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津鋒
(中鐵二十四局集團上海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上海 201800)
現代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得城市的天際線不斷上升,在快速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為滿足城市居民的辦公、居住、公共展覽等需求,修建了大量的高層和超高層等標志性建筑物,這也成為了各大城市打造城市名片的一個重要方式。在傳統的外立面腳手架方式中,受到高度限制,使得搭設腳手架存在較大的危險系數[1]。而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由于選擇的搭建材質為鋼材,具有較高的強度,同時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同時構件能夠調節高度,構配件可以重復多次使用,且材料損耗小,節約材料和成本等,因此在當前城市高層及超高層建筑施工中被廣泛采用[2]。但是,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在爬架使用和提升的過程中,如果爬架在塔吊附墻部位、施工電梯穿架、卸料平臺的搭設等問題上處理不到位,容易導致架體存在安全隱患,直接的嚴重后果就是造成爬架的失穩和結構的坍塌。
鹽鐵佳苑項目位于榮城路東側新富路南側、二院西側、新港路北側。項目紅線范圍內占地面積約85.62 畝,總建筑面積196893.88m2,主要包含10 棟26 層、1 棟25 層住宅、1棟21 層住宅,臨新港路配套商業,地下車庫(含人防)及配套用房。1#樓建筑高度65.20m、2#、8#、11#樓建筑高度80.35 m,層高均為2.95 m,建筑設計采用剪力墻結構形式,此4 棟樓采用DX-09 型集成式全鋼附著升降腳手架,架體結構由主框架、水平桁架、立面防護構架、提升系統、附著支撐系統(含防傾覆、防墜落裝置)、控制系統6 部分組成,外立面采用20×20×2mm 厚的方管,焊制成網框,立面防護采用0.7mm厚的沖孔鋼板網,水平防護走道板采用1.5mm厚壓花板板面。
高層建筑由于高度的限制,在施工時對腳手架的安全性和施工便利性都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傳統的腳手架由于搭設時需要耗費大量的勞動力和較長的施工周期,且在高處搭設時存在較大的危險系數,安全性和經濟性均不具備優勢[3]。而附著式腳手架在抗傾覆上具有較高的安全系數,且能夠隨著建筑高度的增加升降調整其高度。此外,附著式腳手架為高層建筑的施工提供了良好的施工平臺和物料的升降途徑,因此在高層建筑的施工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使用。由于附著式腳手架是通過鋼結構拼接的臨時結構,結構具有長細比大等特點,在高層建筑使用時不僅受到豎向的運輸荷載,還受到橫向的風荷載,極大地影響著結構的穩定性,分析風荷載作用下高層建筑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力學響應特征成為實現腳手架穩定和安全的重要工作內容。
求解風荷載作用在附著式升降式腳手架的上力,可以假設風荷載為平穩的隨機過程,借助諧波疊加法將隨機的風荷載信號進行離散化,并通過離散傅里葉變換得到風荷載平穩隨機過程的功率譜密度函數,以分析附著式腳手架的風振動響應。對于平穩隨機風荷載,其三角泰勒模擬如公式(1)所示。

高層建筑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在風荷載作用下的時程響應是分析結構強度性能、屈曲性能的有效表征,根據不同高度下風荷載的時間域、頻率域的變化曲線,為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層間位移角、易損性等分析提供基礎,為施工中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特殊部位的加強和處理措施提供依據。
試驗采用有限元分析模擬,基于脈動風理論生成風荷載的隨機場,以工程案例中的8#樓為分析對象,分析附著式升降腳手架20m、40m、60m 和80m 的風荷載時程響應。圖1 為附著式升降腳手架不同高度位置處,時間域內風荷載隨著時間的變化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在高度較低的范圍內,風荷載的峰值較低,比如附著式升降腳手架20m 位置處,其風荷載最大值約750kN,而在高度較高的范圍內,風荷載的峰值較大,比如附著式升降腳手架60m 位置處,其風荷載最大值約1000kN。

圖1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不同高度位置處,時間域內風荷載隨著時間的變化曲線
對附著式升降腳手架20m、40m、60m和80m位置處的風荷載功率譜進行研究,結果如圖2 所示。從圖2 可以看出,頻率域不同附著式升降腳手架高度位置處的風荷載功率譜模擬譜均與目標譜相近,表明計算的風荷載響應可靠,沒有出現失真現象,可以利用功率譜隨著頻率的變化曲線分析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在高層建筑中的應力應變演化過程,以提出特殊部位的加固措施。

