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5月10日文章,原題:智能科技正在幫助中國保護大熊貓在中國開展數十年的密集保護項目后,大熊貓已經不再是瀕危動物。然而,由于數量相對較少,大熊貓仍未脫離險境。對野生大熊貓來說,最大的威脅莫過于棲息地的減少。盡管約54%的野生大熊貓棲息地受到了保護,但在野火等自然災害面前仍然顯得非常脆弱。
如今,動物保護人士希望借助智能科技保護大熊貓的未來。為保弟熊貓棲息地,四川林草局和華為公司共同開發(fā)“數字熊貓系統”,并從去年2月開始將該系統部署在四川各地的森林和草原中。這種即時報告系統有助于在工作人員難以到達的區(qū)域發(fā)現野火火情,向護林員和消防部門發(fā)出警報,以使他們能迅速采取干預措施并監(jiān)視野生動物的狀況。與此同時,另一種智能技術一一臉部識別——也能幫助人們更準確地識別熊貓個體。肉眼難以分辨大熊貓長滿絨毛的臉的區(qū)別,但計算機算法能識別它們的差異。
這套系統利用596臺攝像機、45臺紅外攝像機、無人機和衛(wèi)星收集數據,并將它們存儲在云端。動物保護人士和研究人員利用這些數據監(jiān)視、跟蹤和研究野生動物,并發(fā)現野火熱點。該系統為四川省14萬一線護林員、林草系統管理者、科研人員提供了幫助。
在投入運行后的前5個月,該系統就發(fā)現了651個野火熱點,當地森林火災同比減少71.6%。盡管名為“數字熊貓系統”,但該系統并不只是為大熊貓?zhí)峁┍Wo。它覆蓋剛剛設立的大熊貓國家公園位于四川的區(qū)域。大熊貓國家公園不僅是中國1800只野生大熊貓時家園,還是另外8000種動植物的棲息地,包括小熊貓和金絲猴等瀕危野生動物。未來,數字熊貓系統還可能被應用到該國家公園位于陜西、甘肅兩省的區(qū)域,從而為保護其他瀕危物種提供更多幫助。▲(作者麗貝卡?凱恩斯,丁雨晴譯)
環(huán)球時報2022-05-12