許水,攪拌成糊狀涂抹在發病部位,如果發病期趕上冬春寒冷季節,最好傷口抹藥后用薄膜纏起,避免莖稈在濕冷的環境條件下,進一步感染灰霉病、菌核病等加重莖稈腐爛。夏秋季節因為溫度高、通風好、濕度小,一般情況,將莖稈割開剔除菌膿后,即便不抹藥,莖稈也不會再水爛、死棵,有些菜農往傷口上抹些干土都有很好的效果。
細菌性髓部壞死病發生后,不管是發病初期還是中后期都要及時進行藥物防治,除前面提到的抹藥外,地上部噴灑36%春雷·喹啉銅懸浮劑2 000~2 500倍液、或30%噻唑鋅懸浮劑1 000~1 500倍液、或3%噻霉銅水分散粒劑1 000倍液或20%噻菌銅懸浮劑800倍液等內吸性藥劑,最好是2種農藥成分復配,并且交替用藥。陰雨雪天氣和冬春季節棚內濕度比較大時,可每667 m2用中蔬微粉細菌套餐1袋(解淀粉芽孢桿菌100 g+2%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100 g+氨基酸葉面肥50 g),使用方便,省工省力省時,不增加濕度,還能全棚無死角用藥。
病害發生后不僅可噴藥,每667 m2還可用3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1.0~1.5 kg或1.8%辛菌胺醋酸鹽水劑2~4 kg等內吸性較好的藥劑灌根、沖施或滴灌加強防治,也可沖施中蔬根保301(45%代森銨水劑800 mL+腐植酸水溶肥1 000 mL)等。
同時發病期間要盡量減少澆水次數和澆水量,待番茄植株因缺水引起輕微萎蔫時,選晴天早上澆小水,同時隨水沖施阿卡典或魚眾寶等海藻酸和魚蛋白類型的有機水溶肥料,低溫季節一定要控制大量元素的使用量,一般最大用量2~3 kg/667 m2,避免因大量元素使用過量而傷根。
發病較重溫室大棚可在夏季歇茬期每667 m2用42%威百畝40~60 kg或氰氨化鈣60 kg左右結合高溫悶棚進行土壤消毒,或定植前每株穴施1 g的3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預防。同時如果條件允許,最好輪作換茬種植其他非茄科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