圖2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不同高度位置處,頻率域內風荷載功率譜隨著頻率的變化曲線
4 棟樓中三棟樓高度在80.35m,為了保證架體可以順利提升,采用將該處架體的底部和二步的型鋼腳手板和外防護網以及桁架拆除,底部和二步的型鋼腳手板宜采用可以活動的走道板,在提升前拆開該部分走道板連接螺絲,拉起可動的走道板,用鐵絲將其固定,拆除外鋼網,待提升到位后將走道板恢復并用螺絲固定,再將外鋼網恢復即可[5]。為了保證架體的結構整體性、穩定性和安全性,每個洞口的兩側應增加兩個立桿,對局部進行加強,并將拆除的桁架提至高度為2m的地方安裝,這樣底部桁架還能保證一個整體。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塔吊在附墻位置處的加固細節如圖3 所示。

圖3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塔吊附墻位置處理圖
為了滿足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有些時候施工電梯需要進入爬架內,以本項目為例,施工電梯需要進入爬架內兩個層高。全鋼爬架在施工電梯安裝后,要在電梯進入樓層的部位處斷開拆除升降平臺架體下節,保證電梯箱體可以正常進入主樓樓層內部。拆開爬架的部位要保證樓層內的電梯防護門已安裝到位,全鋼爬架與施工電梯籠子頂部應保證500mm以上的安全距離,以防止電梯與爬架發生碰撞。為了保證在電梯垂直方向上的架體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可采用對電梯箱體上部的架體局部增加桁架,在外架外側已設置桁架的基礎上,在內測加裝一道桁架。作為項目的總包單位,要制定相關的措施,保證施工電梯防冒頂裝置(限位器)安全可靠。施工電梯位置處理如圖4 所示。

圖4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塔吊施工電梯位置處理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架體上禁止采用鋼管直接搭設卸料平臺,料臺的安裝和使用應編制獨立的施工方案并獨立搭設。架體在料臺部位的處理與電梯部位的處理相似,架體斷開的端頭部位和兩側立桿之間也是用特制封頭網進行密封,不同的是,料臺部位的架體上部網片需要給安裝斜拉桿留出空間,因此,在料臺上部架體的局部加強的桁架最好安裝在內側,且不能與斜拉桿相互交叉,要保證相互之間的獨立工作的狀態。
在走道板和底部翻板部位處理方面,腳手架底層外側網框與走道板間設置L型擋腳板[6]。在管理的時候要注意的是,只有在架體提升時,將所有翻板走道板全部翻至走道板一側,架體提升到位后立即將翻板恢復到位,施工人員正常情況下不得隨意將翻板打開。
在組間防護處理方面,該部位要根據現場實際施工進度,在分組端頭底部、提升完成的分組頂部作業面在分組縫的兩側側面均出現臨空,將規格為2000×600 的鋼板沖孔網用自攻絲打在架體斷口側面,從而起到防護作用。提升到位后的正常使用階段,平面用底部副板和上副板拼搭在組間縫隙且兩側拼搭尺寸大于等300mm,最后再用固定件將翻板與副板固定。
架體轉角處水平桁架上下錯開100mm進行搭接,保證架體水平桁架的連續布置,各節點間采用M16 螺栓進行連接。架體轉角處設置一榀豎向框架,并加設副支撐;陽角轉角處內挑板設置60*6mm扁鋼斜拉。
架體搭設期間,在三層爬架附墻支座安裝前,采用φ48 鋼管扣件對爬架進行臨時拉結,對架體薄弱部位進行加固,臨時拉結一般8~10m設置一處,轉角位置、其他結構薄弱位置適當加密設置。當爬架支座全部安裝完畢驗收通過后,再將臨時拉結的鋼管進行拆除。
高層建筑的大量修建對施工期間的人員和物資的運輸具有非常大的要求。將這些資源配置運輸至一定高度需要保證臨時腳手架的結構和安全,傳統的腳手架對高層建筑的適應性差,具有較差的抗傾覆性能,容易產生坍塌的風險,而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由于較高的安全性能、高抗傾覆性以及可以調節高度等優勢,在高層建筑的施工中日益受到工人人員的關注和應用。但是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在提升運行時,因為其高度大,不僅受到豎向荷載作用,還受到橫向的風荷載作用,影響其工作性能。以鹽鐵佳苑項目使用的DX-09 型集成式全鋼附著升降腳手架為研究對象,分析風荷載作用下高層建筑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時程響應,建立三維數值模型減小分析,計算結果表明,不同高度位置處,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風荷載呈現明顯不同,在低位置較小,而高位置則較大,根據計算結果對架體與塔吊附墻、施工電梯、卸料平臺等特殊部位提出處理措施,結果表明提出的加固措施有效地保障了高層建筑施工中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