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安徽省合肥市面向縣(市)區和市管學校舉辦14場專題培訓活動,布置全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簡稱能力提升工程)的校本應用考核工作。各縣(市)區教體局具體工作人員、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校級管理員參加了此次培訓活動。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新時代高素質教師的核心素養。根據教育部和安徽省教育廳的統一部署,合肥市在2020年啟動能力提升工程,明確提出,到2022年,全市中小學教師每人將接受不少于60學時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校本實踐應用30學時,基本實現“三提升一全面”,即“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團隊信息化指導能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的總體發展目標。
經過近兩年的精心準備,目前,全市有近8萬名教師完成了在線學習和校本應用實踐,進入考核階段。根據“整校推進、人人過關”的總體要求,全市的考核工作分為教師校本應用考核、學校“整校推進”工作考核、縣(市)區區域組織情況考核三個層面。考核工作自2021年12月啟動,到2022年9月結束。
此次活動主要就教師校本應用考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做專題培訓。根據當前疫情防控要求,采取線上模式進行。合肥市教育局能力提升工程管理團隊成員田鈺、王勝花、石宣艷,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培訓基地專家,市信息技術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分為三個組,同時上線,為各縣(市)區和各學校做專題指導,答疑解惑。培訓活動圍繞考核標準、校級測評方法、區縣管理機制、市級考核要求、答疑解惑等內容展開。 (皖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