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陽市檢察機關“旌心”未檢團隊

親愛的“紅粉”們,每當我看到你們的時候,我的內心總是充滿了羨慕。當然,不是羨慕你們滿臉的膠原蛋白,而是因為,此時此刻,你們正經歷著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童年、單純,所有美好的詞語都屬于你們!
但是,12歲的廣西女孩陳琪琪(化名),她的童年,卻永遠定格在了一張皺巴巴的“遺書”上:“我不知道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對我,我也不知道該跟誰說。我很不甘心,但我真的累了,就這樣結束吧。”寫完這句話后,她便選擇以極端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后來,我們發現在她生前的日記本中,夾著很多同學寫給她的威脅小紙條。
我們很難想象陳琪琪生前遭遇了怎樣的校園欺凌,但這并不是個例。所以今天,旌心哥哥想跟你們聊聊校園欺凌的概念、表現形式以及應對辦法,希望你們學會勇敢、正確地向校園欺凌說“不”。
昨天,我和同桌發生口角,打了一架。我是不是遭受校園欺凌了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法律是怎么界定的。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附則中對校園欺凌所做的定義叫學生欺凌——
學生欺凌,是指發生在學生之間,一方蓄意或者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壓、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或者精神損害的行為。
簡單來說,它主要有主觀上的惡意性、行為上的恃強凌弱和后果上的傷害性等六個要素。所以,校園欺凌和同桌之間因為口角發生的肢體摩擦有很大的區別。誠然,打架是不對的,但是同學之間因為口角而打架一般沒有什么惡意,而且打完了之后很可能會和好、恢復朋友關系。然而欺凌不是普通的打架,它是惡性的、惡意的,它的出發點就是以大欺小地欺壓別人、凌辱別人。
通過法條,我們知道校園欺凌的表現形式很多,其中發生率比較高并且比較典型的主要有三種:
言語欺凌。同學們之間有時候會互相起綽號,但是惡意地給其他人起侮辱性綽號的行為就涉及言語欺凌了。經過調查,我們發現言語欺凌是所有欺凌事件的萌芽階段,很多校園欺凌都是從給別人起外號開始的,它也是發生率最高的欺凌方式,發生率高達50%。
社交欺凌。簡單來說,就是有些同學惡意聯合起來排擠、疏遠甚至孤立其他同學的行為。社交欺凌的發生率僅次于言語欺凌,它常常發生在隱秘的角落,不容易被發現,可是它產生的心理傷害卻是最深的。
身體欺凌。指的是推搡、毆打等直接傷害其他人身體的行為。身體欺凌是最嚴重的欺凌方式,它甚至有可能構成故意傷害罪、尋釁滋事罪等。
一、堅定自信,防范欺凌。
校園欺凌出現的最根本原因在于關系的“不對等”,而孤單、自卑很有可能會讓你成為他人欺凌的目標。所以,你要相信自己,遭遇校園欺凌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么,一定不要以施暴者的眼光看待自己,而給自己貼上很多莫須有的標簽。
二、拒絕沉默,反抗欺凌。
校園欺凌從言語欺凌到社交欺凌,最后上升到身體欺凌,根本原因在于其間無人制止。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所以,當你的身邊發生欺凌事件時,不要冷漠以對,你的發聲有可能會改變被欺凌者的一生。
當你遭到欺凌時,更不要沉默,一定要及時尋求幫助。你可以第一時間告知父母、老師并尋求幫助,也可以求助校園社工站、學校心理輔導老師,或者是向當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援助。情節嚴重時可直接撥打110報警!記住,一定要張開雙臂去擁抱愛你的人,相信自己永遠都不是一個人。
校園欺凌可能就發生在你我身邊,但如果我們能夠正確地防范它、反抗它,就一定能杜絕類似陳琪琪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
著名作家奧斯卡·王爾德說:“我們都生活在陰溝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旌心哥哥想說,如果現在的你正在被欺凌的陰溝里掙扎,也請你不要放棄仰望星空的希望。不要怕,去勇敢地向它說“不”!我們一直都在你的身后,只要你轉身,我們都能用愛接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