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國結算宣布,4月29日起將股票交易過戶費總體下調50%。此舉切實降低交易成本,傳遞出呵護市場、穩定信心的強烈信號。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設立科技創新再貸款。科技創新再貸款額度為2000億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兩次,按照金融機構發放符合要求的科技企業貸款本金60%提供資金支持,這可以理解為央行定向降息。既降過戶費又定向降息,但仍有觀點認為,這些政策還不夠解渴,怎么看?
現在的市場,信心比黃金重要。這幾天,從央行加大力度支持出險房企項目收并購,化解債務違約風險;到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再到中央財經委員會對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作出新部署,可以說,政策面重磅利好不斷。再加上上海社會面疫情風險逐步降低,北京等省份疫情處置積極有效,市場情緒在回暖。以上政策利好,既及時回應市場關切,引導市場預期;又著眼于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和市場長遠發展,可以窺見一個重要的指導思想是長短期目標相結合,穩增長、強信心。
回顧今年初,中國經濟基本面穩中向好,全球資金青睞中國,A股市場呈現出強大吸引力。然而,俄烏沖突爆發帶來的地緣政治和相關國際金融風險給市場帶來了較大的不確定性,加上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散點多發,多種因素疊加影響了整體投資信心。但市場運行有其內在邏輯。以滬深港通數據為例,截止到4月26日,滬深港通一月份凈流入26億美元、二月份凈流入6億美元,三月份凈流出70億美元,4月份到4月26日凈流出2億美元。可以看到,凈流出的動能逐漸衰竭,處于企穩態勢。那么,滬深港通一天進出A股的交易量是多少呢?170億美元。也就是說,截止到4月26日,今年共流出41億美元,只占滬深港通一天交易量的四分之一,可見整體可控。
正如網友所言,外資看懂中國有一個熟悉過程。長期合作共贏是趨勢,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目前,A股整體市場估值已在歷史偏低位置。投資者擔心的一些政策能見度不高的問題,在云開霧散;一些穩增長的實質性支撐政策在加大力度落地;資本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和改革紅利也在持續釋放,我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據經濟日報微信公眾號